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网箱不投饵生态养殖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箱论文,水库论文,养殖技术论文,生态论文,不投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水库网箱不投饵生态养殖,是直接利用水库的天然饵料,进行放牧式粗放稀养。一是在整个养殖周期不投喂饲料,不施用药物,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无公害优质鱼类;二是放养密度稀、病害少、成活率高,除在鱼种入箱时受损伤造成死亡外,养殖期间一般不发病,成活率在95%以上;三是投资省、风险低、效益稳。其主要养殖方法如下。
1.水域选择。水域选择至关重要。一个水库不管是富营养型,还是贫营养型,某局部水域会因不同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影响而形成“相对营养区”或“相对贫营养区”。网箱不投饵生态养殖就要选择“相对营养区”的水域。一般应选择在向阳背风、有溪河水流入的库湾、河道。上游有化肥厂、农药厂、造纸厂等污染源的水域不宜选择。
2.网箱结构。①网箱材料:采用3米×3米聚乙烯结节网。②网箱规格:网箱长3米、宽3米,深3米,网目3~4厘米,为带箱盖的六面体封闭式网箱。③网箱支架:由4根长3.5米,尾径4厘米以上的带皮毛竹制成,呈3米×3米的四方形漂架。④网箱安装:网箱的安装固定有两种方法。一是锚绳固定法:每10个网箱为一组,由2根直径2厘米的聚乙烯纲绳沿网箱两边结扎串联为一排,每箱间距为1米,每排间距为6米,每排两端由锚绳拉直绷紧固定。每只铁锚重10公斤;错绳直径为3厘米,锚绳长度应大于水深的2.5倍。二是缆绳固定法:缆绳为直径4厘米的聚乙烯大绳。缆绳横跨水面,拉直绷紧后固定于两岸桩上。两根缆绳相距3.5米为一组,两组缆绳间距为6米。网箱固定于相距3.5米的两根缆绳之间,每箱间距为3米。网箱应在鱼种入箱前一星期安装下水,使粗糙的结节网片附生藻类变得光滑,防止鱼种入箱后表皮、鳞片被摩擦损伤。
3.网箱的排列与分布。网箱在水面上的排列应呈“品”字形或“梅花”型错开排列。网箱的分布密度以网箱面积与局部水域面积之比为1∶100为宜。
4.鱼苗放养。
①放养的品种与比例:以放养典型滤食性鱼类一花、白鲢为主,搭配少量鳊鱼、罗非鱼。花、白鲢搭配比例为8∶2。
②放养规格与密度:以放养体重50克以上的鱼种为好,放养密度20~25尾/平方米。
③鱼种的消毒采用食盐水浸浴法。食盐浓度为40~50克/升,浸浴时间5~10分钟,具体应视当时的水温和鱼种体质灵活掌握。浸浴可在帆布桶内或在铺垫薄膜的船舱内进行。
5.日常管理:不需专人管理。一个劳动力利用农闲时间或饭前饭后的空余时间,可管理20个网箱。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有:
①清除垃圾:由于风力的影响,库内的垃圾等漂浮物经常会黏缠在箱壁网衣上或积聚在箱盖上,从而影响箱内的水体交换和箱鱼的正常活动。垃圾可用捞海捞起并装袋运至岸边晒干焚烧。
②调整网形:每逢大风大雨或水库水位大涨大落时都会造成网箱扭曲变形,特别是采用错绳固定的尤为严重。故应经常及时地调整缆绳、锚绳的松紧度,使网箱充分展开,始终保持最大的养殖容量。
③网箱清洗:网衣会因附生过多的藻类,从而堵塞网眼,影响箱内水体交换。养殖期间应定期进行清洗。清洗时可将网衣提离水面用竹条抽打或用长柄尼龙刷在网衣上来回洗刷。一般每隔15~20天清洗1次即可。
联系电话:0771-2625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