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南:科学发展观_科学发展观论文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南:科学发展观_科学发展观论文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针:科学发展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指针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十七大报告的精神,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及其所包含的“八个统筹”的要求,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正确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大大加快了中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开创了中国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新篇章。但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以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这些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问题,即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八个统筹”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最早认识和提出解决措施的是人与自然资源环境的矛盾问题。1994年我国就提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1995年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99年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2002年提出改造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都标志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已引起中央的重视。2001年11月,我国加入WTO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处理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2003年“非典”的发生,又使我们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有了切身的体会。2003年3月,“非典”刚刚发生时,胡锦涛在广东视察,讲了“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其中的新话就是一个“观”字。这个“观”字很重要。所谓“观”就是对事物总的看法和根本认识。这意味着胡锦涛已经开始从全局战略高度思考发展问题。2003年8月,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明确使用了“科学发展观”概念。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胡锦涛对这一概念作进一步阐述,增加了“以人为本”的提法,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2007年10月召开的十七大,又把“五个统筹”发展为“八个统筹”,在原有“五个统筹”的基础上,加上“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八个统筹”中,有两个“统筹”涉及国内与国外的关系,意味着以科学发展观为准绳的国家宏观调控,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文中指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① 但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更深刻的内在必然性,即它是与党中央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相联系而提出的。胡锦涛2003年8月在江西考察时的讲话中提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子,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胡锦涛在提出和阐述科学发展观时,联系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并不是偶然的。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在论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和指导思想时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论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要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时,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有这些思想认识上的提高,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完善国家宏观调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看到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以及在某些领域存在市场失灵。市场调节所固有的缺陷和不足,只能靠国家对市场活动的宏观调控来加以弥补和克服。在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不受政府调控的,更何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而且也更有条件搞好宏观调控。

长期以来,西方理论界普遍都把市场经济看作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不能兼容的。邓小平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和天才的胆识突破了前人加给市场经济的种种限制和框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科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一次大的飞跃,从而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向制度创新的阶段。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9.7%的速度增长,十六大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10.1%的速度增长,极其明显地超过世界上同样搞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又大体相同的发展中国家。这一鲜明对比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比其他性质的市场经济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撇开社会制度性质的差别,市场经济具有一系列共同的属性,因而,凡是西方市场经济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一般规律的东西,我们都要学习、都要借鉴,正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经济存在着某些共同点,我国经济才有可能和世界经济接轨。但是,西方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搞的,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的,这是本质上的不同。有了这个根本性的不同点,才使我国市场经济的潜能及其正面效应有可能更充分地释放出来。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得我国有可能把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性、公正性结合在一起。所谓公平、公正就是邓小平指出的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避免两极分化。没有公有制为主体,就不可能实现公平、公正和共同富裕的目标。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使得我国有可能通过注入较多的自觉性、公益性,把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更大程度的正面效应。应当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继承与否定,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扬弃。

但是,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效应。虽然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但市场机制本身不能保证宏观经济若干总量的平衡,不能防止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可能出现的种种过于悬殊的差别。同时,在某些特殊领域或环节,市场机制本身不能正常起到自动调节供求平衡并生成正确价格信号的作用,经济学把这些缺陷称为“市场失灵”或“市场失败”。例如,市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能解决经济的外部性,不能解决环境污染,不能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等等。市场机制的缺陷往往会导致事后以破坏性的形式对经济结构、资源配置、财富隶属关系等进行调整。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尤其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又处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发育不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现象相当普遍,有的相当严重,单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更加需要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因此,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三、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与落实科学发展观

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同是市场经济,它在某些领域也存在着市场失败或市场失灵,因此使得政府介入市场经济活动很有必要。政府在整个市场上成为不可忽视的生产者与供应者。这就要求政府在政治体制改革中逐步实现职能的转变。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上来,不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必须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根据十七大报告的精神,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八个统筹”的要求,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树立科学发展观。国家宏观调控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还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把扩大内需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长期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需求作为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这种竞争往往是非常激烈甚至是残酷的。因此宏观调控的目标绝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更要努力促进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涉外经济的调控和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国家经济安全。鉴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长远大计,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宏观调控的突出位置,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是中央的职责,但不能因此认为地方各级政府就没有宏观调控的责任。中央制定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都要依靠各级政府去努力贯彻、执行。地方各级领导必须胸怀全局,了解和掌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并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国统一思想、统一意志、协调运作,又能充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形成各具特色、生动活泼、蓬勃发展的局面。

国家宏观调控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或市场失灵。但这样并不意味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是相背离的,恰恰相反,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造成的。换句话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例如,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所带来的可持续发展难题,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市场机制不完善相联系的。由于我国资源要素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滞后,资源要素价格长期不能反映稀缺程度,助长了浪费性地使用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增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度。所以十七大报告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深化价格改革,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又如,与科学发展观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也是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公共服务体制建设滞后相联系的。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老百姓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等问题凸显,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完善的公共服务体制。目前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公共服务体制尚未根本打破,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辅相成的新的公共服务体制仍然在重构中,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既反映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也反映了公共财政体制尚未完全建立,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再分配体制的缺陷。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取向的改革还没有到位,改革的制度供给还不适应改革的现实需求。再如,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背离的我国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扩大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市场化程度不够高,还没有形成覆盖所有城乡和区域的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还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以及与行政区经济相联系的地区分割与市场分割。伴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必然会促进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先进技术和资本向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农村流动,带动落后地区和农村发展,不断缩小地区间、城乡间的差距。我国某些地区和农村之所以落后,归根到底就在于改革的力度和开放的程度相对滞后。我很赞同D.盖尔·约翰逊教授的如下结论:“确保农民充分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改善要素市场的运作。这点在中国尤其重要。因为每一种主要的生产要素的市场(劳动、土地和资本或信贷)在中国都依然受到很大的约束,存在很多缺陷。中国未来要素市场表现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生产绩效和农民收入的提高。”② 所以,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这就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地统一起来,协调起来。

注释:

① 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载《学习活页文选》,学习出版社2004年版。

② [美]D.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标签:;  ;  ;  ;  ;  ;  ;  ;  ;  ;  ;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南:科学发展观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