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归因特点的研究

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归因特点的研究

王军[1]2002年在《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归因特点的研究》文中提出我们生活的社会,是由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组成的网络。对于正处于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生来说,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但是大学生活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在某种意义上说,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 在工科院校里,由于理工科学生学习任务很重,平时参与的活动不多,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的锻炼机会,特别是与异性交往的机会,因而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因此针对工科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足,本研究试图了解工科院校学生的人际交往的状况以及人际交往的归因特点,寻找一些关于人际交往方面规律性的东西,探讨有价值的工作对策。 本研究编制了一份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用它对安徽工业大学大二、大叁的250名本科生施测,得到有效问卷238份。通过因素分析得到14个一阶因子和4个作为交往能力的评估维度的二阶因子。同时,本研究还采用了《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对这238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归因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测试的结果,对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状况和归因特点进行了探讨,重点对男女大学生、文科专业和理工科专业学生、大二和大叁学生以及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不同交往能力的大学生的归因特点也作了相应的分析。结果发现: 1、在交往能力方面 1、1 工科院校的男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上没有显着性差异。但是,男性大学生在交往上显得更封闭一些,表现出一定的人际交往的社会退缩倾向。 1、2 在工科院校里,文科大学生和理工科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上没有显着性差异。但是,理工科学生在与人交往中显得有些过于自我保护,独来独往的现象多一些,在交往场合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人际交往的社会退缩倾向。 1、3 在工科院校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上没有显着性差异。但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显得更敏感,表现出一定的人际交往的社会退缩倾向。 1、4 根据对现有规模的样本的测试结果,在工科院校里,二年级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能力上要差于叁年级的大学生。 2、在对交往能力的归因方面 1、1 总体来说,在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中,“努力”这一归因倾向与交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而外归因(“运气”和“情境”)则与交往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呈负相关。 1、2 在性别方面,男女大学生在对交往能力的归因上没有显着性差异。但相对于交往能力强的女性大学生来说,男性大学生对交往的“情境”归因方面似乎感触更深。 1、3 在专业方面,相对于文科学生来说,理工科学生认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并且需要更多的运气成分。 1、4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对交往能力的归因上基本一致。但是,在交往能力不强的大学生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更看重自身内在的因素,特别是自身的努力。同时,他们也认为,运气成分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很重要的。 1、5 在年级方面,叁年级大学生在对于“人际交往需要付出自己的更多的努力”这一归因倾向比二年级大学生有更深的理解。

王军[2]2003年在《工科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归因特点的研究》文中认为1 问题提出 社会是由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组成的网络,在某种意义上说,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在工科院校里,由于理工科学生学习任务很重,平时参与的活动不多,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的锻炼机会,特别是与异性交往的机会,因而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陈洁[3]2009年在《大学生社交焦虑、自尊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交往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交焦虑是日常社会交往中常见的心理不适,表现为个体对参与社交情境有紧张不安、忧虑甚至恐惧的情绪反应,往往采取回避的行为来应对社交情境。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社交焦虑将极大的影响个体的职业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大学生作为由“学校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特殊群体,对该群体社交焦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结合自尊和归因理论,研究大学生社交焦虑现象的特点。研究表明:一、学生干部经历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存在显着影响,不同来源、性别、科别、年级以及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交焦虑程度间不存在显着差异,大一至大四的社交焦虑水平虽然不存在显着差异,但呈现出清晰的下降趋势。二、大学生的自尊水平随年级的上升而升高,存在年级差别。来源、性别、科别、独生状况以及学干经历对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没有显着影响。叁、大学生的总体人际归因趋向于内控,偏重于努力因素,但不同群体大学生存在不同的特点。其中,城镇来源大学生相对于农村来源大学生具有显着的外控倾向;男大学生相对于女大学生、大叁年级学生相对于低年级学生具有显着的内控倾向,尤其是在应对失败情境时;理科大学生相对于文科大学生具有极显着的内控倾向;独生子女大学生相对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未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相对于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具有非常显着的内控倾向,尤其是在应对成功情境时。四、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水平、归因方式两两之间均存在显着相关关系。其中,社交焦虑与自尊水平显着负相关;社交焦虑同归因方式中的能力归因、情境归因、运气归因、外控归因、内控归因、外控失败归因、内控失败归因、外控成功归因显着正相关,即社交焦虑程度越高的被试,越倾向于将人际交往情境中的成功归因于外界因素,将人际交往情境中的失败归因为稳定的或是外控的因素;自尊水平与归因方式中的情境归因、外控归因、外控失败归因、内控失败归因显着相关,即应对挫折性事件时的归因方式同个体自尊水平之间的关联更紧密,低自尊被试倾向于将失败看做稳定性事件;低自尊大学生在外控失败归因和情境归因上与高自尊大学生差别显着。五、自尊水平、归因方式中的外控失败归因、以及有无学干经历可以作为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预测因素。

