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外包风险与控制研究

业务外包风险与控制研究

戴玮[1]2017年在《HS银行运营业务外包风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十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从小到大快速发展,2017年前是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起步阶段,2017年后我国金融服务外包进入创新阶段,接下来将通过外包加快服务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形成"服务外包+金融",外包商和银行通过服务外包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银行的核心竞争和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从最初外包商承接非核心业务到逐步尝试一些核心业务中的可外包部分业务,从原来外包商与银行简单的雇用关系发展成战略合作关系。从国外的实践发展来看,外包战略是商业银行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我国应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降低自身的经营成本、释放人力、有效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率。本文先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后通过对运营业务外包和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的概述,介绍了商业银行外包的优缺点,并对商业银行外包涉及的风险进行了大概描述。基于运营业务外包的相关理论研究,本文详细分析HS银行运营业务外包内外部风险及风险控制现状,指出有外包商存在的问题,还有HS银行内部管理问题以及HS银行和外包商合作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国内外银行运营业务外包的风险防范经验,提出化解HS银行运营业务外包现有风险应对策略,通过建立健全外包规章制度及充实专业人员队伍、审慎选择合适的外包商合作、规范合同管理、全面提高接管外包业务的能力、建立业务外包实施考核测评机制、建立具有实践意义的应急方案等措施,希望可以对HS银行运营业务外包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

朱力量[2]2004年在《业务外包风险与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企业的竞争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参与的整体竞争。在企业柔性化过程中,业务外包以其能降低成本、强化核心竞争力、加速组织重构、分散投资和研发风险、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等优点迅速成为一种新的企业经营战略。它是企业利用外包资源来最快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顾客需求的一种经营发展模式。虽然外包有很多优点,但企业将业务外包后,随着外界环境、市场的变化,企业内部管理风险的能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外包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本论文致力于探讨外包存在的风险,如何对外包的风险进行控制,以保障外包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介绍了外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其次,从国内外学者的不同角度阐述了外包的定义和特点。同时还从劳动分工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价值链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角度对外包予以理论解释。再次,结合国内外对外包风险的研究,探讨了外包具有的风险,分析了导致外包风险发生的可能因素,并给出相应的识别、分析和衡量的方法。重点从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外包合作伙伴管理、外包人员管理和外包过程管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外包风险的控制。指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和使用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外包合作伙伴的风险,应采取完全竞争控制;合约控制;技术管理输出控制;激励机制控制和股权控制等措施。对外包人员的风险控制重在防范,并要进行素质审查和培训,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外包风险责任制等。对外包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要与合作伙伴建立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共同发展机制,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投机风险建立必要的惩治措施,同时要给予外包伙伴利润保护,以及防止企业之间的文化冲突等。最后,探讨了外包风险的预警和监测。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外包风险特性和确定相关指标来建立相应的风险等级评价模型和预警系统,对外包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预先的风险防范计划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本文结合公司的实际,给出了风险预警和监测的一个实例。

