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癥瘕

浅述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癥瘕

谷金红[1]2000年在《浅述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癥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论述了活血化瘀法在妇科癥瘕治疗上的应用。 古往今来,妇科癥瘕的治疗广泛采用活血化瘀法。其理论依据是:在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上,妇科癥瘕与血瘀密切相关,且活血化瘀药的药理作用很适合该病的治疗。 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癥瘕的应用思路可概括为:1.标本缓急,先后明晰。2.审因论治,病证结合。3.同中求异,选药精当。4.殊途同归,并用益佳。5.三因制宜,思辨周全。6.尺有所短,避之有方。

赵明芬[2]2012年在《周铭心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调冲法治疗不孕症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为整理、总结、挖掘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2008年国家人事部、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和实施了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经验继承工作。周铭心教授长期坚持中医诊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在中医内科疑难杂病、新疆多发疾病和中医妇科病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本次在周铭心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一次较为系统、全面地研究、整理、总结其数十余年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研究目的:通过整理、总结名老中医周铭心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以探索其临证规律及学术特色,挖掘其科学内涵,并加以升华和创新。以便于更好地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弘扬和繁荣中医药事业。研究方法:1.通过每周跟师临证抄方2次,收集处方300份,书写跟师笔记,跟师月记,以及师生问难,老师释疑,定期讲课、口传心授等多种方法随时记录老师的学术观点,再加以重整、疏理、总结、概括老师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特色。2.全面收集整理关于周铭心教授及其弟子发表的反映其相关学术观点的论文共140余篇、著作2部,结合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查阅相关古文献书籍121部,清华同方文献780篇,追溯老师学术思想的渊源和理论依据,剖析其学术脉络以总结老师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3.收集周铭心教授近10年治疗不孕症门诊病历及保存完好的原始资料回顾性病历等150例,运用Excel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对患者基本情况、处方药物等进行描述。运用聚类分析等相关数理统计与中医药基本理论系统分类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及特点。结合自己临床实践进行思辩、领悟、总结、分析、凝练其辨证、立法、处方、药物特点,找寻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用药规律与特色,并加以挖掘、深化、升华、创新提出新观点,新理论,新治法。研究结果:1.周铭心教授在诊治理论上提出并善用排除辨证法。排除辨证法分为三类,即穷举排除、对举排除和特举排除。2.周铭心教授在论治策略方面提出四种方法,并擅用之:其四种诊治策略即正治策、权变策、矫正策、规诫策四类。在治法方面提出旁治法,即从旁而治。简言之,旁治就是对既定之证采取与其病机部位、性质或时态不相切合的治法治疗。旁治法有旁性、旁位和旁时而治的区别。3.在养生方面提出“王道养生”养生预防思想。提倡修德宁心以长寿,顺应地域、四时气候。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反对霸道养生。4.在内科方面提出西北多燥证。针对西北燥证,提出逆治,从治,旁治三法原则。具体遣方用药则有宣、散、通、达、温、清、升、降、柔、润等法。5.在心肺疾病诊治方面,独创排闼宗阳法。排闼宗阳法即畅疏胸憻,振奋宗气之法,启天气于肺系,引中气于脾胃,和血分于心营,使宗气充而顺。内科重视治理脾胃,常将脾胃药运用分作补土、培土、保土、护土四法。6.在妇科临床中,周老师重视奇经理论,尤其重视冲脉的调理。在不孕症时用调冲6法。即注冲、达冲、固冲、降冲、清冲、和冲六法。7.临证处方用药特色:理法方药有据,辨证执简驭繁。遣药主次跌宕,处方量宏力专。相反相成配伍,灵活运用经典。其法遵仲景、鞠通先贤,结合病证各施以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敛散结合、升降相因、润燥互配、刚柔既济、动静相伍、使之相反相成。结论:周铭心教授提出及善用排除辨证法,以正治、权变、矫正、规诫为诊治策略。以“王道养生”为养生预防思想。发现并善治西北燥证。独创排闼宗阳法诊治心肺疾病。内科重视治理脾胃,妇科重视调理冲脉。临证处方具有遣药主次跌宕,处方量宏力专,相反相成配伍,灵活运用经典之特色。

刘静[3]2011年在《妇炎清方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妇炎清方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次临床观察共收集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口服妇炎清方;对照组30例,口服金刚藤胶囊。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B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数据的差异。结果1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6.7%和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中医症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6.7%、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局部体征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治疗组对缓解盆腔疼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90%、43.3%,差异有显著性(P<0.05)。5两组患者治疗后B超积液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6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其在降低高切、低切全血黏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妇炎清方具有清热健脾利湿、活血化瘀止痛的功能,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局部体征,有效缓解盆腔疼痛,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滞度,为临床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剂。

姜多[4]2016年在《《金匮要略》“妇人三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详细的论述了女子的生理病理特点。《内经》中不仅论述了肾气、天癸、冲任脉、太冲脉、三阳脉的盛衰是如何以七岁为周期作用于女子的生理,还论述了女子胞及脏腑、气血、情志因素等与女子之间的病理特点,及妊娠期辨证用药的原则。《难经》指出命门具有主持生殖的作用。这些都对张仲景认识和治疗妇人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金匮要略》妇人三篇分别为妊娠病篇、产后病篇、杂病篇。“气机失和”为妊娠病的病机关键,根据气机失和的病因可分为阴阳不调、实邪阻滞、血虚失养、肝脾不和。“虚”为产后病的根本,因产后血虚可分别导致成“热”“寒”“满”“实”“瘀”“表里皆虚”。妇人杂病则以“多因多证多法”为特点,其特点主要为情志的失常、“水”“血”的不利、内失“和”“养”及特殊的疗法。后世医家不仅继承了《金匮要略》妇人病篇的脉证方论,并且还有所发展。后世之著沿用了仲景以妊娠、产后、杂病的分类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详分科目成为多证多型。后世医家继承并采用、新用仲景治疗妇人病的脉证思想,进一步补充了仲景未诉之病因病机。在妇人病的治疗上,大量的应用仲景原方是最为显著的特点,并在原方基础之上进行加减变化,变成多证多方多用。这些都在后世为妇人病的理论发展和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奠,逐渐形成了如今广为人知的中医妇科学。

参考文献:

[1]. 浅述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癥瘕[D]. 谷金红. 天津中医学院. 2000

[2]. 周铭心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调冲法治疗不孕症的研究[D]. 赵明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3]. 妇炎清方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D]. 刘静. 河北联合大学. 2011

[4]. 《金匮要略》“妇人三篇”研究[D]. 姜多.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浅述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癥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