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室渗漏的防治措施论文_樊建坤,周伟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建筑工程地下室主要是指建筑物地面以下的室外空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但是与此同时,住宅建筑地下室工程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渗漏问题频繁发生的情况下,对施工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的防水材料质量良莠不齐,过程施工把控不严都造成了防水材料难以达到50年耐久性的要求,对施工单位而言,把控好结构自防水质量成为地下室防水工程的重要保障。对于地下室防渗漏,首先要确保结构自防水施工质量,防水材料应选用渗透性,以加强结构自防水性能。本文具体分析了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改变措施,希望对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管理;结构自防水

一、建筑工程地下室渗漏问题的现状分析

1.1 常见地下室渗漏的类型

地下室渗漏为建筑工程最普遍的质量通病之一,许多地下室在结构施工完成后没有渗水,但在回土完成后,一直到交付业主前都存在地下室漏水的问题,且反复出现,分析其开裂渗水类型,主要为以下方面:

(1)底板大面积潮湿,无明显裂缝,无明显渗水部位;

(2)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施工冷缝位置;

(3)局部严重渗水;

(4)后浇带两边接口开裂渗水;

(5)地下室底板与外墙水平接缝位置开裂渗水;

(6)电梯井、集水井内渗水;

(7)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结构薄弱位置开裂渗水;

(8)出入地下室的给排水管、强电管与墙相接位置渗水;

(9)地下室顶板天窗、通风井周边渗水;

(10)地下室外墙止水螺杆位置渗水。

1.2 地下室开裂、渗水的主要原因分析

地下室渗漏的类型有10个方面,分析归纳地下室开裂、渗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设计方面的原因分析:部分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设计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做防水处理,止水条的弊端有安装困难、操作不便、不利施工,而且安装时间长,持续施工作业过程作中无法保证在其安装结束后,混凝土入模前不被水浸泡导致止水条先行膨胀,丧失止水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未考虑到后浇带的排水问题和防护问题,导致后浇带无法排水(大地下室的的后浇带一般都比较长,超过60米的后浇带也很普遍)造成后浇带局部或全部长期积水。对于覆土顶板后浇带框架梁部位的节点处理一般施工单位自行确定施工方案,由于该部位框架梁的钢筋密集,而且施工单位采取处理的方法又各不相同,最终导致此部位混凝土浇捣结束后的清理工作量非常大,清理不干净也将导致渗漏。对于覆土顶板后浇带不采用止水材料而采用混凝土自身防水,如果顶板混凝土设计厚度过小,也会导致顶板后浇带渗水。

(2)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原因:底板后浇带钢筋网固定不到位,底板后浇带两侧壁与底板下排钢 筋 间 隙 没 有 完 全 封 堵 到 位,底板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流入后浇带内,只能在底板混凝土浇捣结束后予以清理,但此部位很难清理容易在后期造成渗漏。底板后浇带混凝土浇捣完成后不进行二次复振,混凝土不密实造成底板后浇带混凝土疏松,造成后期的渗漏。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注意施工顺序出现施工冷缝,同时在混凝土浇捣结束后对混凝土的后期保养及测温工作不重视,出现底板裂缝。

(3)材料自身的原因:混凝土强度、抗渗等级均达不到规范、设计要求,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设计与防水部位所处地下埋深有关;混凝土水灰比过大,后浇带混凝土膨胀补偿不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覆盖间隔时间过长,产生施工冷缝;局部振捣不密实、漏振、混凝土结构松散不密实;后浇带、施工缝浇筑前垃圾、松散混凝土、积水等清理不干净;外墙水平接缝处,混凝土浇筑高低不平,止水钢板不起作用;电梯井、集水井坑内积水未抽尽,导致混凝土强度等级降低;或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结构形成整体,结构内力重分配后,在整体结构薄弱位置产生应变开裂;出入地下室的给排水管未安装防水套管或套管周边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或管与导管间没按相关规范要求堵塞严实;顶板采光井和出顶板通风井未做混凝土翻边或翻边高度不够,施工缝渗水;外墙止水螺杆铁环片与螺杆焊接时焊缝不严密,或脱模过早打松了止水螺杆;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尚未达到设计强度,施工车辆在板上行驶或集中堆放大量重材、上荷过早造成楼板开裂。

在防水材料方面有以下原因:设计选用的防水材料,市场上供应品质难以达到要求,有资质检测机构稀少、施工人员缺乏经验难以观察出其原材质量,造成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未现场取样送检、未每批验收导致进场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防水基层细部处理不符合材料施工要求,项目盲目赶工降低验收标准;防水材料施工,其附加层、搭接、收口质量不符合规范、设计要求。

