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基于荟萃分析的检验论文

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基于荟萃分析的检验

程 传 超1,冯 其 云2

(1.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山东 济南 250103;2.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公路、铁路(高铁)、航空、港口、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对国际贸易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定量方式厘清基础设施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对我国协调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对外贸易结构,进而促进对外贸易转型意义重大。可通过荟萃(Meta)分析方法对相关文献中的定量观点进行综合分析,以量化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效应的显著性为因变量,应用64篇重要文献的594个效应值,从样本特征、研究方法、国际贸易测量方法、基础设施测量方法、研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样本结构、模型说明、出版性质、文献权重九个层面入手检验调节变量对实证结果的影响,发现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结果会受到各研究特征的影响,即随着调节变量的改变,基础设施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会产生差异。其中,当文献检验模型使用工具变量法、采用出口衡量国际贸易水平、以公路和铁路衡量基础设施、检验发达地区经济水平、不包含汇率时,有助于促使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产生显著影响或显著正向影响。因此,为更加充分地发挥基础设施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要立足长远,统筹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世界各国基础设施网络无缝对接的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调节、企业化运作的高效基础设施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投资建设效率,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关键词: 基础设施;国际贸易;荟萃回归分析;发表偏倚检验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97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仅为206.4亿美元,2017年已经达到41 045.04亿美元,增长了198倍。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国家对外贸易能力的关键。近二十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公路、铁路(高铁)、航空、港口、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但在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的同时,也产生了过路费、过桥费过高等问题,增加了对外贸易成本。马汀卡斯(Martincus C V)等[1]指出,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但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如何通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特别是与周边国家或地区贸易的发展,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旨在为我国协调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对外贸易结构,进而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证依据。使用荟萃(Meta)分析方法综合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效应相关文献中的各种定量观点,主要关注运输和通信方面的国际贸易基础设施类型。Meta分析的特点有三:一是可以展示文献中的估计结果与广泛的研究特征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二是对迄今为止所有的研究进行系统分析,为新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平台;三是可对文献进行定量分析,比传统的叙述性文献综述更加科学更加透明。

本研究与以往研究的区别,一是从内容层面,通过设定各层面调节变量,构建Meta回归模型,检验各调节变量对实证结果的影响,并进行发表偏倚检验,构建Meta分析研究框架;二是在方法层面,定量研究基础设施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丰富我国该领域的文献研究,且Meta回归分析不仅能甄别不同实证结果的调节变量,而且能检测调节变量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科学定量反映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结果。

二、文献回顾

基础设施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通常根据空间和国际贸易成本进行评估,相关研究已经提供了一些程式化的事实,如贸易伙伴的相对位置和基础设施的位置以及贸易轨迹被看作基础设施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整体特征,基础设施的位置和贸易方向表明基础设施与国际贸易两者关系的空间维度,基础设施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可能会受到空间、基础设施质量和可用性等与成本密切相关因素的影响。

然而,要准确测度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的效应仍然是一个挑战。文献中发现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估计范围广泛,这可能与地理特征、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相互关系、基础设施产能利用率和研究特征等众多因素有关。波华(Bouet A)等[2]指出,就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的真实影响进行量化,应主要关注基础设施类型的相互作用。比如,电话等通信设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取决于道路基础设施,反之亦然。更为重要的是,基础设施类型之间这种依赖性的确切方式是未知的,且不存在任何推定这种相互作用形式的先验理论基础。因此,基础设施的国际贸易效应可能是非线性的,并需要通过考虑不同基础设施类型的相互作用来探索。顿巴尔(Donaubauer J)等 [3]认为,运输、通信、能源和金融方面的基础设施对消费品、资本货物和中间产品贸易产生了重大和非线性影响。科泽(Cosar A K)等[4]也注意到了基础设施国际贸易效应的非线性问题,其采用非线性回归(NLS)估计发现,基础设施促进了土耳其国际贸易的发展。

