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论文_杜路伽,王沙沙

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论文_杜路伽,王沙沙

山东畅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506

摘要:随着交通运输量日渐增加,道路交通网络运输能力也得以提升,网络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作为道路交通网络枢纽,桥梁工程发生了质的变化,桥梁结构逐渐走上“大跨度、高负载、轻质化”道路。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现浇混凝土结构已成为其主体,应用范围日渐扩大,施工过程复杂多变。为此,要多角度、多层次入手,准确把握现浇混凝土道路桥梁施工关键环节。比如,混凝土浇筑需要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提高道路桥梁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处理措施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道路桥梁数量与范围都在向着大方向发展,在社会发展中,道路桥梁建设是促进社会经济水平与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已经建成的道路桥梁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其中出现的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的种类,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降低质量问题对道路桥梁整体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

1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与产生原因

1.1现浇混凝土实体棱角损坏

混凝土自身具有一定的特点,道路桥梁建设中,现浇混凝土结构往往会出现棱角损坏的现象,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是在施工中没有做好足够的洒水保护,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流失大量的水分造成。其次,后期的养护过程中,没有达到足够的强度就进行模板拆除,造成混凝土结构在性能不稳定的情况下,产生棱角损坏。另外,工作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操作中,对混凝土棱角部位处于忽视状态,不注重对其进行保护,操作过程中受到模板或者其它方面的冲击和磕碰造成道路桥梁混凝土实体的棱角损坏。

1.2现浇混凝土干缩变形

混凝土中水分蒸发引起的混凝土干缩变形,导致裂缝出现。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水灰比、骨料质量等因素都是其干缩变形的重要影响因素。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干缩几率与水泥浆量、水灰比成正比,与骨料成反比:即水泥浆量越大,其干缩几率就越大;骨料越少,干缩几率也越大。近年来,混凝土强度的不断增加,水泥含量也不断增大,其干缩和水分散失也不断增加,导致混凝土干缩快;此外,因要适应泵送及免振的施工需求,混凝土中骨料的含量明显下降,骨料颗粒也变得细小,相对的粉剂含量增加,更是加大了混凝土的干缩几率,致使因混凝土干缩导致的裂缝现象增多,现浇混凝土楼板多出现不规则裂缝。

1.3出现不规则裂缝

此裂缝为收缩裂缝。混凝土在塑性收缩、硬化收缩、碳化收缩、失水收缩过程中易形成各种收缩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硬化混凝土收缩受约束的条件下,收缩应变将导致弹性拉应力,拉应力可被近似看作弹性模量与应变的乘积;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材料出现开裂。常出现在板中,裂缝为不规则的鸡爪状或地图状。

另外,还有常见的两类产生裂缝:①预埋线管及线管集散处。预埋管线的集中处是截面混凝土受到减少,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部位。尤其是当预埋管线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管线的敷设走向又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方向时,就很容易发生裂缝。②现浇板上过早施工而加荷载引起的裂缝。施工现场大量存在刚浇好的现浇板上或混凝土尚处在初凝阶段,就任意踩踏,搬运材料,集中堆放砖块、砂浆、模板等。

2优化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质量的措施

2.1棱角损坏处理措施

现浇混凝土结构棱角发生损坏后应该积极的采取补救措施,这不仅影响道路桥梁的美观,还会对道桥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降低使用寿命,对人们的出行带来隐患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应该注重对道桥棱角的保护,在使用具有冲击力的机械或者模板拆除过程中,加强对棱角的保护措施。在达到一定的强度要求以后,在进行模板拆除,确保混凝土湿度符合标准要求,如果已经出现棱角损坏的现象,应该使用水泥砂浆等进行修补,确保道路桥梁的整体美观及质量。

2.2桥梁防水施工路基面施工质量控制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还需要合理处理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提高其沥青路面铺装层整体质量。一般来说,道路桥梁水泥混凝土基础极易出现裂纹,被隐藏在路基面浮浆中,需要借助凿毛处理才能展现出来。在凿毛机作用下,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表面的附着力,促使新、旧水泥混凝土有机融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铣刨机的作用下,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如开挖、翻修、彻底清除沥青路面残余物,进而彻底清除道路桥梁水泥混凝土路基表面的浆液,不断增强道路桥梁路基面和道路桥梁防水层等的黏结强度。此外,在路基浇筑结束之后,需要在第一次凝结的时候处理好路基表面的拉毛,促使道路桥梁路基面更加粗糙,增加其摩擦力,在处理粗糙度、深度的时候,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防水材料。在浇筑混凝土中,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对应的程序逐一进行,振捣时间必须一致,有效防止出现施工冷缝,定浆之后才能进行二次抹平与复振,防止混凝土出现干缩现象。

2.3施工方面的优化措施

(1)施工管理措施。现浇流程各工序间应有适当的时间间隔,以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充分发挥,减少裂缝的产生。首先,合理施工缝。其次,技术的实施,质量管理系统,在技术人员的工作做好;再次,结构合理,确保施工流程的连续性,也保证了施工前的结构刚度和强度满足规范继续下一层的施工;最后,措施应纳入混凝土裂缝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监督项目部认真贯彻落实;(2)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首先,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控制楼板厚度;其次,必须在规定的坍落度条件下施工,严禁任意加水,以防混凝土离析过大影响强度。再次,振动符合要求,不能超过振动不到位,无气泡溢出控制一般,必要时,在混凝土凝结前两振动,减少由于粗集料空隙的出血,钢筋混凝土和钢的下部,提高粘结强度,增加混凝土密度以提高抗裂性能。最后,混凝土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期间,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不应遵循的施工过程中,不得堆在地板上平台的材料;(3)模板工程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支撑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在与施工井架相接或施工运输工具频繁经过的楼板中间要适当加强模板支撑系统。拆模时间要满足规范要求。

2.4裂缝问题的处理措施

现浇混凝土通常会出现裂缝的现象多数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度不一样,温差过大造成开裂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从设计开始就需要注意温差的条件和控制,将问题因素遏制在第一步,避免出现开裂现象,如果出现了这种现象则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处理,通常的情况可以采用砂浆填充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效果。在温度过高的时候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建设的快节奏发展,道路桥梁建设也迎来了新的篇章,施工企业进行路桥施工中必须对混凝土材料、施工工艺、设备使用等方面的控制。现浇混凝土作为道路桥梁施工中重要的材料,对道桥的整体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分析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进行预防处理,是施工单位必须加强管理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李源,徐鹏.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123.

[2]吴世银.对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8):233.

[3]王青.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216.

[4]刘娟.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12):281-282.

[5]李建凯.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及其控制措施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5):108.

[6]肖明.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195.

论文作者:杜路伽,王沙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论文_杜路伽,王沙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