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患者急性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论文_刘茂兰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了解对川崎病患者在急性期阶段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相关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60例在2014年—2017年本院收治川崎病急性期患者为分析数据来源,所有患者均接受PCT指标检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并归纳在此类患者中该指标变化情况所具有的临床价值。结果相对于治疗前,患者在治疗后血清PCT指标显著下降(P<0.05);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患者血清PCT指标升高情况与无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合并胃肠道症状患者血清PCT升高率显著高于无合并胃肠道症状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期川崎病患者进行血清PCT检测能够帮助医生较准确的掌握其炎症发展情况,但对于合并冠状动脉损伤评估并无显著应用价值,但可一定程度帮助了解胃肠道症状出现。

【关键词】 川崎病;血清降钙素原;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043-02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Procalcitonin in Acute Stage of Kawasaki Disease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erum levels of procalcitonin (PCT) in patients with Kawasaki disease at acute stage.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to 2017, an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PCT index test.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n these patients in a retrospective manner The changes in the indicators of the clinical valu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untreated patien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rate of serum PCT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out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P<0.05).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of serum PC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Kawasaki disease can help doctors to grasp the development of inflammation more accurately.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value in the evalu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injury, but it can help to understand the symptoms of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such patients more in-dep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Kawasaki disease; Serum procalcitonin; Clinical value

1.引言

川崎病也成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儿科临床系统性血管炎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病变特征为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一般在年龄5岁以下小儿群体出现,对中小动脉造成侵袭,冠状动脉损伤是该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当前对川崎病患者主要根据临床诊断标准进行判断,另外结合多系统受损相关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也可帮助医生掌握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以及治疗预后质量,帮助调整治疗方案,当前可知在急性期阶段川崎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沉指标以及C反应蛋白等均出现异常升高,近年临床研究提出急性川崎病患者PCT即血清降钙素原指标也会有明显变化,本院自2014年始对川崎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观察,了解急性期PCT指标变化情况和临床意义。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随机从2014年1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川崎病急性期患者中抽取60例为分析数据来源,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与相关诊断标准内容符合。有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在4个月至10岁间,平均(2.4±0.7)个月。发病距离入院时间最长不超过10天,入院确诊病情后均应用单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用药方式为静脉注射,剂量2g,等患者体温进入正常范围后,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聚集,剂量为3~5mg/kg?d。

2.2 诊断标准[1]

符合下列内容五项或以上即可判定为川崎病:高温,时间持续超过5天;双侧球结膜有明显充血情况;口腔和咽部存在弥漫性充血症状,口唇干红,杨梅舌;多形性皮疹;颈淋巴结出现非化脓性肿大情况;四肢末端出现以下变化(手足硬肿,在恢复期手指脚趾末端有膜状脱皮)。

对合并冠状动脉损伤诊断标准如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冠状动脉内膜回声有明显强化;冠状动脉明显扩张(3岁以下冠状动脉内径在2.5毫米以上,3~9岁之间冠状动脉内镜在3毫米以上,9岁以上患者冠状动脉内镜在3.5毫米以上);巨大冠状动脉瘤。

存在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为胃肠道症状。

2.3 检测方法

经诊断后,有15例患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其中冠状动脉扩张患者14例,另1例为冠状动脉瘤。有18例患者合并胃肠道症状。

患者在接受对症治疗前、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的48h两个时间段进行检测,抽取静脉血送检PCT,量为1毫升,在完成标本采集后检测时间不得超过24h。检测方法为电化学发光法,仪器及相关试剂均来自罗氏诊断产品有限公司。血清PCT检测范围在0.02~100ug/L间,血清PCT在0.5ug/L为正常[2]。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评分值描述采用均值±标准差(x-±s),组间对比经t检验;计数资料描述采用率(%),组间对比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治疗前后PCT变化

在治疗前,所有患儿中有28例出现血清PCT指标异常上升,占据比例46.7%,指标最高为26.56ug/L。患者治疗前血清PCT平均水平为0.42(0.23,1.42)ug/L,治疗后血清得到显著控制,为0.08(0.06,0.09)ug/L,前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

3.2 合并冠状动脉损伤PCT变化

详情请见表1。

4.讨论

PCT在降钙素前体中属于无激素活性,在健康人群中该指标相对偏低,在10ng/L以下,患者机体如处于细菌感染状态下则肝脏器官会大量产生PCT,也成为了临床评估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同时在诸如肝移植、心肌梗死、横纹肌溶解症以及坏死性胰腺炎等非细菌感染性疾病中PCT指标也会出现明显升高。而川崎病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PCT指标也会有所升高[3]。

从本文研究数据可知川崎病急性期患者PCT指标会显著提升,在对症治疗后指标有所下降,可知对此类患者进行PCT指标检测可帮助医生完成早期诊断,更好的评价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川崎病患者有部分并无典型临床症状或者症状不完全,进行PCT指标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4]。另从数据可知川崎病患者PCT提升并不会受到是否合并冠状动脉损伤影响,可知对患者是否会出现该并发症并无突出的指导价值。合并胃肠道症状患者其PCT指标相对于无合并胃肠道症状有所提升,虽然在本文研究中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可能因本文所抽取研究对象偏少所导致,可在此方面有所重视[5]。

综上所述,对急性期川崎病患者进行血清PCT检测能够帮助医生较准确的掌握其炎症发展情况,但对于合并冠状动脉损伤评估并无显著应用价值,但可一定程度帮助了解胃肠道症状出现。

【参考文献】

[1]邱红,邱海燕,张若松,等.川崎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和D-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儿科药学杂志,2015(6):6-8.

[2]侯秋英,沈方方,朱雯,等.川崎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淋巴细胞亚群CD+19CD+23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3).

[3]夏琨,张敏,尹薇,等.血清降钙素原和前白蛋白在川崎病中的检测及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9):3210-3213.

[4]逯艳梅,曹甦,丁春杰.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右江医学,2015,43(5):583-585.

[5]侯海燕.川崎病患儿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变化的临床意义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4):3362-3363.

论文作者:刘茂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  ;  ;  ;  ;  ;  ;  ;  

川崎病患者急性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论文_刘茂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