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气陈”后的孙悟非--对“孙子研究”最后结论的质疑_孙武论文

论春秋孙武非齐国陈书之后——对孙子研究中一个定论的质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孙子论文,齐国论文,定论论文,春秋论文,书之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於春秋孙武的出身世系,学术界历来采用的是西晋杜预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说法,都介绍孙武字长卿,先祖是齐之陈书,陈书因伐莒有功,齐景公乃赐姓孙氏。然而笔者考之於先秦史实,认为此说有疑,值得商榷。

公元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汉墓残简佚文中, 人们发现吴王阖庐在二姬被斩之前,曾亲临孙武馆舍问过兵事。〔1〕其文记孙武答阖庐问兵曰:“兵,利也,非好也。兵,□〔也〕,非戏也。君王以好与戏问之,外臣不敢对。”(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按“外臣”为他国来奔之臣之意,或为方外之臣即所谓隐居不仕之人之意,这裹不妨视作二者兼有之意。这一记载与东汉赵晔《吴越春秋》所记孙武在吴“辟隐深居,世人莫知其能”的意思甚为吻合。考司马迁的生卒年约为公元前145年至公元前87年, 出土孙武兵法竹简的一号汉墓约落成於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18年,则竹简佚文的形成当早於《史记》。可见,赵晔所记是有历史依据的,他一定见过类似的历史记载。所以,对《吴越春秋》所记孙武事迹的历史价值,我们似当刮目相看,而不能笼统地称之为小说家之言。

本文即基於《左傅》、《史记》和《吴越春秋》等史著,对孙武是否是齐国陈书後裔之说略作考辨,以求澄明历史真相。

一 主张孙武为陈书後裔之说的来龙去脉

《春秋》和《左传》原文均无孙武为齐国陈氏家族後裔之说的原始材料。据《左传》所得陈氏世系表如下:

其中,《左传》未提及陈书後人的姓名。

至《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陈完後改称田完。但《史记》却未提及田桓子无宇有第三子田书。同样,据司马迁所记田氏家族的情况,亦可得表如下:

田完→田稺孟夷→田湣孟庄→田文子须无→

对照上面两表,史实基本相合。

到西晋杜预作《春秋左氏傅集解》,才第一次把《左传》陈桓子的第三子陈书与同书出现的孙书其人联系起来,指孙书即为陈书。现把杜预的有关注语并录如下:

昭公十九年:孙书下注云“陈无宇之子子占也”。

昭公二十六年:陈武子下注云“子疆,无宇子”。

哀公四年:陈乞下注云“僖子”。

哀公十一年:(陈)书下注云“子占也”。

但是杜预未详申陈书何以又会称为孙书的理由,二者何以会是同一个人。

再把孙书和孙武联系起来并加以发挥的,是《新唐书·宰相世系三下》(表第十三)。其文云:“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无宇二子:恒,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於乐安。生冯,字起宗,齐卿。冯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军。”

据其文则可简化得下表:

显然可见,此表所言与上二表所述大相径庭。

然至此,孙武为齐国陈书後裔之说已基本形成定论。

至于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所云,纯系钞录《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云,不得又视为一说,故此处略而不论。

二 有关孙武身世经历史料记载的汇集比照

先秦两汉古籍中,有关孙武其人的记叙不时零星可见。这里,我们且略去那些一般性的泛述不论,如《尉缭子·制谈》所曰:“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按孙武)也。”又如《韩非子·五蠹》所曰:“藏孙(武)吴(起)之书者家有之。”我们现在只把涉及到孙武身世经历的有关史料加以钩沉排列,以期对照人们於此的误注误说。

续表

三 对孙武和陈书关系之辨析

详审上述史实可见,主张孙武出自陈书之说的错误源头在於杜注。杜预先把孙书、陈书误视为一人,《新唐书》才继有附会的後裔之说。本文在下面将依次对之予以辨析。

先辨孙书、陈书绝非同是一人。

众所周知,孙书伐莒在公元前523年,陈书战於艾陵在公元前484年,其间相距三十九年。如若孙书、陈书本为一人,也即是说,如若陈书伐莒时只有二十岁(按此当是挂帅统军征战的最低限度的年龄),则其参与艾陵之战时也将近六十岁矣。假若真情实属如此,那倒也还说得过去。可是据《史记·陈杞世家》所记,“厉公二年(前705)生子敬仲完”。如果确认孙武为陈氏之後,那麽,自公元前705年至公元512年的193年之间, 陈完延续七代人的间隔年龄约为二十八岁(陈完——陈稺——陈湣——陈文子——陈桓子——陈书——孙武——孙?),则陈书应在二十八岁左右得孙武,其时应在公元前516年左右。 然而公元前516年时,孙武已与成年伍员在吴地交游矣!