1) 慢动杂波往往是无规则运动的,多帧积累后,其回波会呈现无规则的形状,且大多无确定的方向,如图1(a)所示;

当以基础设施的显著正国际贸易效应为因变量时,促进基础设施显著正国际贸易效应概率提高的因素与以基础设施国际贸易效应显著性为因变量的模型相同,只是各变量提高的概率略有差异。除不包含收入因素、不包含关税与贸易协定、不包含政府因素变量外,文献采用Heckman模型、Tobit模型、Probit模型(htp )或样本为地方政府或公司水平等变量也会降低基础设施正向国际贸易效应产生的概率。

对经济特征不同的国际贸易伙伴而言,基础设施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朗格(Longo R)等[9]发现,出口商和进口商基础设施在非洲内部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非洲与主要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中并没有发现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另一项关于非洲内部贸易的研究中,金克(Njinkeu D)等[10]得出结论,与其他基础设施相比,港口和服务基础设施更具有改善非洲地区国际贸易的作用。阿克潘(Akpan U)[11]采用引力模型进行研究,验证了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区域内道路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弗朗索瓦(Francois J F)等[12]认为,运输和通信基础设施对发达国家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大。

还有一个问题是,一个经济体内某一地理区域的基础设施可能会影响该经济体内另外一个地区的出口或进口。然而,国家以下级别关于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吴(Wu Y)[13]、徐(Xu H)[14]提供了中国地区的证据,发现基础设施(以每平方千米的区域面积计算)对出口表现出积极影响。盛丹等[15]基于我国57 703家企业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公路网铁路网密度、电话互联网平均用户数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了企业出口额的增长。盛丹等[16]利用中国29个省(市、区)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道路和通信基础设施促进了制造业的出口。喻春娇等[17]就基础设施对我国不同大区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对出口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铁路基础设施对出口的作用逐渐减小;在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促进了出口的发展,但铁路对出口的作用并不显著;通信基础设施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均促进了出口的发展。李坤望等[18]基于中国120个地级市12 400家企业的数据得出,通信基础设施促进了企业的出口。汪来喜[19]利用中国各省市区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基础设施对出口有促进作用,但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同,公路和能源基础设施促进了东部和中部地区贸易的发展,但在西部地区作用不显著,铁路基础设施促进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出口,但不利于西部地区出口的发展。

同样,在涉及国家以下层面的其他研究中,格兰那图(Granato M F)[20]考察了阿根廷各地区对23个合作国家的出口,发现运输成本和区域基础设施是地区出口的重要决定因素;马汀卡斯等[21]利用智利各制造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港口、机场、土地等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出口存在促进效应;科泽等[4]基于土耳其各省区数据的研究发现,运输基础设施对制造业贸易具有促进作用。

表3中模型3所在的列是以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有显著负向影响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数据结构无横截面、只包含一类基础设施、排除关税与贸易协定、排除人口因素这些调节变量有利于得到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产生显著消极作用的实证结果,而采用出口衡量国际贸易、发展中经济发展水平及高级别期刊等调节变量会显著降低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消极效应这一实证结果的显著性。

三、基础设施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经验证据

对于基础设施是否促进国际贸易发展这个问题,尽管仍然存在争议,但主流观点是认可基础设施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综合来看,这些实证结论具有哪些具体影响及特征,主流结论是否值得信任,是本部分关注的重点。

