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在高校中践行人文教育中的可适性研究-以闽南理工学院为例论文

瑜伽在高校中践行人文教育中的可适性研究
——以闽南理工学院为例

熊凤枚,李金花,柯金锋

(闽南理工学院 体育学院,福建泉州 362700)

摘 要: 在全国推行国学,发扬传统优秀文化的今天,高校学生如何提高人文素质水平也成了每位教育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瑜伽课程学习对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有效性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访谈和观察法,对参加瑜伽选修的学生从人文知识、人文修养、人文追求和健康生活方式四个方面进行前后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瑜伽课程在促进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人文修养的意识和增强健康生活方式理念上都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 人文教育;瑜伽;高校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人文素养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得到了提高。高校人文教育作为现代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全民净化心灵、提升国民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大学扩招,入学门槛降低,导致大学生的人文教育的发展出现滞后性。

对于大学生来说,提高人文素养需要从多方面来考虑,借助体育文化的力量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瑜伽作为一门新兴的体育学科,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不断完善,其修形于体、修心于身的锻炼效果也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凸显了教育的人文性,瑜伽教育渗透了对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与企盼。大学生通过瑜伽锻炼达到身心健康发展和性格品行平衡完善的修行方式和处世哲学,它的整体意识、对爱的理解以及境随心转的行为态度能够为高校的人文精神教育提供内容上的丰富和启示[1]。同时,瑜伽的修行方式也启发着高校人文精神教育的创新方法。本文从瑜伽教育中渗透的人文内涵入手,阐述了人文精神在瑜伽教育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文化价值中的体现, 探究瑜伽课程设置对学生人文教育的特殊作用,结合人文素质的内容,从人文知识、人文修养、人文追求和健康生活方式四个方面设计问卷。文章结合瑜伽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三项对策,力求在我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广阔背景下,探寻出一条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新捷径。

1.研究对象与研究

1.1 研究对象:闽南理工学院瑜伽选项学生。

学校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做好教学的评价及激励机制。家长应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重视教育,关注孩子的成长。社会也应转变教育评价体系。期待在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使边疆贫困地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发生质的飞跃。

1.2 研究方法

生活方式方面,问卷从“外在服饰、与亲友的沟通方式、睡眠时长和是否晚睡、饮食习惯和课余休闲方式”5个方面设计问卷。在饮食方面有55%的同学选择口味,占有绝对比重。而对物质内在所含的的营养物质和卫生情况远远排在了后面,价格是同学较少考虑的方面。同学们课余休闲娱乐方面,看电影和睡觉远远排在最前面,分别占80%和75.1%。“运动、看书和打牌”只占37%、40%和19%。同学们喜欢轻松、简单甚至慵懒的生活方式,对费脑力地看书、打牌和费体力的运动、K歌的活动缺乏兴趣。分析可见同学们缺少年轻人应有的热情和生活的朝气。

机械式悬挂为用机械机构、机械连接件等实现开启桥下层桥架与上层桥架之间的活动连接,使用组合弹簧时,必须考虑摩擦力对碟簧特性曲线的影响.虽然组合碟形弹簧单片叠数较少,整体结构简单,但在桥整个的寿命周期内,悬挂弹簧一直承受竖直载荷,故在弹簧发生破坏前无法对弹簧进行维护更换,因此,此悬挂方案维修保养不方便.

人文素质,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和贮备的情况,问卷从“人文素质内涵、学校图书馆藏书以及上一学期阅读人文书籍情况”进行问卷设计。从问卷收回书籍分析中发现同学们对人文素质养成不够重视:高达32.89%从来没有读过人文类的书籍;有28.44%的同学从来没有进过图书馆。通过访谈了解,学生对人文知识没有兴趣,主动学习动力不足,学生不爱上图书馆,对学校藏书不感兴趣。

1.2.2 访谈法:对存在不良体态的学生,进行谈话,了解其学习、生活、饮食等习惯,结合人文素质相关的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

