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在初中生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意义论文_柳二珍

浅析教师在初中生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意义论文_柳二珍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良好性格和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如果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没有做好,那么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将会非常不利。所以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其目的便是让学生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初中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引言

初中阶段既是学生知识积累的重要时期,也是其人格品质塑造的关键时期,只有良好的方向引导和正确的思想教育才能帮助其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现结合初中德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德育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意义作用

数千年来,我国一直依循着礼义仁智信为治学根本,同时亦是民族繁衍传承至今的根本精魂所在。新时期形势下,国家教育部门对于初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有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充分结合初中学生心理年龄特点,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通过这种教育方式,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和综合学习素养,更有利于促进全面素质教育开展实效,显著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达到良好德育教育实效。

2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班主任对德育教育工作不够重视

在初中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往往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动比较了解,班会上讨论的也是关于学习的问题,而对德育方面的问题讨论得较少。一方面,教师认为学生已经长大了,最基本的道德观已经有了,不需要班主任花太多的精力去引导了。另一方面,许多班主任将学生的德育工作交给家长去处理,认为家长才是学生思想方面的老师。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问题,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道德观,但是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老师给予正确的指引。并且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受到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这跟家庭教育也是一个道理。家庭教育不可缺失,学校教育也不可缺失,二者缺一不可。

2.2学生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初中教育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仍以成绩和中考指标为主要目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等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德育的管理上较为片面,很多时候只是把不迟到早退、不损班级荣誉作为行为准则,学校针对学生的言行举止缺乏成熟、系统、有力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手段,无法营造积极向上、竞争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

2.3班主任德育理论水平较低

还有一个问题便是班主任的德育理论水平不足,开展德育工作时内容较为肤浅,只注重形式上的教育,不能给学生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指引。德育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德,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重点也应该落脚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但是有些老师很少关注学生平时的行为,只是通过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为学生讲述相关的道理,这种教育方式只能是浮于表面,不仅古板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3教师在初中生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

3.1适应时代调整德育教育形式

合理的教育形式是德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的环节,因其具备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规定着德育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随着国家德育教育形式的调整,学校的教育工作也随之相应号召,以便于更好地完成德育教育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从传统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所面临的事物能够有自主的学习能力、价值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其次,令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再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现代化的观念,形成良好的风险意识,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自立自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能够以坚强的意志力去解决问题;最后,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调整并使用新的德育教育形式进行教育工作,将教育形式的制定依照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思想发展等作出改动,使其更符合初中这一阶段的教学,并依据学校具体的德育工作内容,及时地对教育形式作出改动,使其更能满足学校的教学工作。

3.2教师与家长紧密沟通,促进学生生活中德育教育实效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积极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不仅在课堂内良好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还要在课堂外和家长紧密沟通,以便双方随时掌握学生实际学习生活情况,促进全面德育教育实效。例如,教师通过和家长紧密沟通交流,在学生实际生活中时时处处进行德育教育。如,教师每周都会布置1-2次德育家庭作业,诸如给父母或者其他长辈洗一次脚、或者洗一件衣服、帮助整理房间等。通过这些学生力所能及的小事,来对学生进行深刻有意义的德育教育,发扬传承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美德。完成德育作业后,学生还要写一份德育报告和感想,留待交给教师评改。家长带领学生参加家庭聚会或社会活动时,学生能够主动的尊老爱幼,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刻注意保持公共意识,为老人幼儿让座,不随意乱扔纸屑、垃圾等。教师通过与家长紧密沟通交流,在学生实际生活中时时处处、自然而然的进行德育教育。不但有助于提升学生德育学习兴趣以及综合学习素养,还能满足新时期教学要求,实现良好德育教育实效。

3.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展积极、文明、向上的实践活动

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很多学生的价值观存在误区,把个人英雄主义和标新立异作为引起别人注意的方式,以此来获得所谓的“荣誉感”。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等正确的价值观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校内公益实践、班级荣誉竞争等方式营造积极、文明、向上的道德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4提高班主任的德育素养

班主任应该加强德育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通过新的教育思想来丰富自己,这样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才能够游刃有余。同时,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时间较多,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所以班主任老师也应该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充分尊重和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使学生的特长优势得以发挥出来,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结语

初中学习阶段德育教育工作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其一方面帮助学生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成长机会。当今的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路途遥远,希望与困难共存,学校应该合理把控德育工作的方向,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为祖国的未来提供更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喀哈尔·尼牙孜.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读与写,2018(28):255.

[2]姬胜利,秦鸿旗.初中班级德育教育管理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18):176.

[3]周小芳.试论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J].语文课内外,2018(17):245.

[4]王平.浅析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理念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8(61):187.

论文作者:柳二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浅析教师在初中生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意义论文_柳二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