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探析

湖北省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探析

汪晓琳[1]2003年在《湖北省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探析》文中指出“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中心”。随着21世纪的来临,我国也认识到,教师质量的提高是教育改革成败的核心因素。同样,体育教师的质量是决定学校体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体育教育改革中共同的议题之一,也成为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培养能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现代人的根本条件之一。提高体育教师质量特别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完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是对已在岗,在职教师的再教育。它以新知识塑造素质人才为纽带,担负着培养新世纪专门人才的重任。课程被称为人才培养的蓝图、载体和中介。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所采取的策略都不尽相同,湖北省作为教育大省,教育质量较高,其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具有代表性。本文就湖北省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认为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课程设置的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发展对课程设置的要求,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本文除导论外,正文共设叁节。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节主要是对继续教育及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概念问题的界定。后两节就国内外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启示、对我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这一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然后相应的提出了改革对策和原则。 本文首先从宏观上对继续教育、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概念的界定入手。本文认为,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通常指的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应定义为:对达到国家规定学历并已取得教师资格的体育教师,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从培训对象看,既包括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体育教师,也包括学历符合要求的接受过中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体育教师,既包 dh 硕士学位论文 w MASTER’S THESIS括新上岗的体育教师,也包括获得各级职称的体育教师及体育骨干教师;从培训内容看,既包括以更新知识,完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还包括掌握现代体育教育技术,改进体育教育方法,提高科研能力,了解新动态、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从培训形式看,既包括新教师岗前培训,其它教师的岗位培训,还包括学历再提高教育。了解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定义,是我们实施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基础。 接着,本文比较详尽地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启示、对体育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重新构建提出的新要求。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是多背景、多因素制约的系统工程,探明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前提——了解当前国内外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实施课程设置改革的前提。 通过分析我省四所有代表性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本文最后提出了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对策:l、转变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思想。二、改革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体制,优化培养模式。3、借鉴发达国家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经验。4、加强并完善法规建设等,同时也提出了改革原则:针对性、适用性、科学性、创新性、综合性等原则。

佚名[2]2005年在《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文中研究表明[阿不拉·买买提]阿不拉·买买提,新疆焉耆人,1958年12月生,硕士研究生,新疆库尔勒市巴州卫生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高级讲师、教研室主任。致力于卫生职业教育。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培养了上千名各族卫生专业人才,在新疆各地卫生医疗战线上发挥着各自的骨干力量。撰写的教学、科研论文《版画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学应用》、《谈卫校解剖学教学中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新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师情况调查》、《少数民族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浅

胡杰[3]2011年在《安徽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确定了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每5年为一个周期的制度。那么,一名教师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需要接受若干轮培训。在教师培训这个宏大系统中,课程实施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将宏观的继续教育理论与微观的继续教育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施是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目的和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强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教师自身需求的日益提高,时刻都在呼唤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施体系的重新构建。本研究基于安徽省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施现状,结合时代背景,在分析现象、归纳问题的基础上,以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借鉴与创新相融通的原则,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施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重点对合肥、淮南、淮北叁个地区的体育教师教学教育课程实施情况的现状进行调查,并从继续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课程实施的模式与授课方式、师资队伍、评价体系、课程实施的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本论文的研究结论为:安徽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目标以客观主义的目标为主,体育教师的主体性及其个性的发展体现得不是很明显;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缺乏合理性;课程实施的模式比较单一、授课方式比较传统;评价方式不是很全面;师资方面存在不足;课程实施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针对安徽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结合继续教育相关理论,对目前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在构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结构与内容时,要注意引进新的体育教育思想,并把师德修养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构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时,应紧紧围绕促进和帮助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不断创新,并采用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模式;在构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时,要进一步增强继续教育考核评价与教师工作考核评价的一致性,抓好全过程评价;在建设继续教育师资队伍时,应满足广大继续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在解决经费来源不足的问题时,特别是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可以采用“政府解决一点、学校筹措一点、个人分担一点”的办法解决,在解决工学矛盾问题时,上级行政部门应为教师规定进修时间,成为法定的学习时间,相关人员必须履行的,最大限度的解决这个矛盾。