李心秀[3]2014年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风险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金融外包服务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将本应自己组织开展的业务通过外包的方式转移给其它企业,将自己的力量集中在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上,从而达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然而商业银行开展外包业务时,由于自身核心竞争力有限以及其它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外包结果可能违背自身预想,进而发生风险事件。例如:出现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供应商选择风险、或外包过程中管理流程设计不合理有缺陷等,进而引发风险事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商业银行外包风险评估,进而利用评估结果改进银行风险管理水平。首先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外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外包风险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找到风险薄弱环节,从而有效地缓释外包风险。本文在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界定的基础上结合新巴塞尔协议分析了商业银行外包业务后所产生的风险类别,在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础上建立包括7个一级指标体系及17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在上文构建的七个一级指标体系和十七个二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的权重。考虑到上述方法所确定的权重值直接影响各因素权重,极大地影响综合评价结果。因此在计算各一级及二级指标的权重时,本文通过占较大比例的专家调查结果判断其中涉及各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值。在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商业银行外包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包括评判因素集和评判集的建立,通过调查问卷建立单因素评判矩阵,并采用了逐级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业务中各项风险指标权重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本文以C银行作为实证分析,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金融服务外包风险进行了评价,通过实际例子验证本文所建立的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经过问卷的收集与整理,通过本文所建立模糊综合评级模型计算,C银行外包业务的整体风险水平评分2.2626,总体风险水平较低。评价结果符合C银行的实际风险情况,验证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有效性。本文提出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不同于KMV模型和VaR等现代风险计量方法,他们仅仅是对于单种风险的计量,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风险的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法,不仅可以评价单一风险因素、某一个领域面临的整体风险水平,还通过对同一行业内的不同公司的某个特定业务领域的风险水平进行评估从而得出该行业某个特定业务领域的行业分析结果。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外包风险的分析所建立起来的商业银行外包风险模糊综合评估模型是有价值的,可以改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同时本文建立金融服务外包风险评估模型及其风险指标体系具有创新性,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杨国军[4]2006年在《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研究》文中指出物流外包源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实践证明,物流外包以其能降低运作成本、强化核心竞争力、加速组织重构、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等优点迅速成为一种新的企业经营战略。但同时企业物流外包也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如果外包企业对于物流外包过程风险不能很好地分析、评估并加以控制,那么外包企业不仅不能从物流外包中获益,还有可能面临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如何对物流外包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和控制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总结与评述了国内外关于风险基本理论、业务外包风险和物流外包风险的研究现状;其次,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对物流外包机理进行深入的剖析,详细分析了外包决策和外包执行两个阶段的风险,从外包企业、物流服务提供商和外包交易叁个方面构建了物流外包风险分析框架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结构化的风险矩阵和Borda值方法,设计并建立物流外包风险评估体系,并结合大规模问卷发放的实证调研数据,对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进行了评估。最后,结合风险矩阵评估的结果,对企业物流外包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排序,得出其中物流外包的关键风险,提出相应方法和策略对关键风险进行控制,使得外包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更具有针对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企业的风险决策提供了基础依据,并对现实中监控和降低物流外包中的风险具有参考价值。

徐姝[5]2004年在《企业业务外包战略运作体系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业务外包是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为获取并维持市场竞争优势所采取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它是经济全球化的一大特征,是创新网络与战略联盟的一种新形式,更是企业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手段。当前,业务外包战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广泛运用于实践。然而,外包实施的效果并不都是理想的,缺乏对外包理论的分析与认识,盲目决策,无效管理,最终都会适得其反,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和竞争力的丧失。因此,企业在外包战略的运用中迫切需要一套科学、完整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用于指导实践。但目前,国内外对外包的研究仍是不完善的,尤其是国内,可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鉴于此,本文针对当前外包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研究的不足,围绕外包决策、外包关系管理、外包风险分析与控制,以及外包绩效评价与演化机理来系统研究外包战略的运作体系与管理方法,以期形成一个规范的、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外包运作与管理体系。 本文在建立了一个由战略性分析、评估与选择、合同签订、过渡与整合、关系管理、合同终止六个阶段组成的、包括各个阶段关键活动和绩效衡量内容的外包运作与管理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展开了对以下几个问题的研究: 在外包决策方面,现有的外包决策研究集中于根据不同的外包决策模型来决定外包业务的内容。而本文认为,外包决策应理解为一个多步骤的分析、比较与评估过程。从过程的角度拓宽外包决策研究的视野,探讨包括外包决策模型在内的外包战略制定方式,能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业务外包决策的质量。本文从企业内部核心能力识别、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外包决策模型运用、成本/收益分析、外包商评价与选择等多方面构建了外包决策流程,并对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具体地分析论证。该决策流程使外包决策经过了环境分析、决策模型运用和成本/收益分析这叁次筛选过程,从而能在较大程度上确保外包内容决策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还从交易成本分析的角度对外包商数量的确定进行了初探,认为知识专用性在外包商数量确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得出了单一外包商与多外包商选择的适用条件。 在外包关系管理方面,目前的研究显得较为零散,多是针对具体的外包项目或外包类型提出影响外包关系的因素,讨论双方的沟通协调问题。本文阐述并建立了业务外包实施的组织管理模式;从外包过

