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的因素分析 杜明宇论文_ 杜明宇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的因素分析 杜明宇论文_ 杜明宇

摘要: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非常重要,现场地质勘察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土木工程使用项目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因此,各地区土木工程建设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作业,只有通过不断提升岩土工程资质勘察质量,才能够充分保障现场施工安全,促进各项施工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本文将进一步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展开分析,旨在为同行业者提供科学参考意见。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控制因素

引言

根据现代工程理论,土壤,底土和水等相关工程是土木工程。涉及土木工程的相关岩石,土壤和地下工程是“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涉及城市建设和改造的各个方面,与基础设施改造密切相关。由于城市规划投入大周期长。因此,鉴于地质调查存在的质量问题,必须事先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各种因素造成的质量风险。

1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的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各个城市中建筑规模都呈现出一种不断扩大的趋势,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事业在此背景下既迎来一定的发展机遇,也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工程项目的建设领域中,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为了对拟建场所的地质情况进行探寻,在后续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的过程中提供各项精准的岩土工程参数。从而也就可以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做出一定保证,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整体性质量。所以在各个投入建设的工程项目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占据的地位十分重要。

2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1)岩土工程地质勘查的工作质量较差。目前岩土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很多工程人员流于形式,在其出具的勘查报告中套话、空话连篇,导致其报告对工程建设不能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2)岩土地质勘查工作缺乏相关地质依据。根据行业内的具体要求,工程人员在进行岩土地质勘查工作之前应当与当地的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并且就当地环境考察、地表测绘等寻求当地部门的帮助,以此来为本次的勘查工作提供充足的地质依据。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岩土地质勘查工程存在着复勘、多勘的情况,究其根本研究就是工程人员在没有取得充足的地质依据情况下便开启地质勘查工作,导致在勘查过程中往往因为缺少资料而造成一系列的工程问题。(3)专业人才不充足。地质勘察实际上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勘察指标向着多样化的反向发展,所以勘察人员一定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掌握各个计算标准,才可以对勘察工作的顺利完成做出保证。但是现阶段我国地质勘察行业中高素质勘察人才数量并不是很多,普遍存在优质人才缺失这一问题。大部分高素质勘察人才负责的都是勘察指挥工作,负责勘察工作的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高。除去上文中所说的问题之外,勘察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当不断掌握新技术,以便于应对更为严峻的挑战。

3提高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水平的相关措施

3.1完善监测管理制度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作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其专业性和复杂性,勘察单位要想保障该项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加强对各个勘察工作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结合国家技术标准合理制定出完善的监测管理制度,督促每个勘察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规范操作。制度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优化设计出最佳工作计划,在充分保障地质勘察质量的同时,促使地质勘察单位监理资格能够有效符合相关要求。勘察单位管理人员要注重要求勘察人员的日常规范操作工作行为,促使他们能够依据单位内部制定制度和勘察流程展开对应的勘察工作,推进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科学高效实施,这样才能够完成事先制定好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控制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要积极完善现阶段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改善市场注册土木工程师体系,强化对市场各个地质勘察企业单位以及勘察人员个人资质实际状况的科学控制作业,切实落实好各地区勘察单位质量认知,优化设计质量管理方案,严格要求各个勘察单位要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制度办事。

3.2强化勘察规范性

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开展之前,应充分完成勘察区域的岩土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勘察工作,充分了解该区域的相关资料数据信息,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较为详细的勘察方案,科学选择合适的勘察技术,以确保勘察工作有序进行。另外,还需要重视岩土工程的检测和分析。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岩土的受力情况会随着各种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并对勘察结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岩土检测工作,合理规避可能影响勘察结果的影响因素,有效解决勘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3.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和改进工程勘察技术

在工程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各方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所以工程单位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入先进的技术人才和勘察仪器,以确保勘察工作的稳步推进。首先是面对不同的区域环境,工程单位应当制定不同的勘察技术。比如对于野外了勘察和地下水位勘察,工程单位应当引入不同的勘察方案。在野外勘察过程中,工程人员应当具备高度的应变能力,因为野外岩土勘察工程中实际标准和规定标准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只有做好不合理间距的测量工作才能有效地完成野外勘察任务。而在地下水位勘察过程中,工程单位则应当采取完全不同的勘察技术,即需要充分重视抽水井和地下水道带来的影响,利用一定的行业公式将上述影响计入到勘察结果中。其次工程单位还应当注意对原有的勘察技术进行创新,比如对于岩土工程中原位测试技术,传统的原位测试技术中静力触探中需要定深凋零以减少零漂,而原有的凋零过程极为耗时且信息的采集误差也较大。所以工程单位在进行静力触探中可以通过创新打孔深度的方式,即可以采取多次打孔、阶梯化打孔深度的手段进行实现同一时间段内多次测量的目的,此举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耗时,并提高信息质量。

3.4提高团队技术能力

企业在提高勘察单位技术提升的同时还应该要培养专业的人才,在单位中积极选拔优秀的人才。选拔人员的方向是具备灵活的勘探能力,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过硬的专业能力,良好适应新技术的人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勘测单位还应该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让他们的专业素养、技术能力、业务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升。要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为主要的方向。在工程中要确保他们的质量安全意识,建立专业的地质勘察团队,有利于保证地质勘察单位的经济效益,满足建筑施工需要。

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直接关系到岩土工程整体质量,所以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勘察人员一定需要对勘察工作的重要性形成清晰的认识,详细分析以往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利用各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妥善解决以往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岩土工程勘察模式逐渐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可以有效地解决以往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精准性做出一定保证,最终也就可以为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型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刚.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探析[J].低碳技术,2019(8):84-86.

[2]余桂梅.岩土工程勘查中常见问题及改善措施分析[J/OL].世界有色金属,2019(13):165+167[2019-08-21].

[3]张念.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的因素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9):180.

论文作者: 杜明宇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的因素分析 杜明宇论文_ 杜明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