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_政治论文

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_政治论文

浅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性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首先,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教育、利益原则及业务工作等的关系。其次,要立足于主动的建设,即立足于对青年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再次,要坚持做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最后,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大气候”与学校“小环境”的关系。只要坚持按照科学化的方向探索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就必将会成为一门科学。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性 大气候 小环境

当前,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既提供了观察问题的新视角,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场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在建国40多年的曲折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成功的经验和收获,也有深刻的教训和创痛。对此,我们还缺乏系统的总结,缺乏对其科学规律的探索和把握,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还未能成为一门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科学。这主要表现为: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自身的主体性和稳定机制。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还不能有效地回答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复杂的实际问题。因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和出发点。其直接指向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其科学性最直接的体现和表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细致的任务。在此,笔者仅从对以往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中,就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提出一些基本认识。

一、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为己任,作为一种育大活动,必然有许多有待探索,研究的规律和特点,只有掌握这些规律和特点,才能事半功倍。

1、政治教育和其他教育的关系,社会主义教育是在继承和发展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依据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能力和兴趣、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其基本的规律,是一个连续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的变化发展过程,既包含有心理、生理的层面,也包括思维、道德等方面。遗传因素、社会生活环境和学校教育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学校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审美教育、劳动教育等诸要素构成的。德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态度、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习惯等的培养;智育,包括知识,智力以及一些专门技能的培养;体育,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基本活动能力的培养;美育,包括审美或审美观点和艺术创造才能的培养;劳动教育,包括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一定的劳动技能、劳动知识的教育。

德智体美劳各具有特殊的发展过程及不同的作用和价值,构成了能动地塑造、培养人的教育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有自己的理论、内容、方法等,但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融于其他教育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固然起着重要作用,但它非但不能替代或取消其他诸种教育,而且它只有在整体的学校教育中才能确立自己的位置,产生相应的教化作用。这是因为,政治、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的培养,是对人的较高层次的精神要求和教育活动。没有基础文明,没有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正确的世界观则无从建立,脱离思想文化建设而谈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则难免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认为,只有掌握全人类的知识财富,才能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在这方面我国高校曾屡屡发生过的用政治教育冲击和取代其他教育,用单一的政治理论教育取代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致使教育实效甚微的教训,是应当记取的。

2、思想政治教育和利益原则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影响人的思想发挥作用的。它着重于做人们“头脑”的工作,以解决思想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它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同时,我们必须认清任何方法、手段都是有限的,都会受一定的条件的制约,作为育人方法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要受到被教育者的客观条件(包括物质利益)的限制。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既不能取代物质利益原则,也不能取代经济法则。正如小平同志所说的:“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的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因此,就思想问题去作思想教育工作,是必要的、有效的,但不是绝对的、唯一的方法。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在对青年学生关心、爱护、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和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尊重他们合理的意见,保障他们正当的物质利益,都将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

3、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工作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从理论上讲并不模糊。早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这就是又红又专。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难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文化学习,日常管理及思想上存在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与业务学习相对立,而是相互促进。在当前新的形势下,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除了解决指导思想上的认识问题外,还须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机构、队伍、方法、途径等各方面探索和改进。应该说,这方面的探索已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和有益经验。例如,重视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的作用;重视不脱离业务工作的兼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作用;重视青年学生同辈群体互相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作用;从青年学生的薄弱环节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将业务工作的难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点,等等。

二、立足于主动的建设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之一,是陷于被动防范的状态。尽管在指导思想上,是以培养具有高度觉悟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对少数最差学生进行管束的方法,以“不出事”为一种工作原则和业绩,在一些青年的节日和纪念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是全力以赴,确保平安。诚然,无论何时,保证校园的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的安定团结,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但这毕竟不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被动防守,难免防不胜防,而且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质量和形象。这种消极防范的被动状态也正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感烦恼,急欲摆脱的。

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出困境,变被动为主动,必须立足于主动的建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指导思想是根据一种简单化的“斗争哲学”,提倡、实施“大破大立”,“不破不立”。实际上注意力始终放在“破”上,“破”的远远多于“立”。然而在“旧”的东西破除的同时,新的东西并未建立起来,因而面对现实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就显得无章可循,无以应对。事实使我们逐渐认识到,“破中有立”是更为重要的。新的东西没有建立和成长起来,旧的东西也是不会真正破除的,既便一时被破除也很容易复辟或死灰复燃。所以,必须立足于主动的建设。

