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单元教学的新思路探寻论文_罗永芳

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单元教学的新思路探寻论文_罗永芳

罗永芳 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 628003

【摘要】“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章节知识理论性较强,并且对学生思维逻辑性有一定要求。这就需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展开单元教学设计,并提出更加适合学生特性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本文就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章节知识进行深度探究。

【关键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思路;方法;目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202-01

引言

对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来说,本节课需要采用化学平衡原理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同时要掌握弱电解质电离平衡以及外界条件对电力平衡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新课改标准,采用新型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对化学平衡、电离平衡进行对比分析,并掌握对比学习方法;明确化学平衡对电离平衡的指导作用,掌握平衡方法和思想。总之,学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内容需要在师生共同互动下完成任务,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并加强学生引导工作,从而完成最终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思路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单元中涉及的知识较多,并且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章节学习需要学生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样才能够达到所谓的平衡,树立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关系。在教学中尽可能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知识展示等方法,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课堂过于的枯燥和乏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因素”,笔者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将学生8人一组进行划分,采用了“构建电离平衡概念——学生自主学习——进一步掌握难点——合作学习”等知识体系展开教学。

二、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单元教学设计

1、问题导学

在该环节,由于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弱电解质,此时笔者让学生写出CH3COOH的电离方程式和工业合成NH3的化学方程。并找出二者的相同之处。学生小组派出代表在黑板上写出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以及合成NH3的化学方程式,并找出二者的相同之处。问题导学环节的目标是回顾上节课教学内容,采用类比学习方法,从而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

2、新课引出

在导学环节完毕后,笔者让学生们分析CH3COOH电离过程中各类微粒浓度变化,并根据你反应化学平衡建立过程,让学生绘画出电离平衡的V—t图象。并向学生进行提问:“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概念?”此时在投影仪上演示。通过投放多媒体内容,可以展示学生学习部分的学习成果,学生也可以通过投影仪展示个人学习成果。让学生直观分析CH3COOH电离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并再次展示电离平衡的V—t图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过程学生会经过“思考——回答——分析”流程。通过类比方法可逆反应电离平衡构建过程,从而建立弱电解质平衡理念,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深度。

3、过渡教学

待到弱电解质达到了电离平衡之后,如果条件发生了改变则会出现平衡转移,出现新的平衡。此时笔者请学生们思考在条件改变下,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应该如何移动。此时播放多媒体,呈现出“讨论与交流”栏目,“思考升高温度、加水稀释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移动方向”。此时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并给予学生3分钟时间展示讨论结果,得出“升高水温,电离程度加大”、“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通过刚刚的交流与讨论,学生可以简单的认识到影响电离子平衡的因素,此时让学生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智慧,通过讨论完成表格内容(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学生在“交流与讨论”栏目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掌握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因此学生小组可以自主完成表格填写,并通过5分钟投影展示各组学习成效,共同讨论知识结果。

4、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就是通过一些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如:

习题:欲使醋酸溶液中的CH3COO-浓度增大,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且不放出气体,可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 )

A.NaOH B.NaHCO3 C.CH3COOK D.Mg

通过习题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利用剩余时间针对性补充学生的知识漏洞。

三、教学反思

笔者在设计教案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本节课最大的优势是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确保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思维价值。在教学开头采用了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以及可逆变化学方程式对比分析形式,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有据可依。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采用了大胆展示、小组探究等形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学生在碰到困难时,可以通过提问、分析、探究等方法,从而掌握难点。在未来教学中,还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可以尝试让学生担任一部分教师的工作,进一步挖掘学生能力。总之,本节课的综合效益达到了,甚至是超过了预期。

参考文献:

[1]曹丽敏. 手持技术和POE教学策略在高三复习中的应用---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为例[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2, 33(11):60-63.

[2]胡珺晶. 浅探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巧用PDEODE策略——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一课时)》为例[J]. 化学教与学, 2013(9):44-46.

[3]张晓云. 情境式探究教学:彰显高三化学复习新思路——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复习课为例[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5(17):39-41.

[4]陈新华. 基于薄弱校学生的高考化学微专题复习模式构建——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复习”为例[J]. 化学教学, 2015(7):23-27.

论文作者:罗永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单元教学的新思路探寻论文_罗永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