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的成长,请放手吧论文_吕成菊

为了孩子的成长,请放手吧论文_吕成菊

莱芜市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吕成菊 271199

记得很久以前,曾经看过一部外国记录片,讲的是野生狐狸们的生活。其中有一幕让我终生难忘。一群小狐狸长大后,狐狸妈妈开始“逼”它们离开家。曾经对孩子呵护有加的狐狸妈妈像发了疯似的,就是不让小狐狸们进家,又追又咬,非把小狐狸一个个都从家里赶走不可。看着可怜的小狐狸夹着尾巴一个个落荒而逃,我的泪顺着眼角不住地往下流,心灵也被深深地震撼了!

多么残酷的生存竞争,多么冷酷的心理断奶……但是,又是多么智慧、多么理智的生存教育!佩服你,聪明的狐狸妈妈!但是,在中国,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谁曾经给予过孩子这样的锻炼机会?我们的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向来是爱护有加,关怀备至,用句俗语就是:放在手里怕吓着,含在口里怕化了。谁敢动自己的孩子一根毫毛,那还了得?非与你争个高低不可。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只能害了自己的孩子。这种“温室教育法”培养出来的孩子,怎能经受得住人生的风风雨雨?怎能在国际探险队中表现出色?他们从来就没有进行过这样的锻炼,根本就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记得那年暑假,莱芜团市委、市少工委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举办了少军事夏令营活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开营后,可把带队的老师忙坏了。家长询问孩子情况的联系电话不断,因为他们对从未出过远门的孩子实在不放心。更有甚者,开着汽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营地去看望孩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孩子出去锻炼一下又放心不下,何苦呢?

小鸡长期在妈妈的羽翼下“偷生”,永远只能是一只无觅食能力的“小鸡”,无异于关养在车间的生产流水线上的“饲料鸡”。关养一只“饲料鸡”,还是放养一只雏鹰?保护孩子,不如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这就是“生存教育”的答案。生存教育的关键就在于“颠覆”,颠覆旧有观念,革除传统思想。而我们中国的父母对待孩子慈善心太重,不舍得让孩子吃苦。美国的父母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孩子一出生就和父母分开住,这会使中国父母感觉很残酷,不能忍受。孩子一生下来,就把他放到另外一个房子里住,其实很利于孩子心理断奶。他从小就是自己长大的,很容易独立,不像我们中国的孩子,很大了还跟父母睡,事事要依靠父母,离了父母不知该怎么办。殊不知,父母的庇护越多,孩子的独立性越差,生存能力就越弱。狐狸妈妈早就想通了这一层,但我们人类却没有想通。

在中国,有很多父母认为,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缺少艰苦的锻炼环境。应该把孩子送到生存训练营磨炼磨炼,让孩子爬爬山、走走沙漠、游游水,或者去农村住上几天,干点农活、吃点农家饭。诚然,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但这只是表面形式。这些“专业”训练,根本解决不了孩子生存能力低下的最根本问题。生存问题,很多时候并不完全是能不能吃苦的问题,掌握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才是最重要的。培养孩子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要比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更有效、更明智。所以,最有效、最直接的生存教育,就发生在你和孩子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刻,关键是看我们怎样去寻找时机!

生存教育,必须根植于社会、根植于家庭、根植于实践。努力培养孩子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益。

为了雏鹰能展翅高飞,为了孩子的明天,请放开你手中的线,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论文作者:吕成菊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为了孩子的成长,请放手吧论文_吕成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