王惠[4]2015年在《不同人格类型大学生的友谊认知与交友偏好的差异研究》文中认为朋友、友谊在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格类型是一个人身上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人格类型上的相似之处是个体结交朋友时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友谊认知是人们对于朋友、友谊、交往行为的理解、看法与认识。交友偏好是个体倾向选择何种类型的人作为朋友的一种行为倾向。本研究针对不同人格类型大学生的友谊认知与交友偏好进行研究。通过文献整理、开放式问卷以及初测,编制出信效度较高的友谊认知问卷。根据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特点设计出包含八个择友需求的情景,测查大学生的择友偏好。在此基础上,使用蔡华俭修订的MBTI-M版人格类型量表,研究了华中科技大学不同人格类型大学生和研究生在友谊认知和交友偏好上的差异。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群体中ISTJ、ENTJ、ESTJ、INTJ四个类型的人最多,ENFJ、ESFP、ESTP和ISTP四个类型的人数最少;内倾型的人占比率高于外倾型的人。2、大学生友谊认知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大学生的友谊认知在不同的学历层次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研究生对友谊的认知相对于本科生更成熟、包容性更强;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在友谊认知上存在显着差异:文科生与理科生和工科生友谊认知存在显着差异,理科与工科生友谊认知不存在显着差异。3、不同人格类型大学生友谊认知总分不存在显着差异,但在个别因子上存在显着差异。4、不同人格类型大学生交友偏好存在显着差异。大学生在不同情景中都偏好选择NF型人作为朋友,而不倾向于选择NT型人作为朋友。5、大学生友谊认知总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群体在友谊认知总分和利益冲突、帮助与扶持、陪伴与志趣相投四个维度上均远远高于第二类,但在其他四个维度上得分比较接近。不同友谊认知类型大学生交友偏好不存在显着相关。

