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黄艳,彭星(通讯作者)

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 421000

【摘 要】目的: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8月-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精神分裂症病患72例为研究对象,同时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划分成为研究和对照两组(n=36)。当中,研究组实行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实行利培酮治疗。分析两组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并对各组的疗效总有效率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4w后的PANSS评分为(40.65±8.71)分,比对照组的(49.32±9.86)分低,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22%,比对照组的80.56%高,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同对照组的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帕利哌酮缓释片,并将之合理运用于精神分裂症中,有助于缓解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药物副作用轻,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帕利哌酮缓释片;不良反应;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

在精神疾病当中,精神分裂症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且其病情也较为严重,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1]。有报道称,精神分裂症具有反复发作以及病情迁延不愈等特点,且患者在发病后通常还会出现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丧失的情况,若病情较为严重,亦可引发自杀行为,而这不论是对患者还是社会安定来说都极为不利[2]。为此,临床有必要加强对精神分裂症病患进行早期、正确治疗的力度。本文以72例精神分裂症病患(接诊于2017年8月-2019年1月)为对象,着重分析帕利哌酮缓释片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8月-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精神分裂症病患,将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36)。当中,研究组包含男性20例及女性16例,年龄介于50-81岁之间,平均(64.28±7.15)岁。对照组包含男性19例及女性17例,年龄介于50-80岁之间,平均(64.59±7.02)岁。患者病历信息完整,对治疗所用药物耐受,且能主动配合完成治疗。研究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及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前提下开展,对两组的病情和男女性构成比例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3]

(1)有药物或者酒精等物质依赖史者。(2)精神发育迟滞者。(3)严重抑郁者。(4)妊娠或者哺乳期女性。(5)视觉或者听觉障碍者。(6)痴呆者。(7)严重躯体疾病者。(8)近半年内接受过长效针或者电休克治疗者。(9)有其它脑器质性疾病者。(10)过敏体质者。(11)治疗依从性较差者。

1.3 方法

研究组实行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详细如下:帕利哌酮缓释片,初始用药量为每次6mg,经口服用,此后,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酌情增加用药量,但最大不得超过12mg/次,本药品由“波多黎各Janssen-Clial International NV”提供,批号为20120607。对照组应用利培酮,详细如下:利培酮,初始用药量为每次1mg,口服用药,此后,可酌情增加到每次4mg,本药品由“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为20100920。两组都维持治疗4w,若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严重失眠症状,需辅以阿普唑仑片治疗,每次0.4-0.8mg,于临睡前服用。

1.4 评价指标

利用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进行评估,分值介于30-210分之间,评分越高,提示精神症状越严重[4]。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嗜睡,头晕等)的发生者例数,并经分析和计算后作出比较。

1.5 疗效判定标准[5]

以下述标准作为参考评估两组治疗4w后的疗效。(1)痊愈,PANSS评分的减少率为75%及以上。(2)显效,PANSS评分的减少率介于50-74%之间。(3)有效,PANSS评分的减少率为25-49%之间。(4)无效,PANSS评分的减少率不足25%。在对总有效率进行计算时需按照如下公式进行:[(痊愈+显效+有效)/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用SPSS 20.0软件,t和χ2分别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ANSS评估结果的对比

研究组治疗前的PANS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PAN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如表1。

2.3 不良反应分析

研究组中2例发生不良反应(头晕者1例,嗜睡者1例),占总比例的5.56%;对照组中4例发生不良反应(头晕者2例,嗜睡者1例,便秘者1例),占总比例的11.11%。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X2=2.0671,P>0.05)。

3 讨论

作为精神科常见病之一,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极为复杂,且迄今为止,临床还尚未研究确切精神分裂症的病机,本病以意志行为障碍、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以及幻觉等为主症,且还具有反复发作以及病程迁延不愈等特点,极易伴发失眠和抑郁等症状,能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双重损害[6]。

现阶段,抗精神病药物乃临床医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种常用手段,比如:利培酮等,该药物能够有效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多巴胺受体的兴奋性,并由此起到较好的抗精神病功效,且其对患者的椎体外系所造成的影响也比较小,但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利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病患进行治疗,并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7]。为此,临床医师需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为精神分裂症病患寻找一种更加切实可行的治疗药物。

帕利哌酮缓释片为比较新型的一种抗精神病药物,能够作用在人体的多巴胺系统之上,可有效抑制处于高兴奋状态之中的多巴胺系统,并能抑制亢进多巴胺活性,对低兴奋状态下的多巴胺系统进行上调,以有效促进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的快速缓解[8]。此研究中,试验组治疗4w后的PAN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帕利哌酮缓释片对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总体疗效与促进阳性和阴性症状缓解具有显著作用,并且,该药物的副作用也比较轻,患者在用药后极少发生嗜睡等不良反应,十分安全可靠。为此,临床医师可将帕利哌酮缓释片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种首选治疗药物。

综上所述,选择帕利哌酮缓释片,同时将之运用于精神分裂症中,利于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的缓解,临床疗效的提升,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潘振山.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J].北方药学,2018,15(12):63-64.

[2]任智勇,崔莉莉,赵轶,等.帕利哌酮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4):635-637.

[3]樊砚荣.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212-213.

[4]孙芸,张新军,王莹.帕利哌酮缓释片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18,16(12):18-20.

[5]程垚.浅析棕榈酸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J].健康大视野,2019,(1):47-48.

[6]敖登格日勒.帕利哌酮合并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评估[J].安徽医药,2018,22(10):2005-2008.

[7]黄嘉伟,许宝洁.氯氮平联合帕利哌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11):1356-1357.

[8]安娜.帕利哌酮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J].糖尿病天地,2018,15(11):43.

论文作者:黄艳,彭星(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  ;  ;  ;  ;  ;  ;  ;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黄艳,彭星(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