昆明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推进会召开 11月9日,昆明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推进会召开,对下一步创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杨皕出席会议并讲话。杨皕指出,全市各级各部门需协同配合、持续发力,着力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在思想认识上再统一再提升;在“九进”活动上再部署再发力;在宣传氛围上再统筹再营造;在社会治理上再抓实再抓细;在通力合作上再加强再提高;在责任落实上再督查再加压。

1.2.3 观察法:观察学生日常的生活习惯与方式,从学习、消费习惯等分析学生心理特征等。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瑜伽课程与人文教育的契合点

2.2.1 人文知识方面

2.2 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瑜伽起源于东方古国印度的一种健身养生术,有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功能,是一项时尚、休闲、绿色的健身运动,是一种指导生活的思想体系,也是一种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被称为“世界文化的瑰宝”[2]。瑜伽从关注呼吸开始,从体位练习着手,通过对身体稳定性、一致性的调整,将身体、精神与心灵重新连接成一个统一而协调的整体,健康人的身体,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3]。瑜伽课程是逐渐被高校列入体育课程,倍受学生的青昧。从生活哲学视域下来解析高校瑜伽课程蕴含的健身育人价值为拓展改革视野和提升瑜伽课程的健身育人功效做好铺垫。

图 1人文知识

本文从人文知识、人文修养、人文追求和健康生活方式四个方面设计人文素质调查问卷,访谈不良身体形态的学生,结合情绪管理进行综合分析。选修瑜伽课程的236人进行微信发放问卷的形式。限定时间填写,集中收回,11人未出勤,填写问卷225份,收回率95.3%。无效问卷0份。

商业中心对房价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商业中心的建立对居民的居住生活便捷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往往商业中心附近的房价也是比较高的。在GWR回归估算中得知,如图1,主城区的房价受商业中心的影响比较大,在东陵区和苏家屯区相邻区位受影响程度较大,可能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是很完善,因此商业中心的分布对居民的生活便捷很重要。

2.2.4 生活方式方面

图 2人文修养

人文修养方面,问卷从学生对“对当今实时新闻的关注、公共场合恋人过分亲热行为、上课迟到现象、上课玩手机现象、进出公共场所的着装”5个方面设计问卷。通过问卷分析,同学门有对当今实时新闻的关注度表现较低的兴趣点占58.66%,一半还多的比重;对上课迟到现象有36.89%的同学表示可以接受;对上课玩手机现在有83.11%的同学认为正常,只有13.78%的同学表示反感和自己从来不玩;对公共场所过分亲热的现象44.88%的同学完全接受和认同。由此可见同学对社会时事关注度不高,对社会不良行为虽然有正确的认识但缺乏再行动上却缺乏抵制的能力,特别在大学生上课玩手机问题异常的严峻。

2.2.3 个人追求方面

图 3个人追求

图 4生活方式

个人追求方面,问卷从“你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对未来的机会和预期、你参加各种活动的目的、你对恋爱对象选择的标准”4个方面设计问卷,问及现在的生活状态方面,“认为生活悠闲,没有太多想法”占最多数33.78%;从图可以看出目前学生安逸于现状、没有目的和有不良状态的占绝大多数,只有32.00%的同学“感觉生活充实有意义”。当问及未来的规划上,“找工作”、“创业”、“考研”排在前三位,总共占72%说明在未来职业和预期规划上都能有足够目标性。问及参加各种活动的目的中,“锻炼自己的”的回答远远排在最前面,而“学习知识、交朋友、放松身心和其他”只占一小部分。问及择偶方面,“人品和性格”因素排第一个,“外貌”和“感觉”被排在并列第二的位置,而在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和其他都排在了后面。分析可见,同学们对个人追求的现状普遍不够满意,内心追求自我的理想较为迫切,对未来也一定的目标也预期,但日常生活方面都显得随性、自由,缺乏奋斗的热情。

2.2.2 人文修养方面

1.2.1 问卷调查法:

3.通过阶段性的瑜伽练习后学生人文素质的改变对比

3.1 人文知识现状的改善

瑜伽哲学提倡从自身修行开始认知世界,学会从知识海洋里思考世界,通过瑜伽促动学习,增加读书热情。瑜伽课程要求同学们对“生命哲学”为主题,在图书馆借阅或者购买相关书籍,写读后感。并课堂中以“生命哲学”为主题分组讨论,在辩论中明晰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再次问及同学阅读人文书籍时,不阅读的比重从33%降到0%。从瑜伽角度激发同学们阅读人文书籍的积极性,从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促进同学们提高人文修养的突破口。

按照同样方法,本文计算了不同岗位的起薪中位数,如表6所示。商务人员的起薪最低,为4 500元。管理岗、设计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等岗位起薪普遍较高,中位数达到9 000元,且管理岗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薪酬在10 000元以上的比例均超过4成。

购买坚果时,注意看看有无发霉长虫,炒货要看看有没有烧煳,烧煳的坚果既产生了有害物质,又使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而且最好选择原味的坚果。

表 1最近学期阅读过几本人文类书籍对比

3.2 人文修养的改善

瑜伽课程从冥想、体式和休息术的练习中,培养同学们的专注度,“专注轮”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弥补你信念与愿望间的震动差距,对同学们在现状和追求自我的理想上之间存在的差距,帮助找到契合的点[5]。问卷前后对比“对当年实时新闻的关注度”作比较可见,课前同学们对实时新闻的关注度“很感兴趣和对某方面很感兴趣”的比例42.2%提高到66.5%,超过半数的部分同学从瑜伽课程中,找到自己的关注点,从瑜伽课程教学过程中明显受益。

表 2你对当今的实时新闻的关注度对比

表 3对饮食最注重的方面对比

3.3 生活方式改善

瑜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瑜伽饮食、日常作息和对自我的修养等方面。瑜伽课程从生活方式中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还比较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我们对健康饮食方面的倡导,可以作为一个契合点。从问卷前后对比可见,同学们在对食物的营养选择上从16.8%上升到39.10%,说明瑜伽还是对其有积极影响的。

4.结语

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诸如大学生借高利贷不堪重负自杀、女生裸贷事件时常发生,高校人文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治愈”人浮躁心灵的任务。在人文教育中借鉴瑜伽的修行方法,关键是倡导一种活在当下,观察内在的自我教育方式和习惯[6]。瑜伽与人文精神教育本身处在两个无关联的独立领域,一个关乎灵性成长,一个关乎社会教育。但是二者的着眼点都在于人的发展和精神成长。并且,瑜伽的修行立足于日常生活,所以本身就具有现实的教育功能,因而能够在一定角度上给高校人文教育内容和方法带来创新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李真真.生命哲学视域下高校瑜伽课程的健身育人价值[J].淮北师范大学,2015,(03):24-26.

[2] 刘 征,熊明生.我国普通高校瑜伽课程研究评述[J].四川体育科学,2013,(04):65-66.

[3] 邱文婷.高职学生人文教育素质现状及培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1):12-13.

[4] 沃 克.阿特金森,著.邱宏,译.瑜伽哲学威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12-28.

[5] 何劲鹏,姜立嘉.生命哲学视域中的体育课程观内蕴[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6):35-36.

[6] 刘兰娟,司虎克,刘 成.国际瑜伽研究演进脉络与前沿动态的体育竞争情报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5,(02):56-57.

[7] 圣哲帕坦伽利,著.陈景园,译.瑜伽经[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3:5-20.

基金项目: 闽南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基金赞助(17SKX093)

作者简介: 熊凤枚(1982—),女,福建龙岩人,闽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李金花(1985—),女,黑龙江黑河人,闽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10.16730/j.cnki.61-1019/g8.2019.04.038

标签:;  ;  ;  ;  

瑜伽在高校中践行人文教育中的可适性研究-以闽南理工学院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