在实证文献选取方面,本文遵循的先决条件是:在研究中,解释变量至少存在一个与基础设施相关的因素,且以出口、进口或国际贸易总量为因变量。本文使用谷歌学术(Google Scholar)、施普林格(SpringerLink)、期刊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学术搜索引擎和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以基础设施、公共资本、贸易、出口、进口、贸易便利化或贸易成本等词的多种组合作为关键词。选择时只包含以英文和中文发表的文章,最后一共纳入1999—2017年间发表的文章84篇,其中英文63篇,中文21篇。在这84个研究样本中,有25项研究出现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11项研究发表在会议、讨论、工作文件、政策文件或书籍章节中,12项研究由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World Bank)、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贸易组织(WTO)发表或其中至少有一位作者属于这些组织的附属机构。本研究将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定义为国际贸易的基础设施弹性。在进行文献选择时,选择直接报告出口国或进口国基础设施在国际贸易弹性方面影响及针对国际贸易基础设施弹性提供充足信息的文献。本文在选择时对下列文献进行了剔除:一是只对贸易伙伴使用联合或过境基础设施的研究或估计合作伙伴间过境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研究;二是标准误差被报告为零的研究(这会导致Meta分析出现问题);三是基础设施对出口或进口影响有异常值的研究。剔除上述文献后,本研究利用剩余的64篇文献共594个效应值进行研究。这些论文基本涵盖了基础设施和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为Meta分析方法提供了充分兼容的信息。

进行基础设施与国际贸易的实证研究,首先需要解决基础设施指标选取问题。相关指标的选取方法主要包括四类:一是许多学者通过构造代表存货或者基础设施水平的指标来进行初步分析;二是选择一个广泛定义的基础设施(如运输或通信基础设施)作为基础,根据线性特征研究的需要通常考虑地理范围或空间范围,结合地区和国家的面积或人口统计基础设施数据,相关指标包括公路、铁路、公路密度、公路长度、公路占所有道路的百分比、传真机数量、固定和(或)移动电话线连接数、电脑数量、互联网用户数、飞机航班数和乘客数、机场数量、港口流量统计;三是有些研究采用贸易联盟、每个合作伙伴或过境地区的基础设施指标;四是使用一个或多个线性分析构建基础设施指标。上述研究发现,基础设施质量对双边贸易具有显著积极影响,港口效率是模型中最有影响力的变量。加之基础研究中基础设施的测量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在本研究使用的Meta回归模型中,充分考虑上述四种类型的基础设施指标。

近年来,围绕着高等教育体系我国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但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仍是短板。其原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但与目前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侧重理论知识的考查、学生缺少实践动手机会不无关系[1]。

除基础设施外,另外一个重要指标是国际贸易因变量。现有文献中的贸易指标主要包括三类,即出口、进口、国际贸易总量。相关文献分别从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研究基础设施的影响。选择不同基础设施和国际贸易指标所得到的结果是否一致?根据国际贸易和基础设施指标分类,按结论对64篇文献的模型进行归类整理。具体结果参见表1。

采用MS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软件开发语言为PB 8.0,运行于Windows 2003操作系统。本系统以门诊医师工作站(EMR)为开发平台。

建设完善的配套金融市场,不仅有利于政府和企业把握石油供需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对应调节生产和消费,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对冲风险、套期保值的工具。2018年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正式挂牌交易,为成品油期货市场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经验。一个运行良好的成品油期货市场不仅能够帮助实现成品油价格发现的功能,还能够反映供需、市场预期及成本等信息。成品油期货交易可以为形成国内成品油基准价格提供很好的依据,从而更好地推动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成品油期货与原油期货配套发展不仅能够进一步健全国内石油金融市场,也有利于提高中国在世界石油市场的定价影响力。

四、Meta分析:数据选择、方法与估计结果

(一)变量选择编码与数据说明

1976年,格拉斯(Glass G)[28]第一次将Meta分析的实证研究定义为“分析的分析”,20世纪初以来Meta分析成为医学和心理学等实验研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近几十年来在经济领域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29-30]。在本文中,Meta分析将给定的估计系数视为一个观察单位,并检验国际贸易基础设施弹性为零的原假设[31],研究目的是利用Meta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基础设施和国际贸易现有研究结果与研究特征的关系,因此选择合适的回归变量尤为重要。本文的因变量分别为国际贸易基础设施弹性系数的显著性、正向显著及负向显著,通过实证文献中因变量的系数值判定结果的显著性如何。本文选取的调节变量包括样本特征、研究方法、国际贸易测量方法、基础设施表示方法、研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样本结构、模型说明、出版性质及文献权重。进行Meta回归分析,需将各初始文献中的不同特征编制成数字二元变量。研究特征变量的定义及基本统计性描述参见表2。

