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回收与再利用问题研究论文_郑莹

城市生活垃圾回收与再利用问题研究论文_郑莹

身份证号码:46003419900325xxxx

摘要:随着城市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突出问题之一。近些年来,出于土地,环境的考虑,国内也出现了垃圾发电,垃圾堆肥等有效的回收手段,但由于垃圾未能分类,在垃圾发电的过程中,垃圾焚烧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因而建设良好的垃圾回收再利用系统,做好垃圾处理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

引言:

目前,各个城市由市政府领导下的城建环卫部门主管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置,垃圾清运处置过程的管理、监督、运行基本由一家完成。虽然这种政府包揽所有事项的做法可以集中利用政府的财力与物力,但是很容易造成人力物力不能利用到关键地方,不利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因此,研究解决垃圾中可回收再利用的技术问题,是不仅达到资源循环利用,而且为社会发展提供变废为宝的一条途径。

1、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效益的分析

1.1环境效益

有效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可以大幅减少城市生活垃圾堆积量,降低城市污染程度,美化城市景观。

同时,再生材料是原生材料的替代品,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对原生材料的开采和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有效保护环境。

1.2经济效益

社会机构、企业和个人参与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处理,一方面,可以为这些企业带来可观的赢利空间,提高企业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城市政府部门可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于民众更迫切需要的公共事业建设。

1.3社会效益

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加强居民对生活垃圾经济价值的认识,逐步形成居民自觉分类收集垃圾,不混装、不乱丢垃圾的意识。

同时,可以提供新的资源供给,为减少能源消耗开拓新的渠道;提供新的就业岗位,扩大城市再就业;对改善城市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形象、提升居民的道德修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与利用的现状

城市生活垃圾的优化处理关系着一个城市的和谐健康发展,影响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我国,目前在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2.1我国垃圾回收处理主要方法

我国主要采用的方法有3种,即卫生填埋技术、堆肥技术及焚烧技术。

2.1.1卫生填埋技术

卫生填埋技术是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约占全部处理量的70%,主要包括填埋的选择与建设,并作防漏处理,掩盖压实,以防止地下水和周围大气环境污染,操作简单,可针对所有种类的垃圾,但占地面积大,建设投资多,费用高,对防渗透的技术要求高,处理不当会引起二次污染。

2.1.2堆肥技术

堆肥技术适合于易腐有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处理,对垃圾中的部分组成成分进行资源利用。具体做法是将新鲜的垃圾首先进行分类填埋,然后将易腐有机部分进行发酵,若干年后再挖掘出来,筛去其中不腐烂的物质后作为肥料利用,但是这种方法明显的缺点就是它无法处理不可腐烂的有机物与无机物,减量化与无害化程度低,仅依靠此法不能解决垃圾问题。

2.1.3焚烧技术

这是一种对垃圾进行高温热化处理的技术,是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与资源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具有减害效果好、消毒彻底、效率高的特点,同时它可以减轻后续处置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使垃圾处理资源化。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但是它投资大,焚烧尾气的处理费用较高,对焚烧条件控制不当会出现烟气污染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我国垃圾回收处理中出现的问题

2.2.1垃圾处理成本过高,缺乏竞争力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成本主要包括环卫工人清理垃圾的工资,垃圾处理车的运输费用,填埋以及技术费用等,由于环境保护的公共物品属性,政府就成为了掌握资源的社会主体,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实际形成政府垄断经营,缺少了监督与竞争,费用用多用少都从市民税收中扣除,对降低成本的要求不严格,在这种模式下,垃圾处理成本只会居高不下。

2.2.2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低下

垃圾处理大多采用混合处理的方法,不进行分类,侵占土地现象严重,对农田破坏极大,而未经处理或简单处理的垃圾会破坏土壤的化学性质,肥力降低,处理过程风险很高,易出现二次污染现象。

3、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办法

3.1垃圾分类、收集势在必行

生活垃圾处理必须实现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分类利用。走资源化、减量化和生态平衡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是生活垃圾资源化。生活垃圾不分类那就是一堆垃圾,一旦分类那就是宝贝,,废旧玻璃、铜、铝、铁皮、塑料和纸壳等,都不宜进入垃圾而直接回收利用。

生活垃圾一经分类就是再生资源的“宝库”。二是生活垃圾减量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是城市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实行垃圾减量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关健,只有先分开才好利用,需要社会各界都关心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

3.2加大对垃圾分类回收和综合利用效率

我国现有的垃圾分类方式制约垃圾的后续资源化。垃圾分类缺少目的性,有些城市只有简单的垃圾填埋,对一些有用垃圾进行回收利用的企业很少,使那些资源垃圾即使分类了,也没有市场。因此应当加大垃圾资源化的力度,特别是鼓励企业对自己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加大对自己产品因使用后成为废品的回收工作,一方面可以回收原料,节约成本,促进企业循环生产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这种垃圾因乱扔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例如,电子产品企业,在产品失去其使用价值后,厂家可以回收其废品,在企业重新拆解回收其有用成分进行产品的再生产,此外也解决了垃圾流转过程中电子元件一些附加重金属的流失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3.3制定优惠政策,依法实施垃圾资源化

垃圾资源化是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配合,所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是相当必要的。

这样不仅可以对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排放物进行依法检查,更在资金上支持了对垃圾无害化的处理,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促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都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大问题。

3.4建立城市垃圾处理的“产业链”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

垃圾的数量和成分、废品回收市场的建设、技术的成本与可操作性、垃圾处置的土地资源、税收的支付能力等。

因此,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既要坚持“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鼓励废物回收和综合利用,又必须通盘考虑、设计城市垃圾处理的整个“产业链”,包括垃圾收集、分类、运输、加工、交易、废品回收市场建设、检查与监控等各环节的协调发展。

3.5完善垃圾分类的硬件和人员配制

垃圾源头分类回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如分类容器、收集车、转运车、转运站、各种综合利用厂、焚烧厂、堆肥厂等。

因此,合理配置垃圾分类回收的硬件设施,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回收中转站,完善垃圾的末端处理。

4、结束语

总之,城市生活垃圾问题作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日趋突出,如果不能合理有效的处理这些垃圾,不仅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制约当地经济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更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另外,城市生活垃圾中包含了一些珍贵的可再生资源。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这些资源的回收和利用,从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的角度看,每种资源和原料的开采、加工都要消耗一定的能源,产生一定的污染,如果我们从垃圾中回收并重复利用,这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也减少了污染。

参考文献:

[1]董晓丹,王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探讨[J].环境卫生工程. 2009,(01).

[2]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2014-06-05).

论文作者:郑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9

标签:;  ;  ;  ;  ;  ;  ;  ;  

城市生活垃圾回收与再利用问题研究论文_郑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