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任尚秀

品管圈在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任尚秀

摘 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在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以医院呼吸内科2017.3-2018.3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9月起组建品管圈小组,对现状进行分析,并设定目标、对策,实施改进管理措施,并探讨管理后效果与待改进方面,2017年2~8月为实施前,2017年9~2018年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有患者41例。统计品管圈实施前后药品安全管理质量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的药品管理、药品分发、药剂调配、团队合作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品管圈后,呼吸内科药品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管理能够实现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的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实现护理质量的整体性提升。

关键词:品管圈;呼吸内科;病房药品;药品安全管理;

引 言:品管圈(QCC)是由同一工作场所工作人员自发组成的小圈团体,通过协同沟通,团体合作来共同解决工作难题的新兴的质量管理模式。呼吸内科患者的病情具有多变性,且药物种类较多,客观条件导致呼吸内科出现用药不良事件的概率增加,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升呼吸内科的药品安全管理质量,应当采取一定措施予以干预。品管圈能够帮助临床发现管理问题,并积极探讨解决办法,推动临床管理质量持续改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医院呼吸内科2017.3-2018.3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9月起组建品管圈小组,2016年2~8月为实施前,2016年9月~2017年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有患者41例。实施前患者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为20~53岁。实施后患者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为22~55岁。实施前后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患者均来自呼吸内科,且患者、家属在得知研究内容的情况下,自愿参与,研究经伦理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由呼吸内科全体护士组建名为“同心圈”的品管圈,圈内成员共7名,有圈长1名,副圈长1名,圈成员5名。圈长统筹各项药品管理工作,副圈长协助圈长开展工作,圈成员参与讨论、实施。其中有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2名;本科5名,在职研究生2名。品管圈的实施方法如下。

1.2.1 确定主题

通过圈会议,圈成员应用脑力风暴法探讨呼吸内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从圈能力、迫切性、可行性、政策支持等方面考虑,最终投票圈定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为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上报主题到护理部得到通过后,于2016年9月~2017年2月间实施品管圈。

1.2.2 拟定活动计划,实施现状改善对策

通过对目前药剂科药品发放差错事件的综合分析,明确药品管理各环节的薄弱易错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原因,并制定改善现状的计划,实施针对性的对策。一是严格制定药品管理制度,药品发放遵循“四查十对”原则,通过各发放环节的监控,将药品发放差错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以降低药品调剂出错率[1]。其次,通过数据分析和相关技术,做好各类药品需求状况的前期预测工作,便于及时提醒药剂师和药品采购者做好药品储存及管理等工作,一定要杜绝出现断药、药品安全、药品过期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1.2.3 分析原因

从人员、物品、环境、流程四方面展开分析,其中,医生医嘱开具工作存在习惯性。药品包装雷同性较高,难以区分。药品储存环境窄小。药品质控管理方法单一、开具医嘱流程缺乏规范性、质控工作人员疏漏,为主要原因。

1.2.4 把握现状

圈成员搜集近期科室药品管理情况,包括药品标识、质量控制流程、医嘱执行情况、备用药品数量及保存方法、药品领取流程等,后以柏拉图方式寻找活动重点,最终确定为药品质量管控、医嘱执行等方面不完善,设立改进目标后,组织圈会议探究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5对策实施

①规定呼吸内科药品备药时间、药品种类等方面,发放均以常规医嘱进行,使医生转变用药习惯,降低护士单独前往药房取药的次数,减轻工作负担。②依据颜色区别药品种类,将抢救药品划分为黄色,呼吸系统划分为绿色,心血管药品划分为红色,消化系统划分为蓝色,其他药品划分为紫色,护士通过识别颜色,迅速、准确挑选药品。且应当规范药品的标识内容,如最近有效期、药名、剂量等,并注意更换近有效期药物,可指定药品有效期目录,每月定期检查临期药品情况,如数量、待用状态等,并集中处理过期药品[2]。③对特殊药品做好标记,如药物减半、避光保存、冰箱保存等,确保护士可正确使用。④规范医嘱,严格依据医嘱执行,并保证服药到口,防止出现退药、无故停药等情况,避免患者出院后尚有余药。⑤提升护理人员培训、交流,可在呼吸内科设立药品使用宣传栏,包括药品应用注意事项、剂型等,并定期更换,提升呼吸内科护理人员的药品管理能力。

1.2.6 圈活动总结

由圈长对圈活动实施的每一阶段改进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呼吸内科药品管理进步者予以表扬,并分析改进较慢或尚未改进部分,针对缺陷及时调整方案,若有新的药品管理问题出现,应及时制定方案,并积极检讨。

1.3 观察指标

记录品管圈实施前后药品安全管理质量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药品安全管理包含药品管理、药品分发、药剂调配、团队合作四项,由圈长、辅导员及患者主治医师评定,最高100分,最后将平均分作为最终得分,分值较高代表质量更优。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摆放不规范、药品效期不当、记录不规范、医嘱执行不当等,不良事件总数用以计算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s)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比较结果显示,实施后的药品管理、药品分发、药剂调配、团队合作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

2.2 实施前后药品管理不良事件比较

结果显示,实施品管圈后,呼吸内科药品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

3 讨论

品管圈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加强管理者、技术人员及其他员工的团结协作,通过对现状问题及相关原因的分析,小组成员相互启发,制定针对性的干预对策,以解决问题,增强团队合作精神[3]。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后的药品管理、药品分发、药剂调配、团队合作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品管圈后,呼吸内科药品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表明品管圈活动已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在活动中,圈成员针对药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医生医嘱开具工作存在习惯性,药品包装雷同性较高且难以区分,药品储存环境窄小,药品质控管理方法单一,开具医嘱流程缺乏规范性,质控工作人员疏漏等问题,针对性提出改进方法[4]。如规定药品剂型、备药时间,创新性应用色彩区分药品类型,通过标识、有效期目录、特殊药品标记等方法,帮助提升药品挑选时间及准确性,减少药品效期不当、摆放不规范等问题的发生,并规范执行医嘱,确保患者服药准确性,减少因药品管理不当对患者治疗产生阻碍,并增强护理人员培训,改进药品管理宣传方式,进一步提高药品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采用品管圈管理,能够实现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的质量,可达到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实现护理质量的整体性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凤俊,刘晓伟. 品管圈在改善中心药房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04:162-164.

[2]庄权权,林志航,林燕芳,张清泉. 品管圈活动在减少住院药房退药差错中的应用[J]. 中国药事,2016,05:499-504.

[3]胡雅琴. 品管圈在呼吸内科防跌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0:286-287.

[4]黄莉莉,王欣,陶祥,刘慧. 品管圈在降低药房紧急领药数量中的应用[J]. 中国药事,2018,01:124-130.

论文作者:任尚秀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品管圈在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任尚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