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畅性对审美鉴赏的影响-从加工流畅性模型到审美愉悦与兴趣模型论文

流畅性对审美鉴赏的影响——从加工流畅性模型到审美愉悦与兴趣模型

何先友, 陈雅珏, 杨丹妮, 何德娴

【摘 要】 加工审美对象的流畅性是否对审美反应产生影响,一直存在争议。加工流畅性模型主张流畅性直接引发积极情绪,积极情绪是影响审美判断的决定性因素。而审美愉悦与兴趣模型主张加工动机决定加工水平,并导致不同的审美反应。厘清流畅性与不同审美反应间的关系,分析不同水平的加工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审美加工模型。未来应关注审美需求以及不同审美对象,并结合神经美学的方法,发展和完善审美加工理论框架。

【关 键 词】 加工流畅性模型 审美愉悦与兴趣模型 流畅性 加工水平

一、引 言

真善美是人类数千年来苦苦求索的永恒主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的需要仅次于自我实现需要,属于人类需要中的高层次需要。[1]在实验心理学中,审美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费希纳1860年在其著作《心理物理学纲要》中就已提及用科学方法对审美现象进行研究的主张,[2]并开始致力于审美研究,而后于1871年发表著作《实验美学论》,1876年发表著作《美学导论》,对审美问题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奠定了实验美学(Empirical Aesthetics)的发展基础,也拉开了以实证方法研究审美问题的帷幕。[3]

一直以来,不少心理学研究者都对审美的形成原因和加工机制充满兴趣,其中普遍受到认可的是,审美反应受加工流畅性影响,审美加工与物体的流畅性特征有关。[4-9]加工流畅性(Processing Fluency)指的是信息在人的认知体系中流动的难易程度。[10]但是,一直以来,研究者对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却得到两种相反的结果。其中,Reber、Schwarz和Winkielman 提出了审美愉悦的加工流畅性模型(The Fluency Theory of Aesthetic Pleasure),主张审美反应与刺激的流畅性特征成正相关关系。[11]而Graf和Landwehr却认为审美反应与流畅性不仅是单纯的正相关关系,他们将审美反应进行划分,主张不同的审美反应对应不同加工,而流畅性是分化这些加工的根源,并据此提出了审美情绪和兴趣模型(The Pleasure-Interest Model of Aesthetic, PIA模型)。[12]

本文将对这两个模型进行分析,进一步厘清审美与加工流畅性的关系,分析矛盾结果背后的原因,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些理论模型,更好地解释审美反应背后的加工机制。

The simulative research of campus network based on OPNET

二、审美愉悦的加工流畅性模型

(一)审美愉悦与加工流畅性

哲学家George Santayana把美(beauty)定义为“有积极价值的”“固有的”“客观化的”,主张美所激发的愉悦是直接被引发的,没有经过推理的调节。[13]而Reber 等人更是直接将此用作“审美愉悦”的定义,即审美愉悦是对审美对象直接反应出的积极情绪。[11]那么,在对物体的审美鉴赏中,为什么人们通常会认为一些物体比另一些物体更令人愉悦呢?

在信息加工中,流畅性—情绪联结模型(The Fluency-Affect Link)是一个被多数人认可的理论。流畅性—情绪联结模型主张,由加工流畅性引发的情绪体验并非中性,加工过程中的高流畅性可以引发积极情绪,并在随后的认知判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导致对目标对象更积极的评价。[14]在进化心理学中,支配人类心理演化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认知经济原则,信息加工流畅性直接反映了认知过程的经济性,也就是说为了更好地适应,人们会偏好高流畅性的认知加工;而对高流畅性物体的加工可以引发相应的积极情绪,这种积极情绪作为一种积极的反馈,可以强化对高流畅性物体加工的偏好,调适个体信息加工过程和组织方式。[15]

依据是否有意识,人类认知加工可以分为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两个系统。[29]自动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 是一种无意识的加工,它不受个体意识控制、无需注意资源参与、不受认知容量限制;而控制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则需要注意资源参与,受个体主动、有意识控制,且认知容量有限。费希纳提出的审美的两个加工层次恰好与自动加工、控制加工相吻合。换言之,根据费希纳的理论可以推论,审美加工也有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两个水平:(1)建立于最初总体印象上的审美加工可能是自动加工;(2)经过精细加工的审美鉴赏可能经过了控制加工。