于兴国[4]2002年在《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教师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成败,乃至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基于这种共识,教师教育日益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可以肯定地说,教师教育已成为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焦点。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正经历一个特殊的阶段——社会转型时期。此一转型发轫于经济领域,很快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自身也在发生转型。教师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可以说,教师教育也随之进入了重大转型时期。在转型时期,如何研究、制定、实施最为有效的教师教育政策,建立起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和制度,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当前中国教师教育政策处于新旧混杂的“转型”状态。传统的教师教育政策是以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制定的,适应计划经济时代要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逐步暴露出来。我国各界人士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逐步拓宽并加深了教师教育政策研究和改革的力度。20世纪末至今,我国已出台一系列新型教师教育政策,概而言之,主要包括反对封闭追求开放的“教师教育开放化政策”、反对分离追求整合的“教师教育一体化政策”、反对低层次追求高层次的“教师教育高端化政策”等几方面。然而,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旧政策是否应该完全摒弃,新政策是否完全合理,都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对转型期中国的教师教育政策进行多维度、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总结已有的经验与教训,并对今后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进行展望性的思考。论文全文由绪论和正文七章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交代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现状以及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正文第一章主要通过对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进行纵向考察,一方面旨在明确教师教育转型的必要性和方向,同时也为了厘清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历史基础;正文第二章通过对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现实背景的横向考察,一方面为了阐明教师教育转型的必要性,同时也是为了探寻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的现实基础;正文第叁章主要考察和分析了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是基于什么样的理念和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正文第四至六章则分别对转型期的中国叁大教师教育政策——开放化政策、一体化政策和高端化政策,从政策的缘起、过程与内容、成效与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剖析。基于前面各章的考察与分析,正文第七章就就今后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调整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第一,完善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政策;第二,推进教师教育的重心后移;第叁,实施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管理制度;第四,积极完善和改进教师教育立法;第五,改革与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第六,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郭东[5]2018年在《湖北省民办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主要受教学主导者教师的影响,教师的执教水平、执教态度、科研创新等综合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民办高校体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重要的成员,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担负着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等多项功能,他们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以湖北省民办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湖北省民办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湖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优势和不足,并为相关管理部门和高校制定与完善政策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从基本情况来看,湖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以中青年为主,男女比例适当,运动技能等级较高,教龄结构良好,在本校工作年限较长,有利于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体育教师的数量不足,专兼职比例不合理,学历水平较低、职称结构不合理。同时他们的专项结构以球类项目为主,其他项目大型赛事教练员有所欠缺。二、从工资待遇情况来看,湖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工资满意度较低,主要因为基本工资和课时津贴费较低,尤其是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叁、从职业心理状况来看,湖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较低,他们大部分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才选择民办高校。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认为民办高校发展前景一般,寄予希望不大,与其他专业相比认可度较低,自己有失业的担忧,对教学环境也不太满意。四、从教学情况来看,湖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课时较多,班容量较大,工作负担较重。课程以技术课为主,理论课较少,课程主要是传统的几门,信息化教学手段单一,没有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予以设置教学内容,大纲也大部分使用其他高校现有的,而不是自己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科学有效的教学大纲。但是,体育教师教案使用情况较好。五、从课余训练情况来看,湖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大部分担任高校训练队工作,这有利于高校课余训练的开展。然而,民办高校课余训练的周训练次数较少,可适当增加训练次数,以保证训练的有效进行。六、从科研情况来看,湖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科研满意度不高,他们主要为了职称评定、提高待遇而发表论文,发表论文篇数较少,级别不高,专着、教材也较少。主要影响原因有工作繁重,课题申请困难,自身理论知识欠缺等多个方面。七、从培训、进修情况看,湖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有较高的培训意愿,他们认为培训、进修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学校重视不足,经费较少,导致他们培训次数较少,培训级别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配备与学生人数符合的体育教师数量,合理利用兼职教师资源,加大高学历、高技能体育教师的引进,同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引进相关课程的体育教师;提高湖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公平对待民办高校体育教师,提高教师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并努力改善教学环境;优化体育教学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设置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增加理论课时,加大支持力度;科学定位学校类型,并对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提高体育教师的培训、进修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支持。