二、防治地下室渗漏的具体措施

2.1 设计方面的地下室防渗漏措施

(1)从设计方面从现场施工情况来看,用橡胶止水条作采为止水材料是不可取的。从多个项目工程的止水效果来看,止水钢板为最有效的止水材料,操作方便、而且易于固定,后浇带可以采用止水钢板止水。即使是沉降后浇部位也建议选用不锈钢板止水带,采用不锈钢可解决锈蚀的问题。后浇带作为防水的薄弱点,应考虑避开配电房等高低跨交接位置。如图1所示,高低跨交接位置混凝土施工难度大,容易出现混凝土疏松、根部裂缝,而且此处竖向构件后面为保留土层,后期无法做柔性防水层,渗漏危险性较高。

(2)采用钢丝网或棱形网配合钢筋网片作为后浇带的模板材料易锈蚀和腐烂,建议改为铝合金或不锈钢片(如图2),同时改进后浇带两侧防止底板混凝土浇捣施工工艺防止漏浆(如图3),在底板垫层施工结束后即在后浇带两侧施工高50mm、30mm的宽1∶2水泥砂浆带,该带应具有防止漏浆的功能,同时还作为底板钢筋的保护层垫块,达到更好的防止后浇带两侧漏浆及防止模板锈蚀和腐烂的要求。

2.2 施工方面采取的防治措施

(1)施工单位对容易渗漏部位的大样节点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洽商,据根不同部位提出相应的施工对策与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实施,加强施工中的检查工作。后浇带的固定要有专人负责落实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后方可进行底板混凝土作业。万一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底板混凝土流入后浇带的现象,在混凝土初凝后应立即安排专人清理,保证后浇带内的混凝土全部清理干净。

(2)在底板后浇带混凝土浇捣结束、混凝土凝固后应安排专人对止水钢板上的混凝土浆进行清理,并对底板后浇带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防止更多的建筑垃圾流入后浇带,要做好底板后浇带的维护工程,经常检查排水及防护。底板后浇带在封堵前工必须将积水及垃圾清理干净,检查后浇带止水钢板的完好情况。

(3)墙板后浇带施工要做好清理,墙板两侧的止水钢板及表面混凝土的清理凿毛工作要做到位,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后浇带混凝土的振捣后,应增设防水加强层。后浇带部位在混凝土浇捣结束,选用具有渗透性的防水材料在后浇带部位提前做好,然后再进行大面积防水层的施工,这样一道防水层,能起到加强防水的作用。

2.3 防水材料的控制要点

对于防水混凝土,项目部需要求商品混凝土厂家对外加剂(膨胀剂、缓凝剂、抗裂纤维、引气型减水剂)提前28天进行试配,并进行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抗渗检测;混凝土必须达到强度设计值和抗渗等级要求;施工前对人、机、料做专项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准备施工预案。严禁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浇筑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停工待料,人为产生施工冷缝;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泵送混凝土每层厚度宜为500~700mm,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实,板面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必须采用机械提浆收面,防水基层应进行二次收光;地下室底板或顶板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自养或双层草袋浇水养护,保持潮湿环境。防水混凝土不间断养护14天,大体积防水混凝土使用矿渣、火山灰水泥的养护时间不少于21天;后浇带内的混凝土应在60天后进行浇筑,采用微膨胀防水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两侧原混凝土一级;养护时间28天以上;所有后浇带施工缝(电梯井、集水井、剪力墙根部、塔吊口、出料口等)宜采用钢板止水带(3mm厚止水钢板、宽度不小于300mm、折边30~50mm,双面满焊)或按设计要求采用优质橡胶止水带;另外,在地下室顶板施工过程中,应控制顶板上的荷载,在顶板达到设计强度后及时进行回填土作业。

对于防水材料,项目管理人员应严格控制防水原材质量,对设计选用或市场供应的不成熟防水材料应慎重选用;地下室防水材料优先选用渗透型材料,已加强基层抗渗能力;项目应严格控制防水基层质量,细部节点应逐个部位验收;应严格控制防水施工质量,收口部位要求确保严密。

三、总结

建筑工程地下室的渗漏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一道“硬伤”,要想根治必须提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管理能力,加强对劳务队伍的技术交底工作,强化过程监督,抓好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防水施工这两道施工工序,只有严格的现场管理,精细化的施工措施,才能将地下室渗漏这道“顽疾”彻底根除。

参考文献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3]地下室防渗漏手册 CECEC84-KDS1-2019

论文作者:樊建坤,周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地下室渗漏的防治措施论文_樊建坤,周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