加工流畅性模型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认可,他们为之提供了大量的实验证据。研究发现,物体刺激的对比度或清晰度[10,16]和对称性[17,18]等流畅性特征都对审美评价有积极作用。此外,研究者在对重复暴露[19]、暴露时长[10]和知觉启动[10]的研究中发现,这些启动都能增加审美喜好(Aesthetic Liking),换言之,除了内在的刺激特征,感知者对于刺激的经历也能提高加工流畅性,引起审美喜好。

⑩ 刘 译 :Pleased that he can practice the ancient Way...[4]38

PIA模型主张,在加工刺激之前,感知者首先会对之后加工刺激的流畅性进行预期,即审美预期。[12]而预期的流畅性水平和真实需要的流畅性水平间可能存在差异,这个差异称为流畅性差异。[12]在流畅性差异为积极的情况下,感知者会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即“你做的比想象的更好”;而在流畅性差异为消极的情况下,感知者会体验到消极的情绪,即“你做的比想象的更差”。体验到积极情绪则意味着不需要主观努力,[33]即使没有主动继续加工的动机,也已经流畅地进行了审美加工,可以引发审美愉悦。这个过程不需要认知资源的参与,因而是自动加工的过程。而体验到消极情绪则说明加工并不流畅,还需要认知资源的投入,[33]进行进一步加工,因而产生了加工动机。在PIA模型中,加工动机是真正分化两种加工水平的关键变量,只有在需要加工动机的情况下,才会进行控制加工。[12]

(二)加工流畅性模型的局限性

尽管有不少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流畅性和审美喜好有正相关关系,但是流畅性模型仍然不能很好地解释相当一部分研究结果,而这部分研究结果恰恰与审美流畅性理论的核心概念相反。Friedenberg和Liby通过对不同密度的图形的审美评价进行测量发现,中等密度的图形的审美评价最高,而中等密度的图形恰恰是复杂度最高的,即复杂性这个不流畅特征引发了积极的审美反应。[20]不仅仅是抽象图形,研究者们在对产品设计的研究中发现,新颖性[21]、视觉复杂性[8]、非典型性[22]等特征也会对审美喜好产生积极作用。这些结果都违背了审美愉悦的流畅性模型的核心假设,不符合加工流畅性与审美喜好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流畅性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些实验结果。

1.2.5 健康指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以及家属使用健康教育手册进行指导,在患者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或者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但事实上,很多实证研究表明,审美评价与许多刺激特征存在倒U型函数关系。Blijlevens等人通过对产品设计的非典型性与审美评价的关系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非典型性特征会引发感知者更高的审美评价,非典型性特征与审美评价的关系呈现出一个倒U型的趋势。[22]在对简单暴露(Mere Repetition)和审美倦怠(Aesthetic Boredom)的研究中,也出现了审美评价的倒U型函数。[25—28]可见,审美反应的过程较为复杂,并非流畅性模型主张的与刺激流畅性的简单正相关,因而需要对审美反应的加工过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三、审美愉悦与兴趣模型(PIA模型)

(一)两个层次的加工水平与审美反应

实验美学的创始人费希纳在《美学导论》中提到,审美鉴赏有两个层次的加工水平:(1)审美鉴赏可以建立在最初对于审美物体的总体印象上;(2)审美鉴赏也可以在随后对物体精细加工的一个阶段产生,而在这个层次的加工中,最初的整体印象只是随后的审美加工的一个引子。[3]这就意味着审美偏好判断可以依据加工水平从根本上分化,也意味着不同的加工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审美判断。

审美的过程也是根据刺激的相关信息进行信息加工后,对刺激做出审美判断的过程。Reber等人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审美愉悦所反映的审美体验的内在机制,提出了审美愉悦的加工流畅性模型。其核心概念是:(1)对物体加工的流畅性取决于物体的视觉属性和感知者先前的加工经验;(2)加工流畅性经验直接引发积极情绪,无需主观努力,没有其他加工的中介作用;(3)只要是在审美评价过程中存在的积极情绪,无论是否来自于审美,都会导致感知者的审美喜好。[11]