李丽英[6]2006年在《湖南省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一朝执教,终身为师”的观念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教师继续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体育院系教师作为培养体育教育人才的“生产母机”,更加需要不断进行继续教育。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湖南省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既可以弥补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继续教育现今相关研究的不足,丰富其研究理论,又可以为继续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参考意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综合教学论、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对湖南省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力图了解其基本状况,从而提出有效的对策。 研究认为: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继续教育指对那些脱离传统正规学校教育之后的在岗体育院系教师进行的以扩充与更新知识、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更新与拓宽体育技术技能为目的的教育。湖南省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如下:对教师继续教育内涵的认识不到位;对颁布的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与关注程度有限;教师普遍认为非学历教育是必要的,且需着重加强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社会适应等能力;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主要为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提高自我竞争能力等;岗前培训、单科进修、同等学历硕士进修班是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叁种主要形式;大部分教师认为继续教育对教育教学有帮助(帮助大小与所学内容和任教课程是否一致呈正相关);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符合体育教育发展趋势;整体上,培训者的教学态度认真,素质水平较高,但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成绩考核方式以考试、考查、撰写课程论文为主;经费由国家、学校、教师共同分担;学习与工作之间存在矛盾、经费无力承担、培训效果欠佳等是制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从现实需求看,教师工作中急需补充以下方面的知识:体育教学的新理论以及改革新动态、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关知识、撰写研究论文的有关知识等;教师最喜欢的形式是在职进修,最希望的时间是寒暑假。基本对策:更新观念,端

赵进[7]2011年在《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体育教师之于学校体育亦然。回顾体育教师教育的历史,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绝非不证自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是基于对体育教师专业性与时俱进的把握,是体育教师实现其职业的“不可替代性”并超越以往“自然成长”专业发展模式,从而推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抉择。从国际上看,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以及“标准本位”的体育教师教育尽管也曾受到非议,但其仍居于主流地位的事实充分证明了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在专业发展中的核心指导作用。国际上一些国家早已实施了自己的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标准本位”下的体育教师教育也显得颇为成熟,相比之下,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有关体育教师专业化及体育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已经远远超越了实践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已经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形成了制约,教师资格制度亟待改革、补充与完善。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但遗憾的是,现有研究多囿于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及现状介绍,对于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对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研究以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与体育教师教育的关系研究,尚相对薄弱。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结合教育学、社会学、体育学等学科知识,对中学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进行了基础理论分析与初步的构建。相关结果及结论如下:1.学校体育课程的出现诞生了体育教师职业。与其他专业发展较为成熟学科相比(尤其是法学、医学专业)、与他国体育教师专业较高发展程度相比,我国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较低,体育教师的学科地位及社会地位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而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实施则能促成体育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是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必备条件。2.教师专业标准制度已经得到一些发达国家的肯定,国外早期执行标准的部分国家其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比较成熟完善,在体育教师教育方面也已取得显着效益,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对于体育教师教育的价值已经得到广泛公认。当前我国的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尚付阙如,相关研究较少,体育教师教育也缺乏相应的标准依据,其研制工作迫在眉睫。我国现有的有关体育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研究对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研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不同的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对应不同地域、不同阶段的体育教师教育内容,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应该是一套包含初任、胜任、资深、专家等不同发展阶段的系列标准体系,未来我国应建立多维的学校教育标准体系,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应先指向初任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的构建研究。3.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的构建应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在对体育教师专业性和体育教师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对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进行了初步的构建。研究认为,第一,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与非相邻行业相比,体育教师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它的教育性和师范性上;从教育学视角来看,与相邻行业的师范教育其他学科的相比,体育教育专业具有学科专业的特殊性:与相似行业(如教练员)相较,体育教育专业义有它教学方面的特殊性。“师范性”是体育教师的专业基础,“学科的专业性”是体育教师的专业内核,“社会性”是体育教师的专业价值。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必须基于体育教师专业性的分析,透彻了解体育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才能把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脉络,制订切实可行的专业标准,进而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二,体育教师观应包含“师德观”、“学生观”、“职业职责观”、“职业素质观”、“体育教学观”、“专业发展观”等方面,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应符合体育教师观的要求。第叁,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是集中在四个维度的标准体系,即:“专业教学策略”、“专业基本属性”、“专业知识”、“专业协调能力”,包含了25项的二级指标,这与国际上对于教师专业标准维度的划分基本一致,基本涵盖了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的必备要素。4.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制订目的是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从而提高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养,最终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体育教师教育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则为体育教师教育的目标提供了指导方向。国外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与体育教师教育互动发展的经验事实对认知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出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前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在职前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教育目标的单一化、同质化;学生对“术科”认识与实践有失偏颇;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匮乏。在职后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对体育教师职后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监管;缺乏明确的目标;行政化干预过重,走入了“专业化”误区。在此基础上,对于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标准本位”下的体育教师职前教育能改变以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化程度不高、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同时也能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参考;“标准本位”下的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则可以使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由目标不明的自然、无序状态到目标明确、步骤清晰的有序状态转变。

