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治疗腕踝针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效果观察论文_毛洪艳

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脑病科 湖南长沙 410006

【摘 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应用中医特色腕踝针疗法治疗对肢体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60例,均为我院脑病科2017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n=30)与腕踝针治疗(观察组,n=30)对肢体功能的改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肢体感觉障碍总积分无差异(P>0.05),疗后均有程度不等升高,但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升高幅度更为明显,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用中医特色腕踝针疗法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效果,改善肢体功能。

【关键词】腕踝针;脑卒中;肢体功能;改善情况

脑卒中为临床神经内科领域常见疾病,患者常有感觉障碍伴发,对肢体运动功能、语言功能等造成了严重影响。腕踝针是自患者腕和踝部对相应点进行选取,应用皮下针刺方案对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疗法,将其用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可通过将在脑部感觉区分布的组织功能状态激活,促进神经中枢修复,进而起到对预后改善的作用[1-2]。本次研究选择相关病例,就应用腕踝针对肢体功能的改善效果展开探讨,现回顾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脑卒中患者60例,均与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四届)修订的诊断标准符合,并经MRI或CT检查证实。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1-70岁,平均(57.8±7.9岁,病程平均(3.7±2.5)年,病情程度:轻度13例,中度14例,重度3例。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2-69岁,平均(57.7±7.6)岁,病程平均(3.8±2.4)年,病情程度:轻度12例,中度14例,重度2例。组间自然信息可比(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本组应用腕踝针疗法治疗,依据《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相关标准操作。腕部针刺:在腕横纹上2寸处,环前臂做水平线,后准确自前臂内侧尺骨缘,沿内侧中央、内侧桡骨缘、外侧桡骨缘、中央、桡骨缘,对上1—上6进针点选取。上1:尺侧腕屈肌腱与小指侧尺骨缘间;上2:相当于内关穴处;上3:桡骨动脉与桡骨缘间;上4:桡骨内外缘间;上5:相当于三阴交位置。踝部针刺:在内踝高上3寸处,环小腿做水平线,后准确自小腿内侧跟腱缘,沿内侧中央、胫骨缘、外侧腌骨缘、外侧中央、外健跟腱缘对下1-下6进针点选择。下1:具体为靠近腱内缘位置;下2:靠近胫骨后缘,踝内侧面中央;下3:具体为胫骨前嵴向内1cm处;下4:胫骨前肌中点;下5:靠腓骨后缘,踝外侧面中央;下6:具体为靠跟骨外缘位置。操作方法:依据病情,取合适且舒适体位,常规对针刺处消毒,应用华佗牌不锈钢毫针(0.30mm×40mm)行针刺操作,医师一手对进针部位固定,另一手母指、示指、中指持针,以向近心端为方向,与皮肤呈15°-30°角,在真皮下快速刺入,后将针身压平,循肢体纵轴将针身缓慢刺入,以无针感、针下松软为宜,长度以针身露2mm为宜,不做提插捻转动作,用干棉球和胶布固定进针处,安排5-6h留针,上午行针刺处理,下午起针。1次/d,一个疗程为6d,间隔1d,再进入下一疗程,共行4个疗程治疗。

1.2.2 对照组

本组应用常规针刺方案治疗。

1.3 指标观察

(1)对比两组临床效果;(2)对比两组肢体感觉障碍评分,分级标准:对痛觉、两点辨别觉等患者自述肢体感觉障碍积分分层,重度:0-15分;中度:16-25分;轻度26-35分。

1.4 疗效评定

痊愈:自述症状消失,对比健侧,差异不明显,相较疗前,积分提高≧25%;显效:自述症状明显好转,相较疗前,积分提高≧15分;有效:自述症状改变不明显,相较疗前,积分提高≧5分;无效:自述证状无变化,积分提高<5分。

1.5 统计学分析

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3.0,组间计量数据肢体感觉障碍积分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总有效率采用(%)表示,行x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

观察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n(%)]

注:*P<0.05。

3 讨论

腕踝针疗法为中医特色技术,是在腕部、踝部特定刺激点进行针刺,来对疾病治疗的一项手段。其将人体两侧按6个纵区划分,在腕部、踝部各设6个针刺点予以针刺治疗,具快捷、简便、治疗面广等优势,并可发挥一定的阻断效应。将此疗法用于脑卒中功能障碍的患者,效果较为理想[3-4]。对其作用机制展开分析,具体为:脑卒中引发肢体功能障碍提示中央沟后顶叶皮层、皮肤脊髓脑干感觉通路与皮层间联络纤维存在受累的情况,且脑卒中通常由脑血管功能异常对神经中枢营养造成影响所致,应用腕踝针治疗,可通过将脑部感觉区组织功能状态激活,并同时将相应区域存在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激活,来发挥对神经纤维和病变处脑组织营养的改善作用,进而加快感觉神经传导通路及感觉神经中枢的修复和再发,发挥理想的治疗成效[5-6]。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肢体感觉障碍总积分无差异(P>0.05),疗后均有程度不等升高,但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升高幅度更为明显,具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针对临床收治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用中医特色腕踝针疗法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效果,改善肢体功能。

参考文献:

[1]赵雪,郭义,陈泽林,等.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9部分腕踝针》若干问题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4):1-3.

[2]Shu S,Li TM,Fang FF,et al.Relieving pre-exam anxiety syndrome with wrist-ankle acupunctur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Chinese Integrative Medicine,2011,9(6):605-610.

[3]曾科,周庆辉.腕踝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12,28(9):69-72.

[4]李芳琴,张卫华,赵阳.腕踝针进针点及行针手法创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9):179-180.

[5]王康锋,杨军.中药透皮给药结合康复促通技术治疗卒中后肩痛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9):68-69.

[6]吴加勇,叶宝叶,薛偕华,等.腕踝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卒中后肩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5):409-411.

论文作者:毛洪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8

标签:;  ;  ;  ;  ;  ;  ;  ;  

中医特色治疗腕踝针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效果观察论文_毛洪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