但是,先前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审美加工的一个水平上。比如,Reber等人的流畅性模型就是在关注审美的第一层次的加工,[11]认为积极的审美反应是无欲求的,是人类的一种自动的审美喜好(Aesthetic Liking)。而另一些研究者则关注审美的第二层次的加工,把审美喜好定义为感知者对刺激主动精细加工的结果,认为感知者是主动对刺激进行思考,并企图进一步理解它。[30—32]这些研究测量的大多是偏好和审美判断,且都把基于不同加工水平的积极审美反应称为审美喜好,因而出现了上述不同的偏好类型和看似矛盾的审美判断。综上,只有对审美的不同反应进行清晰区分,才能更好地研究这些审美反应背后的加工过程。

1.B 提示:一定量的Al与一定量的硫酸、NaOH溶液反应时,由于产生H2的体积比:,故铝与硫酸反应时,铝过量而硫酸不足,铝与NaOH溶液反应时,铝不足而NaOH溶液过量。故选B项。

(二)审美愉悦与兴趣模型(PIA模型)的理论基础与实验证据

PIA模型的提出让审美研究者耳目一新,迅速得到了许多心理学者的关注。其中,其核心主张——精细加工会导致不流畅性降低继而引发审美兴趣,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7,32,36]关于审美顿悟的研究发现,经过精细加工产生顿悟体验之后,感知者对随后审美任务的兴趣大大增加。[32]最近,Graf 和Landwehr测量了被试对抽象的艺术品和产品图片的审美反应和审美加工,证明了两个水平加工的存在以及加工动力(Processing Dynamics)为分化两种审美反应的根源,进一步验证了PIA模型。[7]

图 1审美愉悦与兴趣模型( PIA模型)

事实上,审美喜好不仅仅包含一种审美反应。Reber等人的流畅性模型关注的审美喜好为审美愉悦。[11]审美愉悦是在没有欲求的情况下,人们自发拥有一种审美喜好的感觉,是一种直接与物体相关的主观体验,没有其他加工的中介调节作用。而积极的审美反应还包括审美兴趣(Aesthetic Interest)。与审美愉悦不同,审美兴趣则可能需要个体注意资源的参与,是一种由物体引发,经过个体思考,在刺激物理特征与个体认知的共同参与下,产生的审美反应。[12]而在这些不同的审美反应背后,Graf 和Landwehr 认为,审美存在双加工系统,即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他们引入流畅性预期(Fluency Expectation)、流畅性差异(Fluency Discrepancy)、加工动机(Motivation)、认知丰富的需求(Need for Cognitive)、不流畅性降低(Disfluency Reduction)的概念,更好地解释了整个审美反应系统。

知识经济和生态经济是不可截然分开的,它们代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趋势,就像汽车的两个轮子一样,缺一不可。知识经济实际上也包含着生态经济,这是因为生态经济首先必须建立在知识的广泛运用和转化的基础上,建立在高科技的掌握和运用的基础上。与此同时,生态经济又为知识经济提供方向保证,只有把知识经济纳入生态经济的轨道,只有在生态经济的规律和原则指导下,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知识的运用和转化,科学技术的运用和转化,只有严格按照生态化的运行模式,才能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

Graf 和Landwehr 提出,这个加工动机主要来自认知丰富的需要。[12]认知丰富的需要这一概念来源于Kruglanski的认知闭合(Cognitive Closure)理论。Kruglanski 认为,人类学习新知识的倾向来源于一个人的求知动机,而求知动机取决于人们对认知闭合的需求。[34]高的认知闭合需求导致了人们想要快速结束学习过程的想法,而低的认知闭合需求则引发了人们想要得到更丰富、更精确的结论的欲望。[35]Graf 和Landwehr 把认知闭合所引发的求知的需要称为认知丰富的需要。[12]

早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Berlyne在著作中就提及了刺激特征与审美反应之间的倒U型函数关系。[23,24]Berlyne主要研究生理激活与实验美学的关系,主张内在的生理激活是刺激特征和审美反应间关键的调节机制,使得刺激特征和审美反应间呈现出倒U型的函数关系。他的理论对实验美学产生了持续的影响,直至流畅性模型出现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当有认知丰富的需要时,人们会对审美对象进行精细加工。[12]而在精细加工后,如果不流畅性降低,人们会产生积极的审美反应,即审美兴趣。审美困惑则是在经过精细加工后,不流畅性仍然未被降低,导致感知者的认知加工遭受挫折,继而引发了其困扰。[12]与审美困惑不同,审美倦怠的反应虽然也表现出了不流畅性的无变化,但在投入了认知资源之初,不流畅性其实是有所降低的,只是在形成新的认知之后,对于审美对象都呈现出持续无变化的高流畅加工水平,这使得感知者认为已经成功理解了审美对象,失去了认知丰富的需求,因而产生了厌倦。[12]

