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溴酸西酞普兰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的疗效观察论文_罗小丹,杨开杰,黄载文,秦培英

罗小丹 杨开杰 黄载文 秦培英(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目的:评价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治疗组39例与对照组35例,2组均给与脑梗死常规治疗。在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谷维素;治疗组予氢溴酸西酞普兰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2组治疗前后分别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溴酸西酞普兰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关键词】脑梗死; 氢溴酸西酞普兰; 卒中后抑郁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0-0082-02

由于人口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病死率均极高的常见神经内科疾病[1]。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的常见神经精神症状,抑郁也影响卒中的结局如增加死亡率、容易再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差等[2]。而脑梗死后抑郁症临床发生率为25%~8O%[3]。因此,脑卒中后抑郁需尽早发现并给与治疗。氢溴酸西酞普兰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抑郁药物,也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常用药物,其药理作用是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4]。我们对2014.3~2015.6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脑的急性梗死合并抑郁患者使用氢溴酸西酞普兰,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3~2015.6神经内科住院的74例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状态患者。纳入标准:(1)脑卒中的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或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制定的诊断标准[5],并经MRI证实。 (4)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及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1V)的抑郁诊断标准,诊断为卒中后抑郁(PSD)。(5)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严重的心脏病、肾病、肝脏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的患者。将入选的7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治疗组39例与对照组35例,男47例,女27例;年龄29~75岁,平均(51.2±9.6)岁;脑梗死病程0~14天。平均(5.7±3.9)天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病情严重程度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和治疗组均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予血塞通、胞二磷胆碱、阿司匹林,其它治疗包括合理控制血压、降糖、他汀类药物使用,酌情使用甘露醇或甘油果糖脱水,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等。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谷维素)10mg/次,2次/d;治疗组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初始剂量20mg/次,1次/d;根据患者反应情况可增至40mg/次,1次/d。连续服用3个月。

1.3 观察方法及疗效判定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进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疗效评价标准[6]分为 无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小于25%。有效:50%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 25%。显效:7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50%。治愈:10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75%。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4 安全性评价

治疗前后查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给药后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HAMD评分

2组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O.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O.05),但同期比较治疗组更显著(P<0.05)。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 安全性评价

39例患者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仅3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不需停药可逐渐缓解。治疗后复查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无明显异常。

3.讨论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临床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严重者可产生自杀倾向[7]。在脑卒中幸存者中约1/3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症状[8]。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的原因除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外,与脑器质性病变部位、面积和神经功能缺损成都有关[9]。脑卒中后抑郁还会增加患者加重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及死亡率。因此,在极治疗和预防脑卒中再发、正确的神经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要及早发现PSD患者并给与积极干预。抗抑郁药物治疗十分关键。氢溴酸西酞普兰是常用的SSRI药,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SSRIs)[10],其可抑制5-HT再摄取量增加5-HT在脑内关键突触部位的活性5-HT量,从而提高突触间隙的5-HT浓度以消除抑郁症状。临床应用多年,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肯定且不良反应轻微。

本文结果发现,治疗组39例PSD患者,经给与氢溴酸西酞普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总有效率也叫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反且无明显不良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建军.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301-1303.

[2] 陈劲松,林贵喜,姚健。脑梗死急性期帕罗西汀、多奈哌齐联合治疗对卒中后抑郁的疗效研究。《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2):53-55

[3]王润青,秦晓明.6O岁以上缺血性卒中人群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3):254-256.

[4]Xu S,Liu Z,Huang Y,et a1.Tanshinone II-A inhibits oxidized LDL-induced LOX-1 expression in macrophages by reducing

intracellular superoxide radical generation and NF-κB activation[J].Transl Res,2012,160(2):114-124.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6] 张伟.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分析.当代医学,2013(36):66-67

[7]罗艳.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咖.

中国医药指南,2014,(36):154-154

[8] Robinson R G,Spalletta G.Poststroke depression:a review[J].Can J Psychiatry,2010,55(6):341-349.

[9]周锦泉. 抗抑郁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康复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3)144-145

[10]龚飞中,曾骥,谭伟.《银杏叶提取物合并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0,10(10).

论文作者:罗小丹,杨开杰,黄载文,秦培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氢溴酸西酞普兰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的疗效观察论文_罗小丹,杨开杰,黄载文,秦培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