周梅[6]2016年在《中小制造企业信息技术外包的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提出中小制造企业是制造业的主体,其数量众多、管理模式灵活多变,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与大型企业不同的特点和问题。在国内的制造业中,大型企业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信息化程度比较高,享受到了信息化为企业带来的巨大改变。但是中小制造企业却由于资金、人才、认识等方面的限制带来信息化实施进程缓慢。当今企业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的个体行为,而是供应链环节上各个节点企业共同参与的整体竞争。要想获得整体竞争优势,就必须挖掘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制造企业选择了信息技术外包。本文在大量阅读总结当前信息技术外包的发展和风险管理文献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理论对于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外包风险研究与控制的局限性,提出了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外包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的过程,以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扩张期权理论、BP神经网络方法等作为研究工具。主要工作有:(1)针对现有外包风险研究理论的局限性,进行了重点针对中小制造企业的信息技术外包风险的研究,全面的对于外包风险识别、外包风险评价、外包风险控制进行研究。确定了采用问卷调查获取部分研究数据的研究手段。(2)在研究现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风险管理含义的界定,分析了现有企业信息技术外包的相关理论。(3)分析了中小制造企业信息技术外包发展概况,初步分析了中小制造企业信息技术外包的风险因素。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外包风险识别,并且应用MATLAB软件进行风险权重计算,同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4)应用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中小制造企业信息技术外包的风险评价,提出了中小制造企业信息技术外包的评价体系,并且应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训练函数选择、隐含层节点确定、学习速率确定。检验了风险评价模型的有效性。(5)基于扩张期权理论进行了中小制造企业信息技术外包决策阶段的风险控制研究,以实际案例分析计算了扩张期权价值、综合放弃期权的资产价值以及时机选择期权。(6)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了中小制造企业信息技术外包商选择阶段的风险控制研究,首先分析了外包商选择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模糊层次分析模型,以实际案例分析计算了风险指标权重,提出了有效的模糊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模型。本文的创新点:(1)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风险评价,并应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风险评价模型仿真计算。(2)将实物期权理论应用到外包决策中,采用扩张期权理论进行了外包决策阶段的风险控制。

龚朝银[7]2012年在《汽车零部件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服务产业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物流外包它的主要作用能降低运作成本、企业反应速度的提高、加速组织重构、强化竞争力等优点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一种新的形式。风险也是物流外包不可避免的,在外包过程中,如果风险分析不正确、评估不能很好的控制,那么外包企业获益会相当的少,同时也会面临损失。现阶段汽车行业火爆行情在我国必将成为强大的物流需求市场,而汽车零部件中小企业在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将物流、配送等非核心企业外包给专业的服务提供商。所以,汽车零部件物流外包的过程中引入风险管理、识别、分析以及评估和企业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汽车零部件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研究现状;其次,结合汽车零部件中企业物流外包特征分析了物流外包风险生成的机理及风险种类,建立外包风险评估体系,运用综合综合分析法建立物流外包的风险评估体系;再次,设计出汽车零部件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控制模型,对风险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机会主义风险和监控风险是企业物流外包的关键风险。机会主义风险主要是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的风险;监控风险主要是在物流外包实施过程中和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信息交换以及信息共享方面的风险。最后,根据面向业务的风险评估模型和评估方法,利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来设计实现评估系统,面向业务的模型与组织业务紧密相关的因素,降低评估工作量,能更准确测量系统风险。总结出给企业的建议和对策,企业如要降低风险就要重视物流管理人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定物流外包的绩效评价指标建立有效的利益/风险分析机制,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等措施,这样才能更好控制和降低风险。