只有重估陈书伐莒时约为五十岁,彼时已颇有名气的孙武约为二十二岁(此亦应为其奔吴交游的最低限度年龄),这样才能既符合孙武和伍员交往的年龄所需,又符合陈氏为孙武之先说的年龄所需。然而照此推论下去,陈书战於艾陵披挂上阵时竟得为九十岁之老翁!这当然是绝对不可能的!

显然,从上述矛盾之处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左传》里的孙书自是孙书,陈书自是陈书,原本系二人,杜预却误把他们“合二而一”了。其实春秋各国取名书者之人多矣,如晋有乐书,虞丘书。就艾陵之战齐将被吴军所俘获者而言,也有国书、东郭书等人。何必硬要指孙书为陈书?若是我们再细察《左传》所记孙书伐莒的那段文字,还可认定子占不过只是孙书之字而已,并非陈书之字。这里顺及指出,陈桓子三个儿子的姓名在《左传》里是严格按照长幼顺序依次出现的,即公元前516年出现的陈武子,公元前491 年出现的陈乞(陈僖子), 公元前484年出现的陈僖子和陈书。故杜注曰陈书字子占实也是不切之词。 兄弟三人,陈书在《左传》中出场最晚,作者不可能在长兄之前首先介绍他的字。看来司马迁要远比杜预审慎,由于史料的不足,《史记》只说“孙子武者,齐人也”,根本不提孙武的身世故里,而杜预的注释则明显与史实相抵牾。

下面再辨孙武与陈书毫无关系。这主要针对《新唐书·宰相世系》而言。对《新唐书·宰相世系》附和杜注之所衍说,本文择要驳正如下:

其一,是所谓陈书“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先秦诸书於此从未有过类似的记载,汉魏间也无有补证。这一说法之来由明显值得怀疑。南宋郑樵《通志略》就曾质疑说:“或言桓子之子书戍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非也。以字为氏,何用赐为?此当是桓子祖父字也。”〔2〕不过郑樵虽然指出了景公赐姓说的可疑, 但他仍旧囿於孙书即是陈书之说,未及细检《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据司马迁所记,陈桓子祖父曰田稺孟夷,其字显然与孙姓无关。

其二,《宰相世系》说,孙书伐莒之后,先得儿子孙冯,再得孙子孙武。这个孙武又因“田、鲍四族谋为乱”而奔吴避难。然而《左传》所记史实是,公元前545年,齐国早有栾、高、陈、 鲍四族共驱庆封之乱。公元前532年齐又乱,陈、鲍又联合谋伐栾、高氏。又经过九年,即公元前523年,才有孙书伐莒之事。这哪里象《宰相世系》所说, 是孙书伐莒之后“食采於乐安”,又延续了两代人,才有“田、鲍四族谋为乱”的事情呢?《宰相世系》之大谬已不言而喻。

再则,根据《左传》和《论语》的记载,我们完全可以看到,从公元前548年至公元前484年,陈氏家族的发迹过程还是比较清楚的。崔杼弑庄公,陈文子率众出齐,转徙数邦。庆封灭崔后,陈文子返齐,并联合栾、高、鲍氏驱出庆封。接着陈桓子又钩连鲍氏攻伐栾、高氏,尽分其室。这里笔者想提请人们注意,《左传》曾两次强调陈桓子一族是因参与驱杀庆封和此次事变才得以强盛起来的。早在鲁庄公二十三年(前672)陈完初投齐桓公时, 傅文就指出:“及陈之初亡也(按昭公八年),陈桓子始大於齐。”鲁昭公十年(前532), 傅文又评曰:“陈氏始大。”且从是年开始直至艾陵之战为止,齐国既无重大动乱事件,陈桓子无宇的三个儿子又都身居齐国要职,能够率军出征,则何以陈书之子独要避难奔吴?其所避又为何难?彼时正当陈氏势力日益浸渗姜氏公室之日,绝无独有陈书子孙奔吴之理。可以肯定,“陈氏始大”之后,起码至艾陵之战陈书战败被俘为止,陈书的后代根本没有奔吴的可能。故硬要指实孙武是陈书的后裔,是缺乏历史依据的。孙武其人自与陈氏家族无关。

四 孙武当出於齐国孙姓氏族

孙书在公元前523年伐纪鄣,孙武在公元前512年为吴将,其间相隔只有十一年,看来他们的年龄差距不会太大。对这一点我们当然不能只视作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应该说,孙书和孙武极可能是齐国孙姓氏族的同辈弟兄。