邵玉姣[8]2013年在《基于人本主义学习观下泰安市乡镇初中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教育在人类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优先发展教育,高度重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现阶段农村跟城市的基础教育改革相差距离还太大,对乡镇地区的教育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现阶段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出发,了解农村地区中学体育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积极探索适合我省中学体育教师需要的继续教育模式,对于提高山东省农村地区体育教师的素质、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发、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泰安市70个乡镇初中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泰安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人本主义学习观下泰安市乡镇初中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提高对策。结果表明:1泰安市初中体育教师的性别年龄比例基本合理;学历层次呈明显上升趋势;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工作内容多。2泰安市乡镇初中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相关政策的了解不足,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参与继续教育的态度较端正,但还是存在一定的被动性,缺乏自主性学习。3泰安市初中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价值取向存在偏差、授课形式单一、课程内容缺少层次性、针对性;培训模式单一,校本培训有一定的存在价值;管理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弹性、不会变通、缺乏人性化;缺乏合理有效的质量评价机制,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4、泰安市初中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人文关怀;继续教育目标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自主性;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要以人为本;树立多元、灵活、人性化的管理理念;采用校本培训模式、菜单式培训模式、顶岗支教模式、远程培训模式等充满人性化的继续教育教育模式;强调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自我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安涛[9]2012年在《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教育模式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7年5月国家颁布实施了免费师范生政策,这一政策的贯彻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这无疑对师范生的培养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培养还处于探索与试行阶段,各方面都不够成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其教育模式也尚未完全形成。本文在免费师范生政策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基层学校需求现状,通过实地调查,在借鉴他国免费教育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状态、培养方式等叁个方面入手,对我国免费师范生政策之下体育教师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英加新叁国体育教师教育模式的培养目标多级且层次化2.英加新叁国体育教师教育模式中的课程设置更加顾及中小学体育教师知识的不同需求3.英加新叁国体育教师教育模式在培养方式上施行中小学“分开制”、理论与实践穿插进行,且实践延续的时间比较长4.不同地区和不同性质学校的体育教师和领导对小学体育教师的需求现状,包括专业方向、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需求看法也相近,并无明显的差异。5.体育教师和领导均认为田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是小学体育教师所需且教学非常实用的专业方向。其次,体育舞蹈、健美操、体操、排球也比较实用。6.不论是体育专业基础知识、体育教育基础知识,还是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知识、计算机知识都是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但对英语知识的要求不高。7.体育教师和领导认为小学体育教师除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示范讲解能力、交往协调能力外,现场控制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其次,是说服教育能力和指导教学与训练的能力。8.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和领导认为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创新素质、心理、审美素质、思想道德素质都是一名合格、优秀体育老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前提,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9.大多数体育教师和领导认为男女性别并不重要。学历也并非重要的因素,认为“一般重要”的比例最高。基于以上结论,认为我国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教育模式应以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体育人才”为主导,注意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细化;“对号入座”完善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设置,推进小学与大学、中学与大学的有机衔接。包括进一步遴选、开发和整合教学内容。增加所需专业人才方向的课程设置。加大职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开设比例,促进课程教学的系统化设计;落实“怎样培养体育教育人才”,建立体育免费师范生教育合作专线。包括实践教学体系的确定和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的分配与交叉融合。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探析[D]. 汪晓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03

[2]. 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C]. 佚名. 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 2005

[3]. 安徽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胡杰. 淮北师范大学. 2011

[4]. 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 于兴国. 东北师范大学. 2002

[5]. 湖北省民办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 郭东.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6]. 湖南省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李丽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06

[7]. 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研究[D]. 赵进.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8].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观下泰安市乡镇初中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D]. 邵玉姣. 曲阜师范大学. 2013

[9]. 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教育模式初探[D]. 安涛.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  

湖北省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