许沁的一番舌战,轻而易举地把不当得利否决了。甚至玉敏都觉得,许沁说得有道理,谁都没有不当得利。不过杨律师坚持说,无论你和你朋友,只是不知情而已。但我的当事人告知你了,你便知情了,你有义务告知你朋友。在你和你朋友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情况下,都有义务归还物品,或补差价。

各变量系数绝对值的大小能够代表其对模型的影响程度,系数绝对值越大,说明该变量对基础设施国际贸易效应的影响程度越高。表3的估计结果表明,在以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有显著影响为因变量的模型1中,各变量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不包含收入、出口、不包含政府因素、不包含汇率、不包含关税与贸易协定、工具变量、发达地区及陆上交通基础设施;在以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有显著正向影响为因变量的模型2中,样本结构因素中的地方政府或公司水平数据变量影响最大,不包含政府因素,不包含收入,出口,不包含汇率,工具变量,不包含关税与贸易协定,陆上交通基础设施,发达地区,文献采用Heckman模型、Tobit模型、Probit模型等变量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在以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有显著负向影响为因变量的模型3中,数据结构为无横截面这个变量的影响程度最高,其余变量按影响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不包含关税与贸易协定、出口、发展中地区、高级别期刊、排除其他基础设施类型、不包含人口因素。

总体来看,大约83%的最终检验结果显示,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有显著正向作用,基础设施对出口的影响大于进口。因此,根据文献原始平均值,出口基础设施和进口基础设施的平均弹性分别为0.34和0.16。可见,无论基础设施处于什么位置,基础设施对出口的平均效应值都大于进口。这意味着,在一个特定国家改善基础设施能够促进商品国际贸易净收益平衡。后文将控制研究异质性和发表偏倚后做进一步的量化研究。

(二)Meta回归模型及估计结果

表1 基础设施与国际贸易实证文献综述

表2 变量定义及基本统计性描述

根据Meta回归分析模型,本文构建Meta分析回归方程如下:由于式(1)、式(2)、式(3)中的因变量均为二元虚拟变量,本文选择Probit模型对上述方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参见表3。

表3中模型1所在的列是以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有显著影响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具体结果显示,其一,研究方法中,工具变量的系数为0.256,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文献采用工具变量法能够显著促进产生显著性实证结果,而其他研究方法对实证结果的影响均不显著。其二,国际贸易测量方法系数为0.420,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采用出口衡量国际贸易变量能够显著促进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显著性结果的产生。其三,在基础设施测定变量中,仅有陆上交通基础设施系数显著且满足1%的显著性水平,系数为0.198,表明当采用陆上交通基础设施衡量基础设施水平时,促使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实证影响结果的显著性增长了0.198。其四,在研究地区发展水平中,仅当研究地区为发达国家时,增加了实证结果的显著性。其五,在模型说明因素中,不包含收入、不包含关税与贸易协定、不包含政府因素的系数分别为-0.535、-0.291、-0.396,且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模型中不包含收入、关税与贸易协定及政府因素,不利于实证结果的显著性。不包含汇率变量的系数为0.294,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模型中不包含汇率因素会显著促进显著性实证结果的产生。总之,调节变量中的工具变量、出口、陆上基础设施、发达经济水平及不包含汇率表现出了不同水平的正向显著性,说明其能够显著增加实证结果的显著性;不包含收入、不包含关税与贸易协定及不包含政府因素表现出了负向显著性,说明遗漏收入、关税与贸易协定和政府因素会显著降低实证结果的显著性。样本特征、出版性质及文献权重因素对实证结果的影响均不显著。