齐国之孙姓来源应当有二。

其一,是齐姜氏诸侯子孙繁衍而得。汉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认为:“及孙氏者,或王孙之班也,或诸孙之班也。故有同祖而异姓,有同姓而异祖……”孔颖达《正义》进一步解释说:“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得祖诸侯,乃以王父(按祖父)之字为氏。”这是符合上古历史的实际情况的。从《左传》中可以看到,春秋时如姬姓卫武公和生公子惠孙,惠孙又生耳。耳为卫国上卿,食采於戚,又生武仲乙。耳即以祖父字中的孙字作为武仲乙之姓,称为孙乙。孙乙再生子即为孙昭子炎。再如姬姓晋襄公少子一支亦为孙姓。襄公少子曰孙捷(疑此孙姓亦源於其祖晋文公重耳之字),孙捷得孙谈,孙谈生孙周。孙周后立为晋悼公。如此而言,则齐姜氏众多子孙中也可能会产生一支孙姓家族。

其二,是其他诸侯国的孙姓族人因故避乱而奔齐定居,如同陈氏祖先陈完那样由他国入齐。在齐之孙书之前,诸侯各国均已有不少孙姓氏族。笔者曾对《左传》所记诸国的孙氏姓名进行了一番考察,现把生於孙书之前的有关国家最早出现的孙氏姓名列表比较如下:|公元纪年 鲁年号所居国年号 姓名| 前626 文公元年卫成公 9

孙昭子| 前597

宣公12 楚庄王17

孙叔敖| 前592

成公17 晋厉公 7孙周| 前565

襄公 8郑简公元年孙击、孙恶| 前523

昭公 9 齐景公25孙书

春秋时期,诸侯之间攻伐战争频仍不已,各国内政又时有动乱,这正如孔子所描绘的那样: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政在大夫。〔3〕从上表的时间顺序来看, 对各国孙姓人士由於内乱而导致奔吴的可能性,显然是不能完全加以排除的。这里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可能是卫国的孙氏子弟入齐。如前所述,卫国孙氏出自武公姬姓,世以戚地为采邑。卫国内政极不稳定,曾多次发生过内乱和流血事件。在这期间,孙姓人士甚有可能出奔避乱。如鲁隐公四年(前719),卫公子州吁弑桓公而自立,然未能和其民,同年即被卫人所杀。卫人另迎公子晋,立为宣公。这场大乱延至一年多以后才逐渐得以平缓。鲁桓公十六年(前696),卫国又发生内乱, 宣公诸子不满公子朔立为惠公,另立公子黔牟。惠公奔母舅家齐国。八年之后,惠公在齐、宋、陈、蔡诸国军队的支持下重返卫国,流放黔牟,诛其党徒。又如成公七年(前584),卫定公大恶孙林父,孙林父奔晋。如此等等,值得探究。

还有一种可能是他国的孙姓人员出奔齐国。如郑简公元年,郑国群公子企图因僖公之死谋杀子驷,子驷先下手为强,辟杀诸仇怨者,国内大乱,多有外逃者。其中,傅文曾记有“孙击、孙恶出奔卫”。

当然,由于史料的不足,我们难以具体落实究竟是在哪一国哪一次的内乱中,哪些孙姓人士避难奔齐,并进而在齐国定居下来,繁衍子孙而延及孙书、孙武等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这种分析和推测应当比《新唐书·宰相世系三下》(表第十三下)所述要合理得多。

齐国的孙姓名人,除《左传》明确记有孙书、《史记》明确记有孙武、孙膑之外,《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诗经类》还记有《齐孙氏故》二十七卷,《齐孙氏傅》二十八卷。可见齐国的孙氏一族繁衍绵长,文武皆有,孙武及其后裔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罢了。

五 孙武奔吴前后真情拟测

银雀山汉墓竹简再次证实,《孙子》十三篇的为孙武所亲著,并由其亲自呈献给吴王阖庐。从十三篇筹划谋略的浑熟精深和分析论证的缜密审慎可以断定,彼时的孙武应当是一个思想极为成熟的壮年人。同时,从十三篇的某些蛛丝马迹之中,我们还可以察觉孙武曾经在吴国生活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其《虚实》篇曰:“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於胜败哉?”“度之”云云,明显是孙武彼时针对某次具体的吴越冲突而言的。吴越相邻,各自出於争霸图强的战略目的,早期经常发生军事摩擦。据《左传》记载,在孙武为将之前(前512之前), 在公元前544年、537年和518年,吴越之间均有过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其未见记载的小型冲突当为更多。孙武在吴地居住有年,因经常耳闻目睹此类军事冲突,所以才会有上述这样的议论。其《九地》篇在论述军队互援自救时又打比方说:“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这显然也是孙武久居吴地水乡的习惯性用语,真实地反映了他在吴国的生活体验。这也恰如吴王夫差在越军重围之中笑谓晋臣赵孟时仍然不忘吴地熟语一样:“溺人必笑,吾将有问也。”〔4〕当然,若就所谓吴人越人同舟共济而言,我们尚可进一步设想, 孙武彼时当久住於吴越交界之际,因为这明明是隔江同水的生活经验之谈。

