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韩小鹏

试论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韩小鹏

韩小鹏 陕西省延川县职业中学 717200 

摘 要: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每一个系列是由许多模块组成一个模块,又由某一个项目中相对完整的一部分组成,体现了教学的实效性、系统性、延续性、规范性。但是,当前中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存在的学习评价目的,认识上的偏差,重视定量评价,忽视定性评价;重视绝对评价,忽视相对评价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采取改革措施。

关键词:体育课程 学习评价 问题对策

一、中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

1.学习评价目的认识上的偏差。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二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情况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体育课程学习的评价却存在着把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目的对待的问题。因为体育成绩涉及到学生中考成绩,所以学生为取得较好的体育成绩而被动学习,教师考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体育教学仿佛就是为了考核而进行的。这种对体育教学目的认识的偏差必然要体现在体育教学评价上,通过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反映出来,并对体育教学的方向产生影响。

2.重视定量评价忽视定性评价。注重量化强调操作性、可比性是体育教学评价中的一种倾向。人们认为量化的东西比较客观便于操作,其结果的可比性也比较强。因此,热衷于进行定量分析而忽略了对评价目的和评价理论的深入研究和认真分析。这种片面性主要表现在评价指标体系总是以能直接量化的因素为主体,如学生的技评与达标成绩、学生达标的比例、上课时课的密度、练习密度、运动量曲线等等。然后将一些不宜量化的、外显的教学行为采取分级量化的形式,即按优、良、中、差等级给予对应的分数,而那些在体育教学中很有意义但难量化的因素却被忽略了。如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的形成、情感意志的发展、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体育能力的自我超越等,都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是社会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体育教学评价领域的重要内容却大都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没有体现。显然,这样的指标体系是不完整的评价,结果具有片面性。

3.重视绝对评价忽视相对评价。由于原有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方法主要是对体育课程所计划的教学内容进行某一技术测评和技能达标测定,所以有些测评数据按一定权重所反映出来的考试结果自然更大程度上代表了被测试者先天的身体素质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过于 突出绝对评价的方法,忽视了被测试者努力锻炼后的提高程度,必然造成先天身体素质优秀的学生体育成绩好,先天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体育成绩差,以致于出现体育考试对身体素质优秀者构不成压力和激励,轻松过关,而对于身体素质差者,又会导致其信心丧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中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原则、内容和方法

1.评价原则。第一应有利于增进学生身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整体健康发展。评价应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综合进行。 第二应有利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兴趣是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前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第三应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以促进全面发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评价是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促使体育课程关注的核心着眼于满足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

2.评价内容。 围绕教学目标确定评价项目,做到教、评内容的一致,倡导对学生健康知识、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行为态度、进步幅度、心理水平等方面的测评。实践证明,将身体素质纳入评价内容有利于学生上好体育课及课外体育锻炼,从而提高身体素质水平,促进学生运动兴趣、习惯的形成。但在身体素质评价时应考虑到学生的起点水平。

三、中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对策

1.更新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理念,明确评价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首先要研究素质教育的内涵抓住素质教育全面性、基础性、个体性、主体性等特点,确立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明确学校体育的具体培养目标,使评价目标与教育目标一致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体育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力求评价指标科学化、评价办法具有可操作性,发挥评价体系的正确导向作用。要从根本上来建立全新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指导思想要从单一的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质量评价,要淡化考评的选拔功能,强化全面教育、检验、反馈、激励的综合功能,彻底根除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的弊病。既要考评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成果,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体育技能以及思想、意志、品质等状况,还要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与努力求知程度等。

2.体育考核项目的设置应体现相对性,增加选择性。体育考核项目的设置对学生的锻炼具有指导性,体育考核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特长,培养个性,对学生课外自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及特长项目,或具有自创性的动作、或锻炼方法进行选择性测试。

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由于体育教学极为复杂,有自身的特殊性,存在着大量的人文因素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提出。像学生的体育态度、思想品德、心理素质、锻炼能力等指标具有明显的定性特征,是难以量化的。如忽视这些难 以量化的指标的学习评价,则是不全面的、缺乏科学性的。因此,必须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使用。

论文作者:韩小鹏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4年1月第14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8

标签:;  ;  ;  ;  ;  ;  ;  ;  

试论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韩小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