此外,继续对多元概率比回归模型(Probit)估计的边际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参见表4。表4结果显示,在以基础设施的国际贸易效应显著性为因变量的模型中,如果文献使用工具变量法、采用出口衡量国际贸易、采用公路和铁路衡量基础设施、检验发达地区、不包含汇率因素,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起显著作用的概率将显著提高,提高的幅度分别为0.106、0.123、0.067、0.152、0.128。如果文献中不包含收入因素、不包含关税与贸易协定、不包含政府因素变量,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起显著作用的概率将降低,降低的幅度分别为0.224、0.291、0.235。

相关研究对基础设施定义的范围比较广泛。国外学者大多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角度出发就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的作用展开研究[4,12,22],也有学者构建了基础设施指数[8,22]。耐卡普(Nijkamp P)[23]区分了交通、通信、能源供应、供水、环境、教育、卫生、特殊城市设施、体育和旅游设施、社会设施、文化设施和自然环境等基础设施类别,认为基础设施与其他区域潜在因素(如自然资源可用性、位置条件、部门组成、国际联系和现有资本存量)存在能够区分开来的特征,如公共性、空间不动性、不可分割性、不可替代性及单价性。其中,交通运输类别可进一步划分为公路、铁路、水路、机场、港口、信息传输和管道等子类别[24]。在国内相关研究中,王永进等[25]使用了公路、电话、电表等通信基础设施;李坤望等[18]使用了信息基础设施;盛丹等[16]、梁双陆等[26]使用了陆上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徐美娜等[27]构建了网络就绪指数来代表基础设施。基于主要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本文区分了两种主要的度量基础设施的方法:一是测量特定基础设施类型变量的使用;二是使用基础设施指标。这一点接下来将做进一步阐述。

He left the restaurant. The waiter gave the boy an ice cream. The boy ate it, and then stood up and walked to the door.

表3 Meta回归结果

表3中模型2所在的列是以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有显著正向影响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与模型1相同的是,调节变量中的工具变量、出口、陆上基础设施、发达经济水平及不包含汇率表现为不同水平的正向显著性,说明其能够显著增加实证结果的正向显著性;不包含收入、不包含关税与贸易协定及不包含政府因素表现出负向显著性,说明这些调节变量会显著降低实证结果的正向显著性。与模型1不同,研究方法中采用Heckman模型、Tobit模型、Probit模型变量的系数为-0.107,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不利于实证结果的正向显著性。在样本结构因素中,地方政府或公司水平变量的系数为-0.473,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采用地方政府或公司水平数据不利于产生正向显著性实证结果。

此外,在评估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时,还有一个问题即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两个方向的影响是不对称的。玛蒂娜(Martine-Zzarzoso I)等[5]对欧盟共同市场的双边贸易进行研究发现,对贸易伙伴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并不能增加国际贸易效应,只有对出口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才能促进国际贸易。然而,这个结果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温爱勃(Venables A J)[6]分别考虑了进口商、出口商和过境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认为这些基础设施的每一个维度都能对双边贸易产生积极影响。同样,格利高里(Grigoriou C)[7]基于对167个国家的样本分析认为,只有内陆国家的道路建设不足以加强国际贸易,过境国家的基础设施、过境国家的议价能力以及运输费用在国际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法比奥—佩雷斯(Portugal-Perez A)等[8]基于对101个国家的样本分析得出了基础设施饱和的可能性,并发现基础设施改善对出口国的影响表现为国家人均收入的下降,且信息和通信技术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日益增强,这意味着运输基础设施的回报正在减少。

当以基础设施的显著负国际贸易效应为因变量时,如果文献采用出口衡量国际贸易、采用发展中地区数据、发表于高级别期刊,基础设施负向国际贸易效应的概率显著降低;而如果样本涉及时间超过一个时期以上,模型中只有一类基础设施或基础设施类型不是多种类型的综合指标,不包含关税与贸易协定因素,不包含人口因素,基础设施负向国际贸易效应的概率将显著提高。

(三)发表偏倚估计

在实证研究发表过程中,显著性的实证结果更容易发表,由此导致Meta回归分析可能会存在发表偏倚问题。而发表偏倚较大会影响Meta回归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因此需要对Meta回归分析中的发表偏倚问题进行检验。通常采用的检验方法是漏斗不对称检验。其基本检验方程为:

