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贾任梅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贾任梅

黑龙江省尚志市马延乡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近年来,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对策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呼吁各级政府应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解决好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消除城乡就业差别,有效降低农村劳动力城市化的成本,促进转移有序进行。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1.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

消除城乡就业差别,实现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初衷,但就目前状况看来,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仍然是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障碍性因素。这严重影响了农业效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影响城市化的合理水平。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的严重滞后,财经统计站发放农经信息的不及时,往往产生缺乏信息或信息不准确导致的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劳动力市场行为不规范,劳动法规不健全,使用人单位和民工权利义务不明确,为劳动纠纷的产生和解决埋下了隐患;迄今尚未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着城市人口对城市就业机会的相当程度的垄断。

2.农村人口增长,劳动力自身素质差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比重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人口规模不断增长,构成的持续性的农村就业压力,也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剩余。伴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劳动者文化程度集中分布于小学和初中,高中层次、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很低,这样给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3.制度上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制度上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三个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户籍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矛盾日益尖锐,成为现代化进程的障碍。户籍制度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彻底转移,使农村人口负担过重,间接阻碍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城乡分割二元化管理体制”和在户籍制度上采用城乡分治的办法使已转移进城的农村人口不能成为正式工人或市民,形成同一城市、同一岗位出现“两种身份、两种待遇”的不正常现象。此外,由于我国经济还不发达,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覆盖到农村,土地就成为农民生、老、病、死的一切保障来源,现行的土地制度就给农民留下了一条方便的退路。基于这个原因,国家也不得不实行稳定人心的几十年不变的土地承包政策,有它一定的合理性和重要的稳定作用。但是,这样的土地政策也是造成农民长期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摇摆和转移不彻底的一个重要原因。

4.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下降

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转移渠道,但进入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乡镇企业的劣势就逐渐的表现出来,从企业自身来看,规模小、产品质量差、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不能够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同时,研发投入少、技术装备差、管理水平低、企业制度不健全、专业人才匮乏使得产销量低,从而导致乡镇企业发展日渐缓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从外部环境来看,乡镇企业处于十分劣势的地位,难以抵抗国内外各个大小企业的冲击,往往成为不正当竞争的牺牲品。在地区布局上,乡镇企业布局过于分散,无法形成应有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其就业容量也无法扩大。同时,财税、金融、技术的支持还做的远远不够,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平稳向前规模化的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减慢。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当前我国剩余劳动力人数庞大,但文化素质和技能较低,绝大多数不具备专业技能。同时,由于劳动力素质与专业技能较低,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因此,迫切需要由丰富的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

2.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制度,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最根本、最长远的对策是大幅度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就是搞好农村教育。首先,政府要切实落实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扶持实施力度,对现代农村下一代的文化素质水平有一个基本的保证。其次,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迅速有效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最主要途径。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农村的实际需要,使更多的农民按需就学,学以致用。同时,要注意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也要为农村发展服务,提高农村各类专门人才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另外,要加强对外出打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加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入。通过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铺平道路。

3.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

小城镇是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市雏型,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和桥梁,发展小城镇可以把城乡两个市场较好地连接起来,促进城乡的双向交流和共同发展。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和加工业之间形成产业链,降低交易成本。发展小城镇要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结合起来,利用小城镇连接城乡的区位优势,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同时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切实规划的基础之上,利用当地的资源,有重点有实效的发展,保证小城镇建设的可行性。针对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留守农民、进城农民及其失地农民,应制定相应的对策,加快各类农民的转移工作,在政策上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解决好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4.加大各项政策落实力度

我国一定要要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确保国家扶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继续贯彻“合理引导,公平对待,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取消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和歧视性规定,严禁变相收费和搭车收费;建立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的长效机制,从根本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要建立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政策落实责任制,各级政府要把落实农民进城务工政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专人负责,加大督查力度。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国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的方针政策,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农民工、理解农民工、帮助农民工的良好氛围,为落实政策、优化环境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

论文作者:贾任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贾任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