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工民建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田耀龙

低碳经济背景下工民建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田耀龙

五大连池市诚信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黑河 164199

摘要:经济发展随之而来的过度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碳排放过多等问题促使低碳经济出现。在大环境下我国的建筑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在建筑行业里工业与民用建筑(简称工民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此做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工民建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研究,探究在保障工民建施工质量的大前提下降低碳的排放量,科学化管理的方法。鉴于此,本文对低碳经济背景下工民建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民建筑;施工;质量

引言

工民建质量的好坏,一方面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更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连。因此,只有增强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创新意识和管理,才能切实的提高我国工民建的施工质量,从而提高我国工民建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1工民建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1.1施工资料管理不到位

首先工民建是个具体专业,就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房屋建筑工程的统称。其中工民建在施工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弊端,最大的问题和弊端就是其在施工资料管理方面的欠缺。施工资料包括开工准备阶段资料,施工阶段质量验收资料,施工试验检验资料,原材料、产品,构配件等出厂合格证明资料,施工过程控制资料,必要时的增补资料,以及竣工时的验收资料还有建设工程检测存档资料等各种资料。原材料向来是工程施工的首要基础,它和相应的施工设备,施工记录,以及验收报表等文件资料被统称为物料基础。事实上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工民建工程对这些物料管理都不太重视,很多原材料和设备的合理存放与日常检修维护都过于形式化,通常都是在施工结束后才会对相应的文件进行整合修补。而修补后的资料与事实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存在很大差异,导致施工资料管理方面缺乏科学性还有及时性。

1.2施工管理的安全意识不到位

在工民建施工过程和管理环节中,安全和责任意识是两个重要因素。农民工是工民建施工的基本劳动力和组成部分,但是多数一线操作工人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缺乏基本劳动技能和专业知识,法律意识、质量安全意识比较淡化,致使其劳动效率相对比较低。另外,我们也没有建立工人劳动技能与收入相互挂钩的工资机制,工人缺乏参与培训的内在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安全意识又是农民工的普遍现象,对其管理比较困难,他们很难意识到由于一时疏忽会给安全生产和施工质量造成多大的不利影响。而且,作为施工现场的管理者,很多人都缺乏安全检查意识和监督意识。在施工区域里有很多管理人员和工人不戴安全帽,从而给安全问题埋下了很大隐患。

2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强化措施

2.1施工前期充分准备

第一,建材管理。提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查,完成所有测量工作,并与设计图纸对照,核查每项参数的准确性,将设计与实际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要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材料与设备的采购,确认所有进场的建材设施均由具有专业生产资质的厂家提供,并在进场时做好验收,保证其性能与质量全部可以达到施工标准,确认无任何问题后按照规划放置到相应场地存储管理,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外部因素产生的不良影响。第二,人员配置。根据编制的工程管理计划,来对不同环节对应的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安排,并且要加强团队建设,确保每个岗位工作人员均能够做到高效协调作业,联合所有人员的力量,来排除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工程的高质量施工提供保障。

2.2从源头抓起,做好工民建事业的基础工作

工程质量的内容存在两个层面的意思:表面上是指建筑物自身的工程质量,深层次就是除了建筑物自身的质量以外,还包括施工的全过程以及所有施工参与者在施工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施工工人保证建筑物的质量;监理对工程的进度、质量以及执行程度进行监督与督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明确工程的质量、控制工程的流程、分辨和预估影响质量的因素、把控质量的节点。

施工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从根本上决定了施工质量的好坏。据了解,原材料的不达标是导致施工出现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混凝土原材料不达标或者配比不到位就会导致建筑物墙体出现裂缝;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就会导致建筑物屋顶或地面出现渗漏,因此,在早期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把控,不得掉以轻心,更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质量就是生命。

2.3加强政府的督导力量,提高工程质量

中国是个法治国家,国家推行的政策也是有法可依的,工业和民用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法律规范和政策法规的指导。今后要更加强化政府的督导作用,加大对工业和民用建筑业的法规调控,保证工业和民用建筑业的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工业和民用建筑业的顺利展开。同时,国家的相关部门也要强化施工的质量管理制度,使工业和民用建筑业能够系统、有序的进行,对落实不到位的项目,一定要加强整顿和整改,确保政府督导和监管的权威性。

目前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业的队伍中,还存在着工程施工人员知识和技术水平偏低的问题,为了改善这类人员的素质水平,政府部门要侧重工业和民用建筑业人员素质的提升。首先,可以通过岗前的资格评定和人员资质的考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加深施工者对工作难度的理解。其次,要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做到人尽其才,保证工程的顺利落实。

2.4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作为施工作业的核心场所,施工现场尤为重要,所以施工管理的首要侧重点就是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单位为了使施工作业更加文明规范,应该不断加强现场质量的管理和学习。首先,应该对施工流程和工序进行控制,控制必须做到全面的过程化、动态化。其次,对于施工现场的相关细节要做到详细检查,现场各个环节的管理都要做到精细化。现场监管人员要严谨履行监管职责,标准检查各道施工工序,使施工人员减少甚至杜绝错误的操作,尽力避免各种安全隐患。发觉安全隐患应该想办法采取相关措施尽快排除,做好隐患记录,争取把施工现场营造成绿色、安全的场地,这样就能有效提升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效果,为工程有序推进提供保障。

2.5保证经济效益

对工民建施工现场进行高效管理,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工程建设综合效益,减少常见的质量与安全隐患存在,为后期的正常使用提供保障。并且,对于施工单位来讲,将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底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作为支撑,只有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才足以支撑其支持现场管理工作的落实。因此,无论是管理目标的制定,还是管理方案的规划编制,均需要坚持经济性原则,对整个施工现场管理进行细化,针对每一个节点来进行有效管控,提高工程建设以及施工管理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在气候等环境和资源问题备受国际关注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概念提出,现今世界正走向低碳经济时代。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工程施工占有一定程度的比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因其覆盖方面较广,其系统庞大复杂,环节步骤众多,重点多样化的特点应用于整个建筑工程。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工序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对低碳经济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起勇.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策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1):175-176.

[2]缪建华.工民建施工中节能技术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215.

[3]杜智豪,黄鹏.新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策略[J].居舍,2018(27):41.

[4]李鑫尧.工民建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7):135.

[5]上官琳.工民建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研究[J].居舍,2018(26):54.

论文作者:田耀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1

标签:;  ;  ;  ;  ;  ;  ;  ;  

低碳经济背景下工民建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田耀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