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分析论文_陈文照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分析论文_陈文照

陈文照

4409241969xxxx4071

摘要:加强对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及施工的研究,有利于提高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及施工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加强对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及施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笔者对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及施工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路;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交通运输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这就给道路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路面的平整度直接影响着行车的安全,必须加以重视。然而随着交通建设规模的扩大、速度的提高,很多质量问题也呈现出来,尤其是道路与桥梁的连接,由于设计与施工中的一些不足,其建设质量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道路的使用性能与行车的安全。我们应该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进行设计和施工的改善,为教育运输的发展提供一个优质、可靠的依托,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1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的现状

1.1 缺少科学的桥头引道设计

目前中国在实施道路与桥梁项目的施工时,设计人员并没有予以桥头引道设计充足地关注,大多数的设计人员都没有准确了解到这项工作的关键意义,其直接后果便是中国目前的大多数道路项目的桥头引道设计都缺少合理性。目前有些设计者已经开始在道路与桥梁相连的部位安装搭板,这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路桥间的刚度改变减小、道路过渡段的强度增加,可是设计期间并没有对桥头的搭板实施正确的计算,也没有提前预防路基沉降的产生,这让各类安全意外频发,有时部分搭板还会突然断裂,这会让“桥头跳车”情况的产生率大大增加。

1.2 缺少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

从现在中国的道路桥梁建设的现实来看,大部分道路建设的软土地基处理都不合理,首先是因为设计前不到位的勘察工作,对施工地段软土地基的分布区域、物理或化学性质没有准确的认识,从而产生了遗漏软土地基处理或软土地基处理不当,对提高道路桥梁项目设计图的合理科学性不利。其次是因为施工经过中的处理形式不科学,处理形式的选择需要结合施工地段的现实状况和几种影响原因来综合思考,但是在现实的施工经过中,完全照搬别的地方的软土地基处理形式的情况大有存在,让道路桥梁连接处发生不平均沉降与位移等问题,从而影响了连接处的平整度。

1.3 缺少合理科学的边坡防护措施

依据实践发现 , 在许多道路和桥梁的连接处 , 之所以会发生路堤沉降相对严重的情况 , 重点在于边坡与锥坡水毁严重。为了保护路桥构造完整 , 避免洪涝灾害 , 路桥连接处一定要使用有效的防护方法保护边坡与锥坡。假如在连接处的设计中 , 对边坡与锥坡防护方法的设计不到位 , 就会非常容易让台背路堤填土发生严重的流失问题,从而使路基的强度大大削弱。在项目完工后,再通过长期的自然原因与行车原因就会发生沉降情况,甚至让桥头基础变形而出现“桥头跳车”问题。

2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

2.1 钢筋锈蚀

钢筋是道路与桥梁中的基础构件,钢筋的使用寿命直接决定了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然而在交通设施的施工中却经常出现钢筋锈蚀的问题。导致钢筋锈蚀的原因有很多: 运输方式不对、储存环境不利、保养措施不到位以及人为恶意破坏等,都会严重影响钢筋的质量,并给工程带来经济损失。

2.2 路基沉降

作为道路的基础和主体,路基主要负责承载公路的交通负荷,而且,路基还将公路和沿线的桥梁连接了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道路与桥梁连接处就很可能出现“跳车”现象,所以在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中,应特别注意路基不均匀现象的出现。由于我国近年来交通建设工程量大幅度增加,而相关的技术管理等未能到位,施工中常常会出现软基处理方式不恰当、填料未压实到位或是排水系统不合理等问题,而这就很容易使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

2.3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裂缝

连接处的裂缝不仅会缩短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影响其使用性能,还会给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埋下安全隐患。此外,连接处的裂缝还会造成大量水入侵,使桥梁的主体钢筋框架出现锈蚀,严重时甚至会使道路发生坍塌。

3 应对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问题的有效对策

3.1 提高桥头引道设计质量

提高桥头引道设计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严格设计桥头搭板,桥头搭板设计质量的优劣影响着整个桥头引道的设计质量,高质量的桥头搭板设计有利于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深入施工地段做严格考察,根据其实际情况准确设计桥头搭板的长度,一般情况下小型桥梁搭板的长度为五米,大中型桥梁搭板的长度为八米,但是具体设计还需依据各桥梁实际而定。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当地的地形地势情况,桥头引道往往处于高填方路段,其沉降量相对较大,所以需要合理加长搭板的长度。

3.2 合理设计路桥缓和过渡段

道路桥梁的缓和过渡段是其中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地段,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合理设计路桥缓和过渡地段。一方面,必须设计出恰当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做好相关勘察工作、充分了解施工地段软土地基的分布范围、物理或化学性质,结合其他工程建设地段的设计经验,合理有效的选择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例如在软土地基分布较广、强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振动碎石桩法来加强地基的强度,从而不断提高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质量。另一方面,必须设计好科学合理的边坡防护措施,首先需要做好台背材料的采购工作,从多方面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从而选择强度高、透水性好、压实快、摩擦角大以及可压缩性小的填料,例如砾石、岩渣或砂砾等,以尽可能避免因材料原因而造成的沉降问题的出现;其次需要全面考虑多种防护措施,将沉降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只有不断提高路桥缓和过渡段设计的合理性,才能不断提高道路桥梁连接处的强度,从而有效缓解地基沉降问题。

3.3 强化工程的施工管理

在任何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施工管理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不例外。强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一方面需要制定并不断完善施工组织方案,合理安排施工的进度、优化配置各项资源、严格筛选路堤填筑材料,在保证道路桥梁连接处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真正实现以最小的投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此外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和安全措施制定工作,尽可能的避免因技术问题而影响道路桥梁连接处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需要做好路基夯实工序,这是加强施工管理的重点,首先必须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填土工作,其次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测量出相关数据,保证桥梁连接处的压实厚度、平整度、含水量以及松铺厚度的精确性,从而有效缓解甚至避免连接处的沉降问题。

4 结束语

综上可知,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问题对交通安全有重要影响,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从设计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严格控制连接处的变形,做好搭板的设置; 其次,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通过挑选合适的填料、做好台背回填的压实、挤密复合地基方法与筋土挡墙技术的使用等措施来有效提高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的施工质量,提高其使用性能,促进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蔡舜.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分析.江西建材,2015.23.153+158

[2]李迺福.浅析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4.100-101.

[3]蔡仲双.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策略分析.江西建材,2015.11.125.

论文作者:陈文照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分析论文_陈文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