表4 Meta估计结果的边际效应

式(4)中,Ti 为研究文献中报告的t 值,SEi 为标准差。在偏倚估计中,主要观测β 0的估计值,这是判断发表偏倚的指标,通过β 0的符号判断发表偏倚的方向。通过β 1可判定是否存在发表偏倚,如β 1显著不为0,则可认为存在发表偏倚;反之,则不存在发表偏倚。此外,还可根据β 1实证估计效应的真实性。

表5的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显示,当陆上交通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和综合指标的t 统计量作为因变量时,截距项均显著不为0,表明存在发表偏倚现象,且显著为正值,说明文章的实证结果越显著,越容易被发表。1/SEi 的系数不显著,这意味着实证结果可能难以反映真实效应。而以海运或空运基础设施的t 统计量作为因变量,则不存在显著的发表偏倚问题。

五、结论

在关于基础设施与国际贸易的研究中,对国际贸易的测量分为出口和进口两种,而对基础设施的测量是复杂的、多尺度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梳理和甄别现有基础设施与国际贸易实证文献,采用Meta回归分析研究实证结果是否会受到研究特征的影响,并对发表偏倚进行检验,以期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危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表层风化强烈、较破碎,危岩体整体呈凸出状临空于坡体上。4处危岩体稳定性差,发生崩塌的可能性大,两处滑坡稳定性差,发生滑塌的可能性较大,危害严重。根据可研推荐防治方案,排水渠基础持力层为片麻岩。锚杆、锚索锚固段地层为中风化片麻岩,取砂浆与螺纹钢筋的粘结强度为2 000 kPa,砂浆与钢绞线的粘结强度为2 500 kPa,砂浆与片麻岩的粘结强度为1 000 kPa。

Meta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关于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结果确实受到了各研究特征的影响。如果文献中使用工具变量法、采用出口衡量国际贸易、采用公路和铁路衡量基础设施、检验发达地区、不包含汇率因素,将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起显著作用的概率,提高的幅度分别为 0.106、0.123、0.067、0.152、0.128。能够促进基础设施显著正向国际贸易效应概率提高的因素与以基础设施国际贸易效应显著性为因变量的模型相同,只是各变量提高的幅度略有差异。此外,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实证结果还受采用Heckman模型、Tobit模型、Probit模型(htp )和地方政府或公司水平两个调节变量的显著消极影响。当以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有显著负向影响为因变量时,数据结构无横截面、只包含一类基础设施、排除关税与贸易协定、排除人口因素这些调节变量的系数显著为正,能够促进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负向显著效应的发生,而国际贸易采用出口衡量、发展中经济发展水平及高级别期刊会显著降低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消极效应这一实证结果的显著性。借助漏斗不对称检验,发现所选样本文献确实存在发表偏倚问题,发表偏倚主要出现在陆上交通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综合指标方面。因此,在文献分析过程中必须谨慎对待现有研究结果,特别是正向显著结果。

本文利用Meta回归模型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对国际贸易增长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对完善我国国际贸易政策具有重要助益。根据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积极影响作用的大小排序,样本结构因素中的地方政府或公司水平变量影响最大,出口、陆上交通基础设施、发达地区等变量的影响程度次之。具体政策建议,一是立足长远,统筹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实现与世界各国基础设施网络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调节、企业化运作的高效基础设施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政府应科学运用财政资金、积极筹措社会资金建设基础设施,扩大公益性交通覆盖面,降低国际贸易成本,促进商品国际贸易流通。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积极运用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方式提高投资建设效率,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真正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

对重点工作进行定期分析,打通“中梗阻”。保障上级决策部署在邳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是树牢“四个意识”的具体体现。将“三大攻坚战”、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纳入评价内容,确保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针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网格化再监督,发现问题600余条,下发督办函51份,对阳光扶贫工作履职不力的14名镇村干部进行了问责,以精准监督保障精准脱贫。另外,针对环保工作中环境信访事件量大等问题,先后对22名责任人予以问责,有力地保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执行,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表5 漏斗不对称检验结果(OLS)

参考文献:

[1]MARTINCUS C V,CARBALLO J,GARCIA P M,et al.How do transport costs affect firms'exports?evidence from a vanishing bridge[J].Economics letters,2014,123(2):149-153.

