探讨系统康复治疗在下肢骨折合并肌腱修复术后的临床应用论文_韩丽伟

探讨系统康复治疗在下肢骨折合并肌腱修复术后的临床应用论文_韩丽伟

黑龙江省康复医院 150018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系统康复治疗在下肢骨折合并肌腱修复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5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签署知情同意书下实施系统康复治疗,评价实施前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患肢长度-(1.10±0.20)cm,优于治疗前-(2.25±0.33)cm,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康复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系统康复治疗;下肢骨折;肌腱修复术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lower limb fracture combined with tendon repair.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select 65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ed consent i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system under the book,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evaluation.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of limb length -(1.10 + 0.20)cm,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2.25 + 0.33)cm,the remaining index comparis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system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using.

System rehabilitation therapy;lower extremity fracture;tendon repair

下肢骨折合并肌腱修复术后粘连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内外医学界的主要问题[1]。尤其是随着骨折部位固定时间的不断延长,患者肌腱僵硬萎缩情形随之严重。近些年康复治疗学快速发展,系统康复治疗逐渐引起临床的关注,国外将其应用在下肢骨折合并肌腱修复术后临床治疗工作中已经见诸报道[2]。该研究针对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5例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住院部收治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9例、女性26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0.5±1.0)岁;骨折类型:股骨骨折27例、胫腓骨骨折21例、膝关节骨折17例;Gustilo-Anderson分型:1型9例、2型28例、3型25例、4型3例。纳入标准:①符合《骨科疾病诊断标准》中下肢骨折诊断标准者;②无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①无法完成系统康复治疗者;②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系统康复治疗,具体方案如下:①关节活动锻炼。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性开展关节牵伸、屈伸等主动与被动训练,持续时间30 min/次,分早晚2次进行[3]。②肌肉耐力锻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髂腰肌锻炼以仰卧位开展屈髋屈膝锻炼、股四头肌肌力锻炼开展床外伸腿锻炼、胫前肌肌力锻炼开展踝背伸训练、腓肠肌和比目鱼肌锻炼分别进行膝伸踝跖屈锻炼和膝屈踝跖屈锻炼、抗阻锻炼以绑缚沙袋行走为主,上述锻炼持续15 min/次,2次/d,并视情况逐渐增加[4]。③功能锻炼。坐位以0.5~5 kg沙袋给下肢加压、站立位时则负重锻炼,负重量以体重的10%并逐渐递增,站立行走训练则是以拐辅助行走向自主站立行走过渡,持续45 min/次,2次/d[5]。

1.3 观察指标

选取观察指标为患肢长度、股四头肌肌力指数、关节活动度。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该次研究中所有65例患者经系统康复治疗后,患肢长度-(1.10±0.20)cm,优于治疗前-(2.25±0.33)cm,而关节活动度、股四头肌肌力指数指标同样得到了显著改善,由此可见,系统康复治疗在该次临床研究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然而,目前国内外医学界针对下肢骨折合并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治疗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之处,其争论的焦点在于究竟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还是通过康复锻炼的方式进行物理治疗。穆卫强等[6-7]在其临床研究中指出,中药熏洗结合其他治疗能明显增加指总主动活动度(TAM)疗效的优良事件率[RR1.29,95%CI(1.20,1.40),P<0.00001]。因此,该学者认定将肌腱修复术后肌腱粘连与我国祖传中医治疗相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其他治疗手段。而严璐[8](2014)则是在其临床研究中证实,研究组患者经个体化康复训练后关节活动度(237.4±31.4)°显著高于对照组(216.8±22.3)°,由此得出个体化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更有助于骨折部位的痊愈的论断。结合既有专家学者观点及此次临床研究成果,该次研究认为,康复治疗相较于药物保守治疗更具优势,其原因在于康复治疗以运动等物理锻炼为主,注重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能力、机体康复速度、关节功能的恢复,对于下肢骨折合并肌腱修复术后粘连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阻断作用,促使萎缩的肌肉逐步恢复。药物治疗虽然同样可以取得理想效果,却不可避免的会对其器官带来损伤,同时药物治疗效果严重依赖于患者用药依从性。而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患者用药依从性随之下降,临床疗效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该次研究更青睐于康复治疗方案的应用。然而,由于当前国内外医学界在该领域的临床研究尚未深入开展,该次研究所得论断尚需要大样本数据研究支撑以验证其长期疗效。

综上所述,系统康复治疗下肢骨折合并肌腱修复术后粘连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帅小兰.自我减压法对下肢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4):39-40.

[2]Monica Lavoie,Sonia Routhier,Annie Légaré,et al.Treatment of verb anomia in aphasia:efficacy of self-administered therapy using a smart tablet[J].Neurocase,2016,22(1):109-118.

[3]谢洪端,郑宇韬,张时亮,等.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58-160.

[4]李士杰,张天元,叶旭红,等.高频超声应用在手部肌腱断裂缝合术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0(3):73-76.

[5]陆丽君,傅育红.Ⅱ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支具配合康复护理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16-17.

[6]穆卫强,黄毛毛,淦常勤,等.肌腱修复术后肌腱粘连防治的研究现状[J].创伤外科杂志,2015,12(5):470-472.

[7]穆卫强,翟建国,黄毛毛.中药熏洗防治手部肌腱修复术后肌腱粘连的系统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10(9):922-926.

[8]严璐.个体化康复训练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4(12):54-56.

论文作者:韩丽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  ;  ;  ;  ;  ;  ;  ;  

探讨系统康复治疗在下肢骨折合并肌腱修复术后的临床应用论文_韩丽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