那年部队来征兵,招财报名,所幸的是老支书庆高伯卸职去公社林场了,不然的话会是第一个就被刷下来。他在部队几年,是站岗、放哨?还是练武、杀鬼子?谁也不知道。他娘桃娭毑也不知道。他虽然小时候读过三个一年级,两个二年级,后来还混到四年级,可他不会写信,就是写了信寄回来,桃娭毑也不会看,她扁担倒地,一字不识。

随着研究者们对于流畅性模型关注的增多,近几年对于流畅性模型的争议也越来越多。但是在众多不同的声音中,Graf 和Landwehr在2015年提出了一个流畅性的双加工模型——审美愉悦与兴趣模型(The Pleasure-Interest Model of Aesthetic, PIA模型,如图1所示),[12]调和了两种矛盾的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不同的实验结果。在PIA模型中,Graf 和Landwehr 对积极的审美反应进行了清晰分类,并用一个完整的框架解释了不同审美喜好背后的加工过程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不仅如此,以往在众多模型中被忽略的审美不愉悦(Aesthetic Displeasure)、审美倦怠(Aesthetic Boredom)和审美困惑(Aesthetic Confusion),在这个模型中也得到了相应的解释。

(三)PIA模型的局限性

PIA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原本流畅性模型无法解释的许多问题,在区分了不同的审美反应之后发现,以往研究结果中存在矛盾事实上是因为反应类型不同,其背后的加工水平也不同。不仅如此,PIA模型使得在许多审美模型中被忽略的消极审美反应,即审美困惑和审美倦怠,得到了解释。

毛叶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var.vestita Diels),又名水冬瓜、合色树、油葡萄、椅桐等,为大风子科山桐子属植物,是山桐子的一个变种[1-2]。毛叶山桐子树具有“空中油库”之称,作为有待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植物油能源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1-2]。在川、陕、甘交界的毛叶山桐子产区,人们利用毛叶山桐子果实榨油食用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毛叶山桐子果实和种子均含有大量油脂,均可榨油,且不需分离,其脂肪酸构成主要为亚油酸、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可通过加工制作为食用油资源[3]。

尽管PIA模型已经相对完整,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考究。一方面,根据PIA模型,审美喜好应该分为审美愉悦和审美兴趣两种,这两种反应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否可以同时出现?如果同时出现,各自对于最终的审美判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关于这些,PIA模型并没有提及,而只是单纯地将二者进行划分。另一方面,PIA模型对于审美问题的探究,重点关注的是艺术品审美,甚至是抽象图片审美,在对实用性产品的外观设计审美方面考虑并不充分。近期,Graf 和Landwehr重新对PIA模型是否适用于部分产品设计进行了探究,但是得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在对椅子和灯的设计的审美上,PIA模型是适用的;而在对自行车设计的审美上,却出现了不流畅性特征同时引起审美愉悦和审美兴趣增多的情况。我们知道,在PIA模型中不流畅性特征是不可能引起审美愉悦的,[7]因此在对产品设计的审美上,PIA模型是否普遍适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除此之外,由于PIA模型提出的时间较短,故而仍需大量的实证证据来验证和完善。

四、总结与展望

早前对于审美反应的探究,大多停留于思辨层面。[37]21世纪以来,研究者把目光转向审美背后的加工机制,流畅性的重要性也浮出了水面。Reber 等人提出了审美愉悦的加工流畅性模型,主张流畅性与审美反应存在正相关关系。[11]这一模型在近十几年内持续对审美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流畅性模型对审美过程的解释比较含糊,对于加工水平的关注过于单一,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20,22,27]而Graf 和Landwehr 在对审美反应进行清晰分类之后,提出了审美愉悦与兴趣模型(PIA模型),主张不同的审美反应背后对应着不同的加工水平,流畅性的不同导致审美反应的不同,而其根本原因是引发的加工动机不同。相比之下,PIA模型是一个更为完整的框架,可以更好地解释和概括审美体验的过程。但由于PIA模型的提出是基于艺术品审美,有证据表明PIA模型不适用于部分产品设计的审美过程,因而其普遍性仍有待考究。

