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椎板和全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38例临床观察论文_刘超

半椎板和全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38例临床观察论文_刘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 山东 潍坊 261000)

【摘要】目的:观察半椎板和全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椎管内肿瘤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椎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半椎板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近期疗效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经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半椎板入路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且术后并发症较低,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半椎板入路;全椎板;椎管内肿瘤;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2-0110-01

椎管内肿瘤在中枢神经系统所有肿瘤中占比重较高,其中常见的是神经鞘瘤和脊膜瘤,通常会采用全椎板手术治疗,但这种手术方式通常会导致脊髓后柱结构损伤,脊柱不稳定,从而使局部产生瘢痕粘连,远期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1]。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椎管内肿瘤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椎管内肿瘤临床诊断,病变位于髓外硬膜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均完整,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或脊柱畸形,精神疾病未能配合手术者。患者男21例,女17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5.6±1.6)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病程(5.1±2.4)年;硬膜外肿瘤18例,髓内肿瘤5例,髓外硬膜下肿瘤15例;肿瘤位于腰段18例,胸段6例,颈段14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9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全椎板手术治疗,术中对椎板和棘突充分暴露,咬骨钳咬除棘上韧带、棘突和棘间韧带,正中位置将硬脊膜切开,对肿瘤进行完全切除,术后对引流管进行常规留置,闭合切口[2]。观察组患者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患者在全麻下采取仰卧位,术前对肿瘤用C臂机进行定位,以肿瘤为中心取后正中纵向切口,少于病变范围1.5cm,随后对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层依次切开,在病变侧骨膜下对椎旁肌实施分离操作,对病变椎板全部暴露,借助椎板牵开器将椎旁肌分开,采用椎板咬骨钳将黄韧带和半椎板去除,使硬脊膜完全暴露[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术后并发症问题进行比较。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CT诊断结果对脊柱稳定性进行评估,近期疗效参考肌力分级,显效:肌力V级;有效:肌力III~IV级;无效:肌力I~II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应用软件SPSS14.0对本组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94%;观察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两组患者在近期疗效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例,脊柱不稳定1例,脑脊液漏1例,并发症发生率15.78%;观察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例,脊柱不稳定0例,脑脊液漏0例,并发症发生率5.2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椎管内肿瘤通常是良性肿瘤,主要包括有神经鞘瘤和脊膜瘤,并存在一定的神经功能障碍,在临床治疗中采用手术切除术。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发展,肿瘤切除成功率明显提高,患者痛苦得到明显缓解,促进了患者康复,在临床治疗中传统全椎板手术治疗,需要咬除棘上韧带和棘突,才能将肿瘤完全暴露,在手术中需要将椎体后部结构造成破坏,使脊椎生物学平衡降低,从而引起脊柱不稳定,造成畸形,对美观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4]。而半椎板入路治疗,其手术视野较为清晰,理想,将肿瘤完全暴露出来,医师可以快速将肿瘤切除,提高切除率,这种手术治疗方法有效减轻对患者脊柱后柱造成的损伤,确保脊柱结构完整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疤痕小,术后恢复快,创伤小,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此外,该种手术治疗方式将棘突和韧带完全暴露出来,保护脊柱术后稳定性,防范脊柱畸形现象发生。

在本组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在分别实施半椎板入路治疗和传统全椎板手术治疗,在近期疗效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但通过对患者经过6个月的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半椎板入路治疗在椎管内肿瘤治疗中患者体征及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低,脊柱稳定性良好。从长远来看,脊柱稳定性和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全椎板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斌.经半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操作摘除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1):1576-1578.

[2]杜春亮,白西民,李娜,赵金安.小切口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治疗脊髓肿瘤60例疗效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04):665-667.

[3]刘加贝,李忱,顾锐,高忠礼,王金成.经半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操作摘除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9(05):991-994+1092.

[4]张贤鹏,薛山.半椎板切除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49-51.

论文作者:刘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  ;  ;  ;  ;  ;  ;  ;  

半椎板和全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38例临床观察论文_刘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