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压力的思考_重工业论文

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压力的思考_重工业论文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压力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就业压力论文,中国经济增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问题的提出

经济增长率高低与失业率高低存在着替代关系,二者呈反方向的比例变化,在许多国家的实践过程中,奥肯定律在国内外得到普遍的认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年均GDP增长率超过了9%,但近年来失业压力却有增无减,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8年的3.1%上升到2005年6月底的4.2%,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出现同步增长的局面。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2 奥肯定律的适用条件

奥肯定律是对实际产出与失业率之间的现象描述。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加,还意味着随着产出增加而出现的投入与产出在结构上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变化在内的经济进步。按宏观经济中产出、物价、失业之间的传递机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将引起劳动力市场的调整,应该形成失业下降,更低的失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升。奥肯定律的实现至少隐含以下三个重要前提:(1)发达的单一市场体制;(2)相对稀缺的劳动资源;(3)失业的公开化存在形式。前提条件的巨大差异将改变定律的实现形式。此外,失业人口的高低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制约,如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及收入分配制度等。根据失业率=失业人口/总劳动人口的公式,在总劳动人口以及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或者总劳动人口以及劳动生产率虽有变化,但变化所产生的对失业率的作用力在方向上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力基本一致,或者前者的力度小于后者,奥肯定律是基本成立的。然而在总劳动人口以及劳动生产率发生比较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奥肯定律就会遇到一些无法解释的情况,甚至失效。

3 具体原因分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市场经济地位的初步确立,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巨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我国现阶段具有三个截然不同的特征:(1)转轨中的市场经济体制;(2)相对过剩的劳动资源;(3)传统公有部门大量的隐蔽失业。受传统的偏向重工业化战略的影响,经济全面发展还没有真正实现,正是在这样背景下,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出现并存现象。

3.1 投资结构出现偏差 偏向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使得我国是典型的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发展模式,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以上。但投资结构的偏差使得高投资增长率在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带动相应的就业增长。有关统计资料分析,1980年—1989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6%,投资就业增长弹性为0.286;1990年—1995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7%,而投资就业增长弹性却降为0.063,目前已不足0.05。这种结构偏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所有制方面。投资在国有经济部门和非国有经济部门的不平衡现象虽有所变化,但就业的滞后效应依然存在。国有经济一直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以同样产值计算,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小型工业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工业企业的1.43倍;同样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小企业吸收的就业容量为大型国有企业的14倍。据樊纲、王小鲁等人2004中国市场化指数年度报告,为了拉动内需,近年来政府主导和引导的投资行业取向非常明显,国有经济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额超过非国有经济。主要是将农林水利、交通通信、环境保护、城乡电网改造、粮食仓库和城市公用事业等作为重点投资领域,这些投资领域恰恰是吸纳就业能力较弱的行业,扩张性政府投资具有逆就业倾向。我国城镇新增上千万的劳动力中,虽绝大部分都被非国有企业所吸纳。然而,受制于融资体系的不健全,非国有企业的投资却普遍存在着“贷款难”问题,成为阻碍它们健康发展的“瓶颈”,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它们吸纳就业的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

其次表现在工业类型方面。投资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工业和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的重工业之间的分布未能得到很大改善。我国是个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稀缺的国家,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呈现重工业增速明显快于轻工业的扩张期的特征,与这种比较优势发生了偏差。近年来增速差距有所缩小,但基本格局仍未根本改变。2005年上半年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增速差距仍有1.5个百分点。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已经超过60%,而轻工业的比重则下降到不足40%。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资本替代劳动的趋势日益明显,将使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最后表现在外来资本投资影响。引进投资是弥补我国建设资金不足的重要举措,然而,外商投资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由于其产业偏好和技术选择而受到抑制。目前,我国每年利用外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十分之一左右。然而,现有引进投资体制弊端使得外国对内地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的资本—劳动比要大大高于其他经济类型。上世纪90年代末期,外国对内地投资经济的资本—劳动比为34.23万元/人,港澳台投资经济为27.99万元/人,两者分别是国有经济14.63万元/人的2.34倍和2.74倍,集体经济12.48万元/人的1.91倍和2.24倍。