尽管21世纪以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实验美学,致力于研究审美反应背后的机制,产生了流畅性模型以及审美愉悦与兴趣模型等代表性理论,揭开了观察者与审美对象间相互关系的神秘面纱,并逐步深入到审美加工层面,探讨影响审美加工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对于审美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关键问题,至今未得到解决。

首先,审美需求以及加工需求的根源仍有待探究。审美需求是整个审美过程的根本。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满足了生存需求之后,人们会产生审美的需求,但是对于个体产生审美需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却仍有待考究,审美需求背后的生理机制也仍有待探索。虽然PIA模型提及了认知丰富性这一加工需求,但是其与审美联系的紧密性和必要性仍未被证明。

其次,至今尚未建立普遍适用的审美框架。目前的理论大多针对艺术品或者产品设计,但是人们的审美对象绝不仅限于此,人们处于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中,对于自然界的物体,对于其他知觉层面的对象都会进行审美加工,例如听觉(音乐、声音)。流畅性理论及PIA模型对于非人为加工的物体或者其他知觉层面的对象是否具有适用性,还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

近年来,在美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目光从实验美学转向神经美学。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实验美学的基础上,采用神经美学的方法,结合生理指标,更加深入地探讨不同水平的审美加工、流畅性对于审美体验的影响以及不同审美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审美加工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 [美]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 许金声,程朝翔,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9.

[2] G. T. FECHNER. Elemente der Psychophysik. Leipzig, Germany: Breitkopf & Härtel, 1860: 1—569.

[3] G. T. Fechner. Vorschule der Aesthetik. Leipzig, Germany: Breitkopf & Härtel, 1876: 1—319.

[4] S. ALBRECHT, C. C. CARBON. The Fluency Amplification Model :Fluent Stimuli Show More Intense But Not Evidently More Positive Evaluations . Acta Psychologica,2014, 148:195—203.

[5] B. BELKE, H. LEDER, T. STROBACH, et al. Cognitive Fluency :High -level Processing Dynamics in Art Appreciation .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2010, 4: 214—222.

[6] M. FORSTER, H. LEDER, U. ANSORGE. It Felt Fluent and I Liked It :Subjective Feeling of Fluency Rather than Objective Fluency Determines Liking . Emotion,2013, 13: 280—289.

[7] L. K. GRAF, J. R. LANDWEHR. Aesthetic Pleasure versus Aesthetic Interest :The Two Routes to Aesthetic Liking .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7, 8(373): 1—15.

[8] J. R. LANDWEHR, A. A. LABROO, A. HERRMANN. Gut Liking for the Ordinary :Incorporating Design Fluency Improves Automobile Sales Forecasts . Marketing Science,2011, 30: 416—429.

[9] J. R. LANDWEHR. Processing Fluency of Product Design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Routes to Aesthetic Preferences //R. BATRA, C. SEIFERT, D. BREI (Eds.). The Psychology of Design: Creating Consumer Appeal. New York: Routledge, 2016: 218—233.

[10]R. REBER, P. WINKIELMAN, N. SCHWARZ. Effects of Perceptual Fluency on Affective Judgments .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8, 9(1): 45—48.

[11]R. REBER, N. SCHWARZ, P. WINKIELMAN. Processing Fluency and Aesthetic Pleasure :Is Beauty in the Perceiver ’s Processing Experience ?.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4, 8: 364—382.

[12]L. K. GRAF, J. R. LANDWEHR. A Dual -process Perspective on Fluency -based Aesthetics :The Pleasure -Interest Model of Aesthetic Liking .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A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Inc.,2015, 19(4): 395.

[13]G. SANTAYANA. The Sense of Beauty: Being the Outlines of Aesthetic Theory. New York: C. Scribner’s Sons, 1896: 1—275.

[14]P. WINKIELMAN, N. SCHWARZ, T. FAZENDEIRO, et al. The Hedonic Marking of Processing Fluency :Implications for Evaluative Judgment //J. MUSCH, K. C. KLAUER (Eds.). The Psychology of Evaluation: Affective Processes in Cognition and Emotion. Mahwah, New Jersey: Erlbaum, 2003: 189—217.

[15]林国耀, 莫雷, 王穗苹, 等. 加工流畅性的作用机制:双系统模型及其应用. 心理学探新, 2014, 34(4).

[16]R. REBER, P. WURTZ, T. D. ZIMMERMANN. Exploring “Fringe ”Consciousness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Perceptual Fluency and Its Objective Bases .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04, 13: 47—60.