张东[5]2008年在《高职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外自我效能感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将一般自我效能感应用到人际交往领域进行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应对不同环境的需求或面临新环境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人在进行人际交往活动过程中,调节人际关系、影响活动效率、保证交往质量和实现交往目的的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效能感不仅是个体对自己从事某一行为活动的预先估计和效能评判,而且直接影响到个体在活动中心理过程的功能发挥。自我效能感主要是通过个体的认知过程、动机过程、情感过程和选择过程这四个中介来实现其主体作用,从而产生对行为的影响的。自我效能感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生成能力,即生成将各种技能整合成合适的行动过程的能力。作为心理动力因素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人际交往的认知、情感、动机、态度等因素都能产生影响。目前国内外将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两者进行的相关研究十分少见,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分析和调查,主要介绍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功能、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人际交往能力的概念、构成、心理机制等理论,总结了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通过调查分析高职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不同家庭教育背景的高职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交往能力上是否存在差异,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是否存在相关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人际交往能力的预测作用,从而可以丰富一般自我效能感理论,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个体一般情况下的反应倾向,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同时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人际交往这个特殊领域对人际交往能力的预测效果和相关关系,既是对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发展又是对人际交往研究的深化,是对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内在心理机制的探寻,可以进一步丰富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并为高职学生教育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主要采用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运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一元方差、多元方差、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通过对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376名高职学生的测量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高职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较高,并且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2.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总体水平较高,并且存在显着的性别、专业、生源地、年级差异。女生高于男生;文科生高于理科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步提高,其中大一与大二、大一与大叁年级的人际交往能力差异显着。3.在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人交谈”维度上存在显着的性别、专业和生源地差异。女生高于男生;文科生高于理科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4.在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交际交友”维度上存在显着的专业和生源地差异。文科生高于理科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5.在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异性交往”维度上存在显着的性别和生源地差异。女生高于男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6.高职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呈极显着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强的学生,其人际交往能力就越高;人际交往能力越高的学生,其一般自我效能感也越强。7.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与人交谈”和“交际交友”两个维度为极显着正相关,与“异性交往”显着正相关,与“待人接物”相关性不显着。8.不同效能水平的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与人交谈”和“交际交友”这两个维度上有着显着的差异,高效能组学生在这两个维度上的能力都显着高于低效能组的学生。9.高职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同样,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一般自我效能感也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10.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交际交友”维度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人际交往能力的“与人交谈”、“交际交友”、“异性交往”叁个维度都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陈怡兆[6]2011年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对大学生的归因方式、自信与职业成熟度状况进行了调查,探讨了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归因方式、自信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这叁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型。本研究丰富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也为制定大学生职业指导计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本研究采用整体方便抽样法,选取了河北省两所本科院校一到四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90份,回收有效问卷686份。以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和青年学生自信问卷为测查工具,考察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归因方式和自信的特点以及叁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一阶因子得分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功利性、专业知识、人际交往策略性知识、自信心、职业世界知识、职业自我知识、主动性、现实性、独立性。2、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年级差异显着,四个年级呈现出倒“N”型发展趋势,一、叁年级较高,二、四年级较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在性别、专业、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有兼职工作经验、是否参加社团、生源地、是否独生、父母文化程度等变量上不存在差异,但职业成熟度的部分因子在这些变量上存在差异。3、大学生在学业成功时的归因顺序是努力、能力、运气、情境,学业失败时的归因顺序是努力、能力、情境、运气;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成功时的归因顺序为努力、情境、能力、运气,人际关系失败时的归因顺序为努力、运气、情境、能力。4、大学生自信水平中等偏上。各因子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才智自信、应对自信、品质自信、成就自信、人际自信。5、学业成功的内部归因与职业成熟度呈正相关;学业失败和人际关系失败的能力归因与职业成熟度呈负相关;学业失败和人际关系失败的努力归因与职业成熟度正相关;大学生自信各因子与职业成熟度均呈正相关;学业成功的内部归因与自信呈正相关;学业成功的情境归因与自信呈负相关;学业和人际关系失败的努力归因与自信呈正相关。6、大学生归因方式、自信均对职业成熟度及其二阶因子有显着预测作用。7、归因可以直接影响职业成熟度,也可以通过影响自信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职业成熟度。

秦红霞, 高峰[7]2009年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一直备受关注,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自身发展和以后的事业成就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从人际交往能力的概念界定、测量工具、相关研究内容叁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现状作了全面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

桑伟林[8]2010年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也是从未成年人走向成年人、从校园步入社会,完成社会化任务的重要过渡阶段。然而,然而众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令人堪忧,因为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导致的恶性事件频频见诸报端。高校必须关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以及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往研究多偏重于现状分析或某一个方面的解决措施,而很少有从高校和教育工作者角度提出的解决措施。本研究以描述、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从高校和学生工作者的角度探讨培养途径和策略为目标。重视解决方案的实际可操作性,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深度访谈法对山东大学文、理、工、医四个学科门类共746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并追踪30名同学做了质性研究。调查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问卷》和《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问卷》(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作为工具,从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和交往能力构成的5个维度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需求迫切;交往动机上理想性与功利性并存;但在人际交往中存在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在交往认知上存在偏差,缺乏交谈和情绪管理的技巧;交往范围相对逐渐扩大,但存在社会性障碍;网络和手机短信已成为大学生重要的交往方式;情绪和情感的交流仍占据主要内容。大学生总体人际交往状况不佳,交往能力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达、冲突管理、情感支持五个人际交往能力维度平均低分百分率为31%,高出常模16个百分点,而高分百分率为13%,低于常模;有部分同学有人际交往障碍。本研究从大学生个体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对大学生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高校和学生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提出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路径和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环境;二是完善学生工作机制,将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叁是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传授大学生人际交往相关理论知识;四是通过组织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五是通过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进一步曾庆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六是通过个别辅导的方式,针对特定个体,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郭楠[9]2006年在《大学生压力应对的心理承受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对大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测量工具。本研究的目的:(1)揭示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结构成分;(2)编制一个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量表;(3)探索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发展特点。方法:首先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构建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理论结构模型;然后根据该结构模型编制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初始量表进行实证调查。对10所大学的15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形成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正式量表;最后根据正式量表调查所得的数据,考察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发展特点。结果:(1)确定心理承受力量表由46个项目组成,含有8个因素,分别命名为:自信,乐观主义,自主性,灵活性,成就动机,挑战性,控制源,投入。(2)信度: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在0.598-0.819之间,总量表为0.859;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在0.552-0.837之间,总量表为0.863。(3)效度:各项目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263-0.643之间,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242-0.612之间,各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19-0.865之间,以上相关均具有显着性((P<0.01)。心理承受力量表与应付方式问卷和SCL-90之间有显着相关。(4)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的大学生在心理承受力的整体水平上不存在显着差异。(5)在整体上,男生心理承受力水平高于女生。(6)城市来源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水平高于农村来源大学生。(7)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在年级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大二>大四>大一>大叁的变化趋势。(8)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在专业类型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工科类>文科类>经贸类>理科类的变化趋势。

