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中的临床观察论文_申海英

(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山西 阳泉 045000)

【摘要】目的:研究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诊断并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等指标水平,并统计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MI,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好转,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明显低于对照组1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改善患者指标水平,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关键词】利拉鲁肽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糖尿病肥胖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1-0068-02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组以胰岛素抵抗(IR)、胰岛素分泌受损、肝糖原异生增加并常伴有肥胖为特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1],属于临床最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是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第3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2]。患者不仅需要终身服药治疗,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引发心脑、眼、肾脏、足等部位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而且人在肥胖状态下,过度的脂肪堆积可能促使胰岛素抵抗的产生,胰岛素抵抗严重时,就有可能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此,适当的降低体重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从而在总体上改善血糖水平。但与单纯性肥胖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分解代谢降低、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原因更加难以减重。

近年来,临床逐渐采取联合用药方式治疗,在有效控制患者血糖的基础上,降低患者BMI、胆固醇等指标,从根本上延缓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诊断并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诊断并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28例,女32例,平均(55.9±3.2)岁, 病程(4.3±1.5)年,平均BMI(29.5±2.7)。对照组男27例,女33例,平均(53.4±2.2)岁, 病程(3.9±1.7)年,平均BMI(29.0±2.1)。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等基础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上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

(1)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TO)糖尿病诊断标准[3],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且所有患者BMI均大于等于28Kg/m2,符合《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4]中对于肥胖症的诊断标准,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经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2)病历资料齐全且无重大遗传病史;(3)排除既往六个月曾使用过胰岛素、二甲双胍等糖尿病治疗药物或激素类药物;(4)排除有心肝肾等重大器官疾病;(5)排除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6)治疗研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且签署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规范严格控制饮食,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予以相应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规范地进行血糖监测。

1.3.1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治疗。二甲双胍用量为0.5g/次,一天三次,地特胰岛素起始量0.2u/Kg/d,据血糖调节剂量,3个月为1疗程。

1.3.2观察组采用皮下注射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用量为0.5g/次,一天三次,利拉鲁肽用量为0.6mg/d,据患者病情加量至1.2mg/d,最大剂量1.8mg/d。3个月为1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1)临床指标对比:统计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等指标水平;(2)不良情况发生率: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腹痛、恶心、便秘等不良反应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指标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BMI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结果分析(x-±s)

  

3.讨论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代谢功能紊乱,脂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状态密切相关,导致患者血糖无法维持在正常范围,因此改善患者肥胖症和胰岛素抵抗非常必要。二甲双胍为临床常用降糖药,对于控制体重也有一定的效果。临床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通过无氧降解使血糖水平降低,抑制肝葡萄糖输出,另一方面此药物还能促进胰岛素同受体结合,改善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5]。但长期大量服用二甲双胍可能导致维生素B12的流失,以及出现胃肠道的刺激反应。利拉鲁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长效GLP-1类似物,与天然GLP-1有97%的同源性[6]。而胰升糖素样多肽(GLP-1)是由人体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长促胰岛素激素,能促进胰腺β细胞呈葡萄糖浓度依赖性地分泌胰岛素[7]。另一方面,GLP-1可以有效地延长胃排空时间,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量,有利于患者体重的控制。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不同组别患者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有效降低患者BMI及脂质指数,改善胰岛素抵抗,更好地控制血糖,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星,魏琦,温维琴,等.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血清趋化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6):800-802.

[2]刘春燕,白宁,张晓乐,等.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血清vaspin水平影响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8):1104-1106,1110.

[3]黄莉,张燕飞.糖尿病伴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病理分析[J].重庆医学,2016, 45(32):4572-4574.

[4]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综合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6,32(8):623-627.

[5]刘湘茹,李玥,胡德龙.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3):225-227.

[6]王淑珍.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9):1127-1129.

[7]贺美芳,冯希云,梁文芳,等.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4):579-581.

论文作者:申海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中的临床观察论文_申海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