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进行“脱贫”工作论文_王夏芳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进行“脱贫”工作论文_王夏芳

王夏芳 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 362305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缺乏独立性,学习没有目标,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久而久之,对于学习,他们先是厌倦,而到最后是放弃,或者说来学校度日子等着长大,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上的后进生。正是由于他们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智力发展,阻碍了他们学习的进步。因此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许多的数学教师为之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研究表明:优秀生与后进生智商没有太大区别,且后进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并不比优秀生差。那么为何会出现巨大的差别呢,这值得广大教师探讨深思。 进入初中后,部分学生成为数学后进生。这既有客观因素,更有主观因素:不是学习无兴趣,就是学习方法存在问题,不是数学基础薄弱,就是不能按时保质完成作业。关于后进生转化,笔者觉得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是很注重创设情境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兴趣在于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创设一个让学生易于接受、融入其中的情境,能激活所有学生的数学思维,唤起所有学生对数学世界的好奇心。数学虽是一门科学性、严密性和抽象性的学科,但直观情境教学一下子就能抓住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利用实物、模型、实例、示意图等直观化手段启发学生从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活动中得到结论,形成思路。以学生学习“轴对称”这节课来说,上课伊始,我就采用现代多媒体给学生呈现我们中外的一些例子比如天安门、埃菲尔铁塔、五角星等等都具有这个特征,也就是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给大家呈现数学美,从而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兴趣,至少为接下来的课堂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笔者所任教班级当中有个学生平常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可能部分原因是基础薄弱,使得他破罐子破摔,整天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后来笔者在课堂上对他多加关注,认为简单的问题就提问他,并且适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后来发现在接下来的课堂上,他很认真听,而且整个人的精神慢慢提振起来了。

二、区分原因,正确引导

部分学生之所以成为数学后进生,除了主、客观因素影响外,还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果,不能一概斥之为凡是后进生就是不用功,要具体后进生具体分析,具体后进生具体对待。

1.针对智力因素后进生,培养自信心。教育教学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衡量人的综合素质的两个方面。我们不能否认智力因素数学后进生的存在,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形象和抽象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记忆力等等薄弱于智力因素正常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后进生,要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智力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苦衷和感悟他们的心态,采取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其心理定势。例如,课堂上设置一些较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品尝到学习的快乐;课后作业降低要求,并针对他们每个人的薄弱环节进行个别辅导;考试前,对后进生确立较适当的目标。这样,就遵循他们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实现了数学教学目标定位,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非智力因素后进生,培养好习惯。非智力因素后进生也大都有学好数学的愿望,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站到后进生的行列呢?首先,学习习惯较差。教师要正确处理数学后进生反复出现的坏习惯,要冷静,不能操之过急,通过反复教育和唤醒,使非智力因素数学后进生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勤学好问的习惯,使他们质疑的水平得到提高;自学的习惯,使他们的发展和成长的能力得到增强,然后挖掘他们身上的智力潜能,从而真正把数学学好。其次,态度不够端正。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农村,平日里家长忙于生计,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不是特别关注;或者关注方式单一,只问成绩不问感受;或者急功近利,关注一阶段后不见进步就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不思进取。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应及时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拨乱反正。第三,方法指导。笔者在平日里也发现班级有些同学学习认真,在家在学校争分夺秒埋头苦读,但始终徘徊不前,对此类学生老师应及时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使其突破学习的瓶颈。

三、尊重为主,鼓励为辅

尊重、鼓励数学后进生,比什么都重要。

1.创造机会构造后进生成功的快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要捕捉机会,使后进生参与实践活动,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快乐。使他们缩短与数学的距离,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志气。

2.赏识评价,培养后进生的自尊心。一些使后进生丧失信心的埋怨,伤害学生人格的谴责,不但得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损伤教育的感情基础。在倡导素质教育和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对于数学后进生而言,尊重比严格更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从课堂提问题到作业评价,以鼓励为主,满足后进生成功的需要,让每个后进生都能体验到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学生才会拥有成功的动力。

总之,教育并不是要放弃这部分数学“后进生”,只有把好数学后进生的脉才能对症下药,采取一定策略,有效地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由愿学到乐学,直到会学,帮助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只要在实际教学中引趣、理解和鼓励数学后进生,他们一定会被成功转化。

论文作者:王夏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进行“脱贫”工作论文_王夏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