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论文_陈利权

永州仁泽精神康复专科医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中采用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比较高,但使用氨磺必利的患者PANSS评分显著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减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氨磺必利;利培酮;老年精神分裂症;效果

在精神科临床治疗中,精神分裂症现象比较常见,尤其是老年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主要源于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各个器官功能产生退行性病变,导致患者精神活动与所处的环境不协调[1]。由于精神分裂症的处理难度比较大,因此临床中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但各种药物的药效各不相同,其中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为了全面缓解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我院对氨磺必利和利培酮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以下是我院具体的分析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参与本次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62-76岁,平均(69.1±2.1)岁,病程3-20年,平均(12.1±1.1)年;观察组共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3-75岁,平均(68.8±1.2)岁,病程3-22年,平均(13.1±1.4)年。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年龄均大于60岁,通过检查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入院前2个月未使用其他药物,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患有其他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患者,或者患者病情出现恶化的患者,以及不能理解问卷调查内容的患者。两组患者上述各项资料情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本研究资料可比。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患者初次使用利培酮(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0160)药量为1mg/d,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用量,可调整为3mg-6mg/d,此外,还可以采用苯二氮或抗胆碱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患者初次使用氨磺必利(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13231)药量为100mg/d,然后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将药用量增加至300mg-800mg/d。

1.3观察指标

根据PANSS减分标准[2]进行评价:显效:指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评分下降75%以上;有效:指患者精神分裂症状评分下降50%-74%;无效:指患者精神分裂症状评分下降50%以下。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三周、第五周、第七周的PANSS评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精神分裂症状改善越显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心动过速、肠胃反应、失眠、血压升高等。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治疗总有效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PANSS评分采取(±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统计结果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PAN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三周、第五周、第七周,观察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8.26%(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中心动过速1例、肠胃反应2例、失眠4例、血压升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8/50);对照组中心动过速2例、肠胃反应4例、失眠3例、血压升高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78%(16/46),(2=4.508,P=0.034)。

3讨论

近些年来,我国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增加了各种老年疾病的发病率。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神经衰弱,使得患者的精神活动与所处的环境存在极大的不协调性,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缓解老年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一般临床中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由于各种药物的药效不同,对患者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大,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为此需要在临床中应用对患者副作用少的药物。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5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三周、第五周、第七周的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中运用效果均非常显著,但氨磺必利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少,治疗总有效率高。主要源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但同时也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因此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对缓解患者精神分裂症状具有较大的影响。而氨磺必利属于苯甲酰胺类的抗精神病要素,能够对患者双重多巴胺受体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并且在临床中使用药物的用量比较少,因此少量的氨磺必利能够对人体突触前的D2和D3等多巴胺产生亲和性,对突触后的D2和D3产生抑制性,进而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此外,氨磺必利对患者的身体产生的副作用也比较小,因此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降低了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中采用氨磺必利治疗,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改善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振国.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的效果对比[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2):135-136.

[2]齐波.氨磺必利、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3):63+67.

[3]赵燕.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J].四川精神卫生,2016,29(06):534-537.

论文作者:陈利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研究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论文_陈利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