唐蕾[8]2013年在《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电子商务以及电子银行的发展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极大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和多种选择,尤其是电子银行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金融消费的多样性。如同一把双刃剑,电子银行带给人们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同时,其所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各种风险事件和案件的频频发生已对电子银行的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电子银行因其高度依赖于信息技术的特点使得其与传统银行业务的风险有了明显不同,这种不同突出表现在银行无法再沿用传统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对其进行风险管控,银行监管机构也不能再采用原有的监管模式对其进行监管。电子银行风险的新特点给银行自身以及监管机构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无论从理论研究的视角,还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的角度,都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提出了紧迫的需求。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进行了详细梳理和回顾,在对相应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研究的文章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发现,国内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AHP(ANP)层次分析法,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在确定的风险层次指标上确定相应权数,以此对电子银行风险大小进行分析和判断;国外的研究多从客户入手,从客户感知风险的角度来研究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通过文献综述厘清了目前国内外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本人发现虽然巴塞尔委员会针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发布了若干文件,但这些文件的要求在国内的执行情况,或者说巴塞尔委员会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要求是否适用于国内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证分析,这正是本研究需要探索的内容,也是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本文通过介绍风险管理理论、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以及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内容,对本研究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阐述,重点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对比传统银行业务特点和电子银行业务的特点,厘清了电子银行风险的内涵、特征及其特殊性。通过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现状的详述,重点介绍了目前巴塞尔委员会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框架体系,深入透彻分析了巴塞尔委员会电子银行风险管理框架系统及其具体内涵,对巴塞尔委员会的文件精神进行了深度挖掘;通过介绍国外发达国家(地区)先进的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经验,分析了国内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揭示了主要问题。在对国内外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不同进行比对后发现了国内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足,接下来,本研究对如何加强国内商业银行电子银行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研究尝试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识别,这也是本研究的核心和关键内容。通过对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有关电子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内容的研究分析,在充分借鉴之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人从中提炼出了影响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5个关键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具体影响提出了16项假设。5个关键因素及其量表中有两个取自他人论文,其余3个为本人自行提炼和归纳。经过问卷调查、样本收集和整理、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运用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本研究所提出的16项假设逐一进行了检验,经过检验,相应假设均得到了验证;同时,相应变量及其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也通过了检验,符合要求。由此研究中关键因素已全部找到并通过检验。接下来需要研究的问题是这5个关键因素是如何或以什么样的方式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进行影响的呢?本研究运用了结构方程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两种方法,对关键因素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作用机理模型进行了构建和检验,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得出了相应要素的回归系数,这些回归系数揭示了关键影响因素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就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而言,金融监管、风险管理理念、董事会和高管层的监督、技术控制、法律与声誉风险的管理这5项因素是影响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关键因素,其中前两项因素通过后叁项因素间接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起到推动的作用,后叁项因素直接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起到推动作用。本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两种分析法,就关键影响因素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作用机理模型的检验结果是一致的。为了能及时察觉电子银行交易额的异常情况变化并据此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本文还以电子银行交易额为监控对象,构建了贝叶斯风险预警推断模型,运用贝叶斯推断模型对某银行的电子银行交易额进行了推断预测,并举例进行了模拟分析。这也是首次运用贝叶斯推断模型对电子银行交易额进行的推断和分析,由此判断电子银行业务交易额是否在正常变化区间之内。如发现有异常的,应查找原因并适当加强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的管控。就加强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本研究提出了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银行自身层面构建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立体框架;就加强某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的管控,本研究从管理手段、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多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之前的研究发现,技术控制是关键影响因素中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影响程度最大的一个因素,所以就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构建电子银行风险管控机制,本文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刘兴华[9]2008年在《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分析与防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流外包作为目前企业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正在迅速发展,面对物流外包具有的各种优势,中小企业应该冷静地面对。物流外包过程中存在着大量来源广泛、产生机理复杂、发生后果严重的风险因素,因此,中小企业在实施物流外包战略过程中,针对物流外包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分析和评价,建立相应的预防措施,在出现风险趋势和动向时规避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从中小企业物流外包和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出发,阐述了中小企业对物流外包及其风险进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详细阐述了在中小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包括外部环境风险、企业内部风险、过程管理风险、信息传递风险、财务风险,并对这些风险的来源、危害、诱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物流外包风险识别的相关方法,通过对各识别方法特征以及现行常用识别方法在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中的不足的分析,选择了德尔菲法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识别。再次,在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等级、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进行了识别评价。最后,根据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的结果,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通过企业自身风险防范机制与联合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来防范控制物流外包风险。