立足于主动的建设,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治本,本末结合,而不能本末倒置,甚至舍本求末。具体地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对青年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和培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因而,对学生的教育,最要紧的并不是要取代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交给他们一些现成的结论,而是要启迪他们的思想,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他们具备相应的比较辨识、批判选择的能力,从而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才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这也正是教育学上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当然,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务虚”,成为空洞的说教;而要“务实”,面向实际解决各种具体的现实问题。唯其如此,也才能使之更生动、活泼,富有实效。立足于主动建设,也应以社会为“课堂”,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治本”上。“本固枝荣”,学生有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备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是其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国家团结稳定,繁荣兴盛之本。

三、坚持做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我们依然能感到上一个时代留下的某些积习,其中之一便是将思想教育看成一帖“灵丹妙药”,总是企盼在短时间内即可“立杆见影”,大见成效。这种思想方法一方面造成对工作成效就事论事的评价标准,简单化地“以成败论英雄”,挫伤了实际工作者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往往不奏效,又助长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消沉沮丧的情绪,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用,不灵了,而不愿意做深入细致的艰苦工作。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速胜论”的要求,既有违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在实践中则又有损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细致的育人工程,这是由教育的渐进性所规定的。由社会影响和教育作用所引起的学生知识、能力、观念的发展,不是简单的量的增加,而是以学生的理解和领悟为中介环节,从低级到高级,经过复杂的量变和质变的内部矛盾运动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从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正是人的这种身心发展和认识发展所具有的顺序性和渐进性,决定了教育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我们不能期望通过一堂课,一个报告,集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就能迅速“达标”。

要坚持做长期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也是由教育的长期性和阶段性所决定的。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育人之艰巨和漫长。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有一条大致可遵循的道路,在阶段上,它是由学校教育和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社会教育两部分组成的。在途径上,则如周恩来同志指出的,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通常经过三条道路:一条是经过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实践;一条是经过他们自己的业务实践;一条是经过一段的理论学习。这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社会生活的教育作用最为广泛和直接”,“业务和实践对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也有很大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对于确立知识分子的革命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决定的意义”。这说明,青年世界观的形成须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并且只有在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实践中才能真正树立。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完成这个过程的一个有限的阶段和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实事求是认识学校教育的作用,而不应夸大这种作用。企图在有限的时间里“速战速决”、“毕其功于一役”,只能造成“欲速则不达”或拔苗助长的后果。

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教育还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正确的道德行为、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培养,是在学校整体的教育环境中,通过教师的身教、言教,通过校园文化、集体活动等外因作用,促使受教育者主体思索、领悟、沉淀和内化,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过程中慢慢发育成长起来的。

坚持做长期的、深入细致的工作,不仅是出于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尊重,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所决定的。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变革,思想政治教育也处在探索改进和变革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同样是漫长的。必须有做长期工作的韧性。

四、大气候与小环境的关系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困惑是如何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社会政治“大气候”与学校教育“小环境”的关系。

当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信息”多,且传播得快。报纸、广播、电视、书刊、音像等传播媒介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社会面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大学与社会仅一墙之隔,社会“大气候”必然会影响学校的“小环境”。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日趋紧密。这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科学的、求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首先承认社会环境,政治大气候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起不容忽视的作用。这是由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当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是受到社会环境下述两个方面的挑战造成的。一是开放的环境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发达的传播媒体,多样化的传播渠道,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快而广地传送给被教育者,为被教育者提供了选择和比较的可能。和五六十年代的青年学生相比,现在青年的头脑要“复杂”得多,这也为定向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干扰,增加了难度。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能通过曲折的、复合的作用来实现,二是复杂的现实对理想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于它能够科学地回答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如果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解释,甚至不愿正视社会现象,只是热衷于宣传革命理想、革命精神、共产主义道德等,则必然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由于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发生了极大变化,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相应地改变,则难免与社会的“大气候”格格不入。

学校是社会的一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环境,行之有效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代和社会条件相适应,必须打消在封闭的环境中自我完善的奢望,必须紧密联系活生生的社会生活,联系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生动活泼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之“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要勇于探索和讨论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思想,塑造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四有”新人。要结合社会变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学习和讨论,讨论中,教师与学生应是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式的,要大力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教育,使之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

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这个特殊的教育场所的“小环境”建设,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学校不可能是自我封闭的,但学校仍是一个与社会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这个育人环境的好坏,其文化氛围、道德水准、人际关系、作风纪律等,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作用显而易见。如果说改造社会存在的大环境为学校之力所不及,那么改变校园之内的小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则不仅是理所应当的,而且也是完全可能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部分,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它要不断从社会汲取精神文化养料和动力。通过积极主动的校园文化建设,从而在色彩纷呈的社会大环境中形成一个相对优化的育人环境,在动荡起伏的社会大气候中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和熙的小气候,不但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应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迄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的研究和建设尽管还很粗浅,但毕竟已经起步,思想政治教育只要坚持按照科学化的方向探索改进,它就必将会成为一门有效的育人科学。

标签:;  ;  ;  ;  ;  

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