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的干扰”变成创造力_亲子成长论文

把“爱的干扰”变成创造力_亲子成长论文

把“爱插嘴”转化为创造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化为论文,创造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5岁的岚岚缠着妈妈讲故事,妈妈很投入,配合着动作绘声绘色地讲起《乌鸦喝水》。当讲到乌鸦喝不着水,跑去找石头的时候,岚岚问:“妈妈,乌鸦为什么不去找吸管呢?小石子多脏呀!”

妈妈被打断,不满地瞪着岚岚:“听妈妈讲故事不可以插嘴!插嘴就是讨厌的小孩!”她怕孩子继续纠缠,又压压她:“乌鸦很聪明,知道石头放进瓶子里,水就会升高!岚岚要向乌鸦学习,碰到事情要动脑筋想办法,不要老是插嘴。知道吗?”

岚岚似懂非懂地点头,接下来变得神情恍惚,眼珠不停转动,一副绞尽脑汁状,似乎还在琢磨着刚才那个问题。

妈妈苦不堪言:“这孩子,不知道批评了多少次,就是不能好好静下心倾听,做个听话的小孩。本来讲个故事轻松得很,经她不着边际地搅乱,我讲起来就费劲多了。真是累!”

岚岚更加委屈地说:“妈妈说不懂就要问的嘛,可她每次都不告诉我原因。用吸管多方便呀!龟兔赛跑里的小白兔为什么不用闹钟呢?这样它就不会输了!”

如果你问:大雁为什么飞成一条线?

孩子们会答:因为大雁怕回家迷路。

如果你问:小猫咪为什么总爱舔爪子?

孩子们会答:因为它们没有抓到老鼠害羞了!

多有诗意的回答呀!这就是孩子,这就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想法,他们的思维,天马行空,奇妙而富于想象。但是,当孩子不时蹦出一句无厘头的话打断爸妈的时候就成了不听话的“坏小孩”,这些奇思妙想就成了“随便插嘴”的代名词。

事实上,孩子的每次插嘴都是思维最活跃的阶段。如果不动脑筋,她肯定不知道用吸管吸也是获取水源的一种方法;也不明白用闹钟叫醒,白兔就不会睡过头,落后于乌龟!这些闪烁着思维火花的发现,都是孩子经过独立思考,联系生活实际,从中提炼出来的经验。如果我们一味打击,孩子就会惰于思考,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不喜欢动脑的“懒孩子”。爸爸妈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把“爱插嘴”的毛病转化为激发创造力的机会。

1 接纳孩子的“荒唐”想法

孩子没有固定的答案和思维模式,急着“打岔”是因为他们满脑子的奇思妙想急着要蹦出来。这个时候,大人如果强迫孩子按部就班,跟上你的节奏,那一颗颗想象的春芽就会被无情地扼杀掉了。接纳孩子的“荒唐”,孩子的创造性就能得到释放。就拿我家格格来说吧,这家伙跟所有小孩一样,也常常问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比如从前我讲《小红帽》时候,格格会问我:“妈妈,路上有好多大灰狼呢!小红帽的妈妈怎么不让她坐公共汽车呀?”

孩子的问题提出来,咱们就得想办法回答。我经常把一些生活知识或常识穿插进答案里,让孩子一举两得,在享受异想天开快乐的同时,还能懂得更多的生活常识。

于是,我回答她:“公共汽车一般是开往大城市的,不开往森林哦。”格格听后马上冒出另外一个问题:“妈妈,小红帽妈妈怎么不把奶奶接到城里来住呀?”这种问题本来已经超出故事本身,如果敷衍应付或者干脆直言,孩子下次提问题的积极性可能就没那么高了。于是,我笑笑说:“也许奶奶更喜欢住森林里吧!森林里有很多树木,那儿没有污染,空气比城里更加新鲜。”如果格格有兴趣一直问下去,我都会乐此不疲地作答。

孩子的想法是很荒唐,甚至不着边际,但我几乎是来者不拒,敞开大门接纳,荒唐的想法恰恰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绝好时机。

2 在评价中学会独立思考

想要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还要引导孩子养成善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习惯。每次孩子提出问题,我会先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问她:“你觉得妈妈这样说有道理么?”一方面让孩子知道大人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另外孩子在畅谈自己想法的同时,思维也跟着活跃起来,慢慢学会用自己的眼光来评价大人的想法,经常训练,孩子会越来越有自己的见解。

3 边解答边引导孩子提出新问题

当孩子异想天开问你一些问题时,你可以边解答边提出新问题,引导孩子更深入地思考。或者讲讲停停,引导孩子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回答问题。如果孩子回答不上来,也不要着急,适当提示,鼓励孩子慢慢思考。但注意一点,对于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我们的回答要适合他们那个年龄的知识与心理水平。

4 鼓励大胆猜测

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可以故意只讲一半,留下悬念,让孩子大胆猜测后面的情节,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开阔孩子的思维,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比如讲童话故事《白雪公主》,讲到皇后要杀死白雪公主,白雪公主孤零零在森林里漫无目的地奔跑时,我会让格格想象补充情节:白雪公主接下来可能会遇到什么?或者当我讲到白雪公主遇到七个小矮人,我会让格格猜猜,小矮人会长什么样子?那时候格格只有5岁,手指着板凳用稚嫩的声音说:“大概只有小凳子那么高,他们留着胡子,带着鸭舌帽,穿笔直的西装,脚套大皮靴,还拄着拐杖呢!在森林里走来走去,有趣极啦……”

孩子插嘴发问时刻,恰恰是奇思妙想的高峰期,大人要小心呵护孩子的奇思妙想,让这种想法得到充分的发挥,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打破陈规,用想象的翅膀去描绘多彩的童年。

标签:;  ;  ;  ;  ;  

把“爱的干扰”变成创造力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