3.2 中国企业的有效就业率低 经济体制改革和以技术进步为主要支撑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长期存在的人均资源不足、居民消费率低下与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劳动力总量明显过剩的矛盾突显出来,使传统经济体制下严重存在的隐性失业逐渐转化为显性失业。一方面,存在大量无效就业人员条件下,企业有效利用无效就业人员,而不必增雇工人,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增加产出。因此,失业会不因产出增加而下降。从有关数据来看,中国企业存储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平均无效就业率达到20%左右。国有企业冗员储备更甚,无效就业率达到30%左右。因此,企业有效就业率只有70%—80%,与美国的高达99.4%(奥利维尔·布兰查德,2003)的有效就业率相比很低。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改革中,相当多的人员离岗或下岗,但由于这些被释放出的劳动力普遍年龄偏大,所拥有的技能有限,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导致相当多的人员在下岗后不能重新就业,加大当前就业压力。反映在统计中的数据是国有企业效率得到提高,盈利能力增强,GDP逐年增长,但失业率却处于上升趋势。

3.3 城市化进程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一般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又极大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二者几乎是同步的。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都在75%左右的水平。我国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中期阶段,而城市化率还处于较低水平,仅为42%,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投资的滞后成为阻碍就业扩大的主要因素。2004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5.2∶53∶31.8,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70%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0%左右的平均水平。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低于产值比重(就业比重为29.3%,产值比重为33.2%)。相比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比例普遍都在60%以上,目前我国人为推进城市化,缺少经济基础支撑,削弱了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足全部劳动力的30%,出现就业结构偏差。

3.4. 适龄人口就业高峰的来临,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更突出 一方面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我国劳动力本身相对过剩,面临着巨大的劳动力转移压力。“十五”期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人,农村每年新增适龄劳动力2300万人。劳动力适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和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仍将不断增加,到2020年,中国15—64岁适龄劳动力将高达9.4亿。另一方面,就业和需求不能完全匹配。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看,劳动者的素质不能满足需求,造成不少岗位空缺;有知识劳动力的失业比率在上升,现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有200万人,不少大学生毕业即意味着失业。“有人没活干”和“有活没人干”的现象普遍存在。资源不足,偏向重工业化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限制了对劳动力的吸收,适龄劳动总人口的大幅度增加与我国经济增长形成了发展不协调。

4 经济增长与就业和谐发展的对策

4.1 反思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产出增长为中心”向“就业增长为中心”的转变 由于我国传统推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战略,片面追求产值的增长,结果与一般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动存在较大偏差,主要表现为产业产值结构与产业就业结构的严重不对称。按比重排序,我国的产业产值结构呈“二、三、一”型,表明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就业结构则为“一、三、二”型,是工业化前期的结构特征。我国的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现在经济又出现了偏向重工业化的倾向。要走“就业增长为中心”的工业化路线,从比较优势出发,适当放缓重工业化的进程,重点投资关系国民经济长期发展和促进就业扩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4.2 处理好发展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就业增长为中心”,并不意味着不重视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和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对少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带动能力强的关键行业和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及核心产业技术,国家要大力支持其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在关键工序上采用现代化技术,而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也会在一些生产环节上存在着机器无法替代的手工作业。对于多数普通行业和一般产业领域则应实行“就业优先”原则。在工业技术档次的选择上,应有一个合理的梯次结构,利用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注重从政策上适时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注重运用高新技术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改造为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

4.3 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真正为非公经济的发展解忧松绑 实现“国退民进”,为企业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政策上鼓励和保障金融机构加大对非公经济的融资力度,增强非国有经济的投资能力,充分发挥它们吸纳就业的潜能。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积极把外商投资向充分利用劳动力而不是资源消耗型的产业方向引导,借助外力缓解人口与资源的压力。

4.4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消费比重是缓解就业压力的出发点 从产业吸收能力看,第三产业吸收能力最强。消费需求的不足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降低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消费需求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扩大消费需求就需要增加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我国地区之间、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比较大,要逐步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调整收入分配,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降低积累率,使消费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逐步带动我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趋于协调,引导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4.5 重视发挥教育的就业功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教育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教育所形成的知识和技术不仅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且还能够提高劳动者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大大降低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寻找就业岗位的交易成本,缩短失业时间,降低失业率。因此,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是实现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双重目标的最优捷径。

标签:;  ;  ;  ;  ;  ;  ;  ;  ;  

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压力的思考_重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