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与长春西汀联合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观察论文_盛艳珍 钟兵 赵亚 张丰 黄兴权

湖南省桃源县人民医院 湖南桃源 415700

【摘 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长春西汀联合治疗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短暂性脑缺血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表现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的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氯吡格雷;长春西汀;老年短暂性脑缺血

短暂性脑缺血为临床常见中老年疾病,短时间内脑血流量减少所造成的脑功能障碍是其主要的发病原因,对老年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药物治疗是当前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为进一步探讨氯吡格雷同长春西汀联合治疗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短暂性脑缺血患者76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61-74岁,平均年龄(67.53±3.24)岁,平均发作次数(3.12±0.56)次/d;观察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60-73岁,平均年龄(67.42±3.18)岁,平均发作次数(3.08±0.51)次/d。上述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上述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后给予降糖、降脂、降压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国药准字:J20130083)治疗,75mg口服,每天1次;后给予红花注射液(山西恒大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1814)治疗,20mL+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其中氯吡格雷用法及用量同于对照组,后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湖南五洲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43089),30mg+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上述两组患者均进行连续两个疗程治疗,每个疗程时间为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水平。

1.4 疗效判定[2]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且治疗期间无发作情况,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发作次数减少75%以上,且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视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发作情况未得到有效控制,或进一步恶化为脑梗死,视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 )示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38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74%(36/38);对照组3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95%(30/38),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述:

注:同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变化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表现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2所述:

注:同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表现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3所述:

注:同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通常情况下是因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供血不足,虽然其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如不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存在着较大的进展为脑梗死的可能性,且致残率较高。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其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步退化,在短暂性脑缺血的影响下,生命安全受到的威胁也相对较大。从上述分析来看,对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治疗,应在严格控制发作次数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其进展为脑梗死的可能性,以此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当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氯吡格雷为临床新型血小板ADP受体抑制剂,其可通过抑制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膜受体的结合,从而阻碍纤维蛋白原同糖蛋白IIb/IIIa受体的结合,最终有效抑制血小板相互聚集的作用,且选择性较强[3]。长春西汀可有效改善机体脑供血不足情况,同时促进大脑新陈代谢,且在改善患者脑血流速度方面具有着明显优势。其主要是通过对兴奋性氨基酸所诱发的细胞毒作用的缓解,从而抑制钠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最终达到对患者神经的保护作用,同时可有效提升大脑组织氧气及葡萄糖的摄入及消耗,并通过降低红细胞氧亲和力的方式,促进氧运输,最终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及降低脑血管阻力的目的。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有效弥补两者之间存在的不足,以此提升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表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氯吡格雷联合长春西汀用于老年短暂性脑缺血的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李军民.氯吡格雷等联合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1(1):112-113.

[2]易继龙,卢志刚.长春西汀联用氯吡格雷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0):100-101.

[3]孙海棠 畅 长春西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100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7):81-82.

论文作者:盛艳珍 钟兵 赵亚 张丰 黄兴权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氯吡格雷与长春西汀联合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观察论文_盛艳珍 钟兵 赵亚 张丰 黄兴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