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城市中林立的现代化建筑大多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则需要在现代建筑中融入园林景观设计。加上目前我国工业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随之带来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城市的生态环境正在被逐步侵蚀,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建造不但符合人们生活的要求,更是有效缓解城市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对目前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前提下,探讨如何提高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方法的合理性,为相关城建绿化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方法;解析
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园林景观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规划设计园林景观的过程中对城市所具有的特点予以充分考虑,可以实现对城市的美化,同时还能对其生态状况予以改善。节能环保是现阶段全球都大力提倡的,在此背景下,必然会影响到园林设计理念等,低碳环保已逐渐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对相关设计理念等方面准确掌握的同时,还应将相关设计原则融入其中,从而确保设计完成的园林景观符合生态需求,进而对城市发展进行良性推动。
1园林绿化景观施工特点
①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该工程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场所,可以供人们欣赏景观,保障人们身心健康。园林景观工程将技术与艺术充分结合,相关施工人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艺术创造性,还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完成临时创造,提高园林景观的欣赏性与艺术性。
②园林景观工程涉及范围较广,施工技术与施工过程也比较复杂。园林绿化景观工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地形测量等技术。
③园林绿化景观的施工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要重视施工场地的面积及环境情况等,要协调好这些元素。因此,设计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并且具有一定的元素协调能力与色彩搭配能力,完成园林绿植的合理搭配。
2园林绿化景观施工技术
2.1做好施工现场的有效整理
在园林绿化景观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施工材料,并且工程量存在一定的繁杂性和较强的移动性,施工现场处在一个混乱的状态中,施工所产生的废弃物、垃圾、废材料等随意堆放,没有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导致施工现场环境脏乱差。相关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有毒物质无法准确地辨认,导致在绿化带下面掩埋了部分有毒废料,从而对土壤结构、植物生长造成破坏与影响,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不断减少,土壤具有较高的碱性,最终导致植物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2.2土方类工程施工技术
在土方类工程开展施工的时候,首先要深入了解施工地形。用经纬仪详细了解施工地形,并按照测绘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在土方工程开展施工的时候,施工方案要基于原有地形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对土方工程的位置、尺寸进行设计,确保施工方案满足施工要求。在园林绿化景观建设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土方类工程施工,该工程施工技术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影响工程整理效果,进而影响园林绿化效果。
2.3假山类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设园林绿化景观的时候,如果过分追求艺术效果,一定会严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因此,在对园林绿化景观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天然性特点,同时与园林景观的艺术性、观赏性有效结合,保证施工方案技术与艺术并重,同时说明天然性特点,确保园林绿化景观的天然性。
另外,园林景观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合理地调整施工设计方案,确保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在园林景观中,假山的安置方法主要有散置、对置等,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择假山的安置方法。
2.4园林道路广场类施工技术
在园林绿化景观施工的过程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就是道路广场的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道路与广场进行施工的时候,要根据园林工程具体施工方案进行,保证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同时要根据园林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设计道路与广场。另外,广场的设计与施工要和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遗迹相结合,并确保其具有合理的位置,保证园林的整体效果与风格。
3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
3.1尊重自然、以自然为主的原则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本质上是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因此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其应该遵循的最首要的原则,园林景观设计首先必须要对该地域的自然环境给予最高度的重视和尊重。节能型园林景观设计要求必须以自然为主,尽可能的减少人工建造对于自然生态的干预。这里的自然为主可以理解为两个层面,首先是充分利用自然的水力、太阳能等,实现景观的自我净化和维护,减少人工干预能耗,减低碳排放;其次是艺术创造上要审视自然之美,主张生态之美,实现人工雕琢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3.2生态可持续原则
现代园林设计尤其是节能型的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就是生态可持续原则,站在人类发展的角度上讲,园林景观设计也是人类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针对某一孤立元素进行设计是不可行的,必须要以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这里的可持续发展,可以理解为基于自然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使得园林景观作为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过程的有机综合体系,达到自然和谐、生态平衡的效果。
3.3资源节约、循环集约的原则
实现节能理念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于资源利用的节约,高效和循环是其最重要的核心,资源节约应该重点关注能源的高效使用和对于物质资源的重复循环使用。实现途径有设计低耗能的景观系统、使用新能源、材料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等等。例如可以多种植植被和森林等绿色植物,提高绿色覆盖率,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空气质量。同时,不仅要对资源和能源做好循环集约管理,同时也要关注园林的建造过程,对景观空间的高效利用和对建筑材料的集约使用,也是反映节能理念的重要内容。
4发展的策略
4.1因地制宜,设计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首先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规划与设计。因此要提前做好调查工作,充分关注当地的气候特点、地质结构、水文条件、植被状况等特征,并充分考量物种选择、物种间的关系、植被群落及生物群落稳定等问题。在对植被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物种间的关系,保证植物群落能够适应当地环境,还能够促进物种的生态循环,为人们带来更加生态与自然的园林景观体验。
4.2将节能理念贯穿整个园林设计环节中
节能型的园林景观设计规划一定要将节能的理念贯穿到整个设计环节,在场地、空间、植被、材料乃至于建造和维护等方面,都要始终将生态要求放在第一位,先考虑对于环境的影响和生态价值,其次再关注园林景观的功能和形式。例如,在对于材料的选择上,就要优先选择可循环可再生的材料,并且从生产运输、建造、使用和回收等角度对材料进行综合评价,最大限度上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我国目前在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国城市规划及园林设计相关人员应继续加强学习,提高对园林景观设计方法的研究力度,在重视对先进设计理念、方式引进与应用的同时还必须兼顾以人为本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城市区域的特色文化融入到设计当中,使两者相辅相成,从整体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丁艳华.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方法初探[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00160-00160.
[2]卢昱祥.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手法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8).
[3]隗新乐.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意境探讨[J].数字化用户,2017(28).
论文作者:崔丹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园林景观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景观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自然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