据此,我们便可对孙武奔吴的真情大致推测如下:

公元前548年,齐国崔杼弑灭庄公,国内大乱,外逃人员甚多。 估计在陈文子避乱出齐的同时,孙武也随家人由齐入吴。后齐国内乱不已,陈、鲍氏又谋伐栾、高氏,孙武及其家人乃定居吴国不返。如若我们假定孙武此时出逃齐国时年龄尚幼,约在十岁左右,那么本文第二部分史实对照表中的若干问题都基本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孙武避乱入吴后,鄙居野处甚久。公元前522 年伍员入吴与之交游时,他约为三十六岁左右,可能比伍员略大一些。此时的孙武正当阅历广博、思想成熟之时,其谋虑必然周密,其筹划必然精深。故《吴越春秋》记其“善为兵法,辟隐深居,世人莫知其能。胥乃明知鉴辨,知孙子可以折冲销敌”云云。再过十年,经伍员大力推荐,孙武得以上献兵法十三篇,被阖庐命为将军。尽管孙武是年已约四十六岁左右,但问题很明白,思想内容博大精深的十三篇绝不可能是急就出来的。没有天长日久的思索酝酿,没有细致反复的修改治点,十三篇定然难以成稿。到了公元前506年,当孙武五十二岁左右时, 他还加入了阖庐的袭楚奇军,献计出谋,在五战入郢的过程中建有功绩。

人们阅读史书时还常常会感到迷惑不解:为什么《史记》和《吴越春秋》等书籍在记述吴师入郢之前的孙武时,其事迹往往比较详细,而吴师惨败於秦国救楚的援军归国之后,威名赫赫的孙武却就此销声匿迹了呢?如果以上述年龄为依据来客观加以分析的话,这个疑问显然也是可以解释的。

伐楚归吴之后,孙武深以此战屡败於秦军为憾。况且孙武本来就不赞成伐楚攻郢。从战略上看,吴弱楚强,何胜之有?即使能偶然得手,亦非常胜之道。只是阖庐固执己见,求胜心切,在不得己的情况下,孙武才被迫从征。《吴越春秋·阖庐内傅》在袭楚前一记孙武谏曰:“民劳未可恃也。”二记孙武进曰:“楚之为兵,天下强敌也。今臣与之争锋,十亡一存,而王入郢者,天也。臣不敢必。”这些肺腑之言均是明证。由於实践证明阖庐其人缺乏战略意识,急功好利,难以与之共成大事,孙武便下了决心,托以年迈之辞而告退军旅。孙武本不是吴国的世族卿大夫,且吴国尚有伍员在辅助军政,再加之阖庐也不会全然忘记孙武斩杀他爱姬的恨事,故阖庐对孙武的引退之事绝对不会加以坚决阻拦。这样,孙武也就很自然地离开了军事舞台,终老於民间。

六 结语

汉代史家对孙武的身世记载颇为不一。《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曰:“孙子武者,齐人也。”《汉书·古今人表》作“吴孙武”,《汉书·刑法志》亦曰:“吴有孙武,齐有孙膑。”《吴越春秋》则乾脆断言:“孙子者,名武,吴人也。”可以肯定,这些记载均为不误。但是怎样解决这一分歧呢?看来惟有视孙武出於齐国孙氏,因避公元前548 年崔杼弑君之乱而入吴地,且居住达数十年之久,才能消释此疑。家族在齐,出生於齐,故司马迁指为齐人。久居於吴,从戎於吴,故班固和赵晔指为吴人。因此,我们对《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孙)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这句话应理解成:孙膑是孙武之后,然他们都属齐国孙氏的子孙。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曾记孙膑之语曰:“明之吴越,言之於齐,曰知孙氏之道者,必合於天地。”〔5〕可见, 返回齐国的孙武子孙们也甚以孙姓为荣。

总之,春秋孙武绝非齐国陈(田)氏的后裔,绝非陈书之后,这应该是值得我们重新要加以考虑的一个问题。

注释:

〔1〕残简原文见《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见吴王〕一节,106页,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

〔2〕《通志略·氏族三·卫人字》。

〔3〕参见《论语·季氏》。

〔4〕参见《左传·哀公二十年》。

〔5〕《孙膑兵法》,51页,文物出版社1975年版。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春秋“气陈”后的孙悟非--对“孙子研究”最后结论的质疑_孙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