高宏刚[10]2017年在《铁岭银行综合积分系统项目外包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各商业银行纷纷将业务重心转向零售业务,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不断壮大,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各家银行更是史无前例地加大了零售业务的市场营销力度。其中,围绕客户综合积分系统项目的尝试与应用得到了积极的创新与发展。在铁岭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零售业务营销战略中,综合积分系统项目的建设不仅对铁岭银行零售客户精准营销策略具有促进作用,也有利于铁岭银行营销费用的标准化管理,有利于促进营销资源的合理使用与分配,以便于起到对各项零售业务进一步推广的作用。目前铁岭银行业务覆盖区域内同类型产品尚属空白,铁岭银行应把握市场先机,尽快推出综合积分系统,掌握优质客户资源,快速占有市场,进一步提升铁岭银行的品牌知名度。综合积分系统对于提高银行产品竞争力,扩大品牌知名度至关重要,但铁岭银行在综合积分系统项目的开发建设中面临多重困难,需委托社会中专门从事金融服务行业的企业进行外包处理,最终实现提高核心竞争力、规避业务风险、控制成本及实现专业化战略等目标。然而金融服务外包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铁岭银行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风险,因此如何识别和控制金融服务外包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论文以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依据,以铁岭银行综合积分系统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其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管理展开了全面的研究。首先通过现阶段先进的风险管理、项目管理以及金融业务外包风险领域的研究理论,充分依据铁岭银行的综合积分系统业务外包的实际情况,对现阶段的积分外包业务进行概述,并论述了金融服务外包的优点与缺点;其次,通过运用多种项目管理方法,从银行内部及外部进行风险因素的识别,然后运用风险矩阵法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度量,从分析单个风险因素的重要性和整体风险的大小着手进行风险评估;再次,通过指出综合积分系统项目外包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和原则,在项目外包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设计出包括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领域对应的管控方法和方案;最终从技术、组织、质量制度领域方面提供保障和支持,具体给出铁岭银行综合积分系统项目外包风险控制方案实施措施。本文力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金融机构合理识别、规避和控制金融服务外包风险,使研究问题具有较好实用价值,为金融机构制定项目外包战略提供参考,为金融机构项目外包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实用而有效的管理模式,为外包服务的风险管理给予科学的研究,逐步的提升风险管理的效果和能力,从而推进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HS银行运营业务外包风险控制研究[D]. 戴玮. 安徽大学. 2017

[2]. 业务外包风险与控制研究[D]. 朱力量.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风险评估研究[D]. 李心秀. 福州大学. 2014

[4]. 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研究[D]. 杨国军.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5]. 企业业务外包战略运作体系与方法研究[D]. 徐姝. 中南大学. 2004

[6]. 中小制造企业信息技术外包的风险控制研究[D]. 周梅.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

[7]. 汽车零部件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D]. 龚朝银. 湖南大学. 2012

[8]. 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D]. 唐蕾. 武汉大学. 2013

[9]. 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分析与防范研究[D]. 刘兴华. 广东工业大学. 2008

[10]. 铁岭银行综合积分系统项目外包风险管理研究[D]. 高宏刚. 吉林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业务外包风险与控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