[2]BOUET A,MISHRA S,ROY D.Does africa trade less than it should,and if so,why:the role of market access and domestic factors[EB/OL].(2014-05-21)[2018-08-20].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5056699_Does_Africa_tr ade_less_than_it_should_and_if_so_why_The_role_of_market_access_and_domestic_factors.

[3]DONAUBAUER J,GLAS A,NUNNENKAMP P.Infrastructure and trade:a gravity analysis for major trade categories using a new index of infrastructure[EB/OL].(2015-12-11)[2018-08-20].https://www.ifw-kiel.de/fileadmin/Dateiverwaltung/IfW-Publications/Peter_Nunnenkamp/infrastructure-and-trade-a-gravity-analysis-for-major-trade-categories-using-a-new-index-of-infrastructure/kwp_2016.pdf.

[4]COSAR A K,DEMIR B.Domestic road infrastructur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evidence from Turkey[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6,118:232-244.

[5]MARTINE-ZZARZOSO I,NOWAK-LEHMANN F.Augmented gravity model:an empirical application to mercosureuropean union trade flows[J].International trade,2003,6(11):291-316.

[6]VENABLES A J.Infrastructure,geographical disadvantage,transport costs,and trade[J].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01,15(3):451-479.

[7]GRIGORIOU C.Landlockedness,infrastructure and trade:new estimates for central Asian countries[EB/OL].(2016-05-03)[2018-08-20].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550335_Landlockedness_Infrastructure_and_Trade_New_Estimates_for_Central_Asian_Countries.

[8]PORTUGAL-PEREZ A,WILSON J S.Export performance and trade facilitation reform:hard and soft infrastructure[J].World development,2012,40(7):1 295-1 307.

[9]LONGO R,SEKKAT K.Economic obstacles to expanding intra-african trade[J].World development,2004,32(8):1 309-1 321.

[10]NJINKEU D,WILSON J S,FOSSO B P.Expanding trade within Africa:the impact of trade facilitation[EB/OL].(2015-10-29)[2018-08-20].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970212_Expanding_Trade_within_Africa_The_Impact_of_Trade_Facilitation.

[11]AKPAN U.Impact of regional road infrastructure improvement on intra-regional trade in ECOWAS[J].African development review,2015,26(S1):64-76.

[12]FRANCOIS J F,MANCHIN M.Institutions,infrastructure and trade[J].World development,2013,46(2):165-175.

[13]WU Y.Export performance in China's regional economies[J].Applied economics,2007,39(10):1 283-1 293.

[14]XU H.Domestic railroad infrastructure and exports:evidence from the Silk Route[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6,41(12):129-147.

[15]盛丹,包群,王永进.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集约边际”还是“扩展边际”[J].世界经济,2011(1):17-36.

[16]盛丹,王永进.基础设施、融资依赖与地区出口比较优势[J].金融研究,2012(5):15-29.

[17]喻春娇,唐威.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区域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2):78-81.

[18]李坤望,邵文波,王永进.信息化密度、信息基础设施与企业出口绩效——基于企业异质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5(4):52-65.

[19]汪来喜.基础设施对地区出口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5(12):106-111.

[20]GRANATO M F.Regional export performance:first nature,agglomeration and destiny?the role of infrastructure[EB/OL].(2008-01-02)[2018-08-20].https://docplayer.net/21188239-Regional-export-performance-first-nature-agglomeration-and-destiny-the-role-of-infrastructure.html.

[21]MARTINCUS C V,BLYDE J.Shaky roads and trembling exports:assessing the trade effects of domestic infrastructure using a natural experimen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3,90(1):148-161.