梁红霞[10]2008年在《大学生的人际期望与心理健康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心理咨询的实践表明,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人际期望是指个体对人际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心理、行为的预期和愿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因素,几乎所有的人际关系不良都是个体人际期望造成的。因此,调节大学生的人际期望水平从而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文献综述、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以及初测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人际自我期望问卷》和《大学生人际他人期望问卷》,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了理论模型。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人际自我期望问卷》、《大学生人际他人期望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2007年12月对50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团体测试,结果表明:1、自编的《大学生人际自我期望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可以分为5个维度,分别命名为:人际勇气期望、人际自控期望、人际素养期望、人际相融期望、人际形象期望。2、自编的《大学生人际他人期望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可以分为5个维度,分别命名为:人际支持期望、人际品性期望、人际环境期望、人际沟通期望、人际对等期望。3、大学生的人际期望水平普遍较高,人际自我期望水平高于人际他人期望水平。4、大学生的人际期望存在显着的性别、专业、年级和学校类别差异,其中女生的总体期望水平显着高于男生(P<0.01);理科学生在人际对等和人际形象期望上显着高于文科和工科学生(P<0.05);一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以及民族类和师范类学生在某些因子上表现的期望水平较高,与其他相应群体存在显着差异(P<0.05)。5、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和敌对。6、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存在显着的性别、专业和年级差异,男生在敌对因子上高于女生(P<0.05),女生在恐怖因子上高于男生(P<0.01),但男女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着(P>0.05);理工科学生在强迫症状和偏执因子上显着高于文科学生(P<0.05);二年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上显着高于其他年级学生(P<0.05)。7、大学生人际期望总体水平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呈显着的负相关(P<0.01),大学生人际自我期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比人际他人期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8、回归分析表明,人际形象期望对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均有预测作用;人际形象期望、人际勇气期望和人际自控期望对强迫症状有预测作用;人际勇气期望、人际形象期望和人际沟通期望对人际关系敏感有预测作用;人际自控期望、人际沟通期望对敌对有预测作用;人际形象期望、人际支持期望、人际勇气期望对其他有预测作用;人际形象期望和人际勇气期望对总体心理症状有预测作用。9、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的人际期望水平存在显着差异,心理症状高分组的人际自我期望水平高于心理症状低分组(P<0.01);不同人际期望水平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着差异,人际期望高分组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人际期望低分组(P<0.05)。

参考文献:

[1]. 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归因特点的研究[D]. 王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02

[2]. 工科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归因特点的研究[J]. 王军. 心理科学. 2003

[3]. 大学生社交焦虑、自尊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D]. 陈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 不同人格类型大学生的友谊认知与交友偏好的差异研究[D]. 王惠. 华中科技大学. 2015

[5]. 高职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研究[D]. 张东. 西南大学. 2008

[6].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怡兆. 河北大学. 2011

[7].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秦红霞, 高峰. 文教资料. 2009

[8].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研究[D]. 桑伟林. 山东大学. 2010

[9]. 大学生压力应对的心理承受力研究[D]. 郭楠.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10]. 大学生的人际期望与心理健康研究[D]. 梁红霞.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  ;  

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归因特点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