[17]R. REBER. Reasons for the Preference for Symmetry .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2002, 25: 415—416.

[18]P. WURTZ, R. REBER, T. D. ZIMMERMANN. The Feeling of Fluent Perception :A Single Experience from Multiple Asynchronous Sources .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08, 17: 171—184.

[19]R. F. BORNSTEIN, P. R. D’AGOSTINO. The Attribution and Discounting of Perceptual Fluency :Preliminary Tests of a Perceptual /Attributional Model of the Mere Exposure Effect . Social Cognition, 1994, 12: 103—128.

[20]J. FRIEDENBERG, B. LIBY. Perceived Beauty of Random Texture Patterns :A Preference for Complexity . Acta Psychologica,2016, 168: 41.

[21]P. HEKKERT, D. SNELDERS, P. C. W. VAN WIERINGEN. “Most Advanced ,yet Acceptable ”:Typicality and Novelty as Joint Predictors of Aesthetic Preference in Industrial Design .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3, 94: 111—124.

[22]J. BLIJLEVENS, C. C. CARBON, R. MUGGE, et al. Aesthetic Appraisal of Product Designs :Independent Effects of Typicality and Arousal .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2, 103: 44—57.

[23]D. E. BERLYNE. Conflict, Arousal, and Curiosity. Eastford, USA: Martino Fine Books, 1960: 1—366.

[24]D. E. BERLYNE. Aesthetics and Psychobiology.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71: 124—211.

[25]R. F. BORNSTEIN. Exposure and Affect :Overview and Meta -analysis of Research ,1968 —1987 .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9: 106: 265—289.

[26]R. F. BORNSTEIN, A. R. KALE, K. R. CORNELL. Boredom as a Limiting Condition on the Mere Exposure Effect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0, 58: 791—800.

[27]J. R. LANDWEHR, D. WENTZEL, A. HERRMANN. Product Design for the Long Run :Consumer Responses to Typical and Atypical Design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xposure . Journal of Marketing,2013, 77(5): 92—107.

[28]O. VAN DEN BERGH, S. R. VRANA. Repetition and Boredom in a Perceptual Fluency /Attributional Model of Affective Judgements . Cognition and Emotion,1998, 12: 533—553.

[29]W. SCHNEIDER, R. M. SHIFFRIN. Controlled and Automatic 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tection ,Search and Attention . Psychological Review,1977, 84: 1—66.

[30]T. ARMSTRONG, B. DETWEILER-BEDELL. Beauty as an Emotion :The Exhilarating Prospect of Mastering a Challenging World .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8, 12: 305—329.

[31]C. C. CARBON, H. LEDER. The Repeated Evaluation Technique (RET ):A Method to Capture Dynamic Effects of Innovativeness and Attractiveness .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2005, 19: 587—601.

[32]C. MUTH, C. C. CARBON. The Aesthetic Aha :On the pleasure of Having Insights into Gestalt . Acta Psychologica, 2013, 144: 25—30.

[33]C. S. CARVER. Pleasure as a Sign You Can Attend to Something Else :Placing Positive Feelings within a General Model of Affect . Cognition and Emotion,2003, 17: 241—261.

[34]A. W. KRUGLANSKI. Lay Epistemic Theory in Social -cognitive Psychology . Psychological Inquiry,1990, 1: 181—197.

[35]C. K. W. DE DREU, B. A. NIJSTAD, D. VAN KNIPPENBERG. Motivat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Group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8, 12: 22—49.

[36]C. MUTH, R. PEPPERELL, C. C. CARBON. Give Me Gestalt !Preference for Cubist Artworks Revealing High Detectability of Objects . Leonardo,2013, 46: 488—489.

[37]柴方圆, 喻丰, 彭凯平. 审美愉悦与加工流畅性. 心理学探新, 2016, 36(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具身的美与赋予的美:来自汉字字形审美的行为与fMRI实验证据”(31671132)

【收稿日期】 2019-01-09

【中图分类号】 B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455( 2019) 02-0071-06

(作者简介: 何先友,湖南新宁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陈雅珏,广东普宁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杨丹妮,河北唐山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何德娴,广东兴宁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建平;助理编辑:杨孟葳;责任校对:杨孟葳】

标签:;  ;  ;  ;  ;  

流畅性对审美鉴赏的影响-从加工流畅性模型到审美愉悦与兴趣模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