[22]BENSASSI S,MÁRQUEZ-RAMOS L,MARTÍNEZ-ZARZOSO I,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and trade:evidence from Spanish regional export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policy and practice,2015,72(2):47-61.

[23]NIJKAMP P.Infrastructure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a multidimensional policy analysis[J].Empirical economics,1986,11(1):1-21.

[24]BRUINSMA F,NIJKAMP P,RIETVELD P.Employment impacts of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s:a case study for the Netherlands[M]//PESCHEL K.Infrastructure and the spaceeconomy.Berlin,Heidelberg:Springer-Verlag,1990:209-226.

[25]王永进,盛丹,施炳展,等.基础设施如何提升了出口技术复杂度?[J].经济研究,2010(7):103-115.

[26]梁双陆,张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边界效应的影响[J].亚太经济,2016(1):101-106.

[27]徐美娜,彭羽.ICT基础设施对离岸服务出口的影响——基于美国双边贸易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5,31(12):4-19.

[28]GLASS G V.Primary,secondary and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76,5(10):3-8.

[29]POOT J.Meta-analysis of previous empirical research findings[J].Chapters,2014(1):236-262.

[30]RIDHWAN M M,DE GROOT H L F,NIJKAMP P,et al.The impact of monetary policy on economic activity——evidence from a meta-analysis[EB/OL].(2010-04-21)[2018-08-20].https://poseidon01.ssrn.com/delivery.php?ID=08 7089099092097125008021123007116005018043040037 0010650950090091130910971080250900670020100360 5601912301610310901009209707501810408707002300 7099019025065031016099004020076113005124082116 1181270651201000911051230660131250070820910640 22006077073106098&EXT=pdf.

[31]ROSE A K,STANLEY T D.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ommon currencies on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2005,19(3):347-365.

Research on Infrastructure's Impact on International Trade——Inspection Based on Meta Analysis

CHENG Chuan-chao1and FENG Qi-yun2

(1.Shandong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Jinan ,Shandong 250103,China ;2.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China )

Abstract: In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such as highway,railway(high-speed railway),aviation,port,communication and so on,which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hina to clarify the internal correlation mechanism between infrastructur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a quantitative way so as to coordinat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reign trade.Through meta-analysis method,the authors synthetically analyze the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 to quantify the impact of infrastructure on international trade.By set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frastructure to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effect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the authors examine the impact of infrastructure on international trade by means of estimates obtained from 64 primary studies that yield 594 infrastructure elasticit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and examine the impact of regulatory variables on empirical results from nine levels:the sample characteristics,research methods,international trade measurement method,measurement method,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sample structure,model description,nature of publication,and literature weigh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rastructur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s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 intervention of regulatory variables.When the literature test model adopts instrumental variable method,export measurement trade level,land infrastructure,developed economy level,and excluding exchange rate,it is beneficial to the result that"infrastructure has a significant or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international trade".To better give play to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infrastructure in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trade development,on one hand,we shoul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establish the advanced infrastructure network connecting with world infrastructure network;on the other hand,we should establish the efficient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that is lead by the government,adjusted by the market,and operated by enterprises,improve the efficient of investment and building,and reduce the cos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infrastructure;international trade;Meta regression analysis;publication bias test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66(2019)03-0071-11

doi: 10.14089/j.cnki.cn11-3664/f.2019.03.008

引用格式: 程传超,冯其云.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9(3):71-81.

收稿日期: 2018-08-30

基金项目: 山东省党校系统科研项目“高铁驱动城市联动发展动力机制研究”(2017sh0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高速铁路驱动城市联动发展动力机制研究”(17YJC79003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铁联网背景下城市联动发展动力机制研究”(2017M622246)

作者简介: 程传超(1981—),男,山东省泰安市人,博士,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设施与贸易增长;冯其云(1982—),女,山东省日照市人,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贸易开放与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陈诗静

标签:;  ;  ;  ;  ;  ;  

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基于荟萃分析的检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