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鲁玉凤,胡祖湘,董东伟,朱丽琴,张传发

(1江西省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二区 341100)

(2江西省赣县人民医院骨一科 341100)

【摘要】 目的:应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提高口腔护理质量。方法:分析回顾我科2013年7月~2014年12月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提出实施对策。成立“品管圈”小组,按PDCA循环模式,以“提高ICU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的有效性”为活动主题,进行护理质量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未发生口腔感染,进步率达51.12%。结论:通过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保证了口腔护理的有效性,安全性。减少口腔感染的发生,减少了患者的费用,间接的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护士的能动性,积极性,提高了护士的参与意识和团队意识。

【关键词】 品管圈;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310-03

【Abstract】objective should the management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etho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ral care.Methods review analysis 2013-2014, July 12 menstrual tone tube intubati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oral care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alyze the reasons,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Set up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team, according to the PDCA circulation mod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CU the breath tube intubation oral care” as the theme, improve nursing quality.Resul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did not occur after oral infection, progress rate of 51.12%.Conclusion by using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quality improvement tools,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oral care, security.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ral infections, reduce the cost of the patients, indirectly reduce the medical cost, improves the nursing quality, increase the nurse's initiative, enthusiasm, improve the nurses consciousness of participation and team.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s; The breath tube intubation; Oral care

品管圈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企业界,它不同于以往的质控小组活动,或其他如全面质量管理(TMQ)、根本原因分析(RCA),六个标准差(6σ)等管理方法,而是采取发动员工自觉自主、自下而上、有点到面的持续开展质量改进的活动,它已经形成为一种独特的质量管理工具,其体征是注重发挥群体中每一位成员的聪明才智,营造愉快团结的团队氛围,从而集中、有序、有效的解决问题,并在改善部门绩效的同时提升员工的参与感、满足感和成就感[1],我科于 2015年 1~4月将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于2013年2月27日成立品管圈小组,采取自愿报名形式,护士长为辅导员,设圈长1名,副圈长1名,圈员8名。圈员每人上报圈名,制作圈徽。召开圈会,以投票的方式定圈名为“心心圈”,我们科大部分病人都是由于“心血管”的疾病而住院,取第一个“心”字,我们医护人员用“心”去呵护每一位病人,取第二个“心”字,故命名“心心圈”。我们的医护人员的“心”始终和病人的“心”紧紧相连,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心系病人的健康。设圈徽为双手捧起两颗爱心,心脏ICU全体医护人员同心协力、团结一致,用耐心、细心、爱心、责任心及无私奉献的双手托起病人那颗残缺的心,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虚心学习,日日生辉,使我们团队的精神成为病人心中的那股暖流,潺潺流淌,永不停息。

1.2主题选定 根据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多个主题,以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共10人参加选题过程,票选分数:5分为最高分、3分为普通、1分为最低,第1顺序为本次活动主题,通过院方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达成性、圈能力6个方面进行主题评价,最终选定“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作为本次活动主题。

1.2.1因为ICU护士在进行经口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过程中,在评估、选择漱口液、清洗等护理环节上存在缺陷。

1.2.2口腔护理能有效的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并能去除口臭、牙垢,增进食欲,保证患者舒适;观察口腔黏膜和舌苔的变化,特殊口腔气味,能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①对同事而言:提高护士经口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技能。②对医院而言: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减轻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为医院节约成本。③对患者而言:减少因口腔感染导致的住院时间过长,增加费用。(口腔护理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1.3拟定活动计划 品管圈活动时间共16周。第1周:主题选定;第2周:拟定活动计划;第3~5周:现况把握;第6周:设定目标;第7周:解析;第8周:拟定对策;第9~11周:对策实施与检讨;第12~14周:效果确认;第15周:标准化;第16周:检讨与改进并将成果推广。

1.4现况把握 查阅2013年7月-2014年12月ICU患者756人的归档病历,结合平时查房和基础护理质控中发现的问题,其中口腔感染发生16例,不到位122例,缺陷率为18.25%。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有一定技术难度,分析原因有患者躁动不配合,护士责任心不够、护士技术能力欠缺,护理措施不得力,助理护士做了口护后责任护士未检查,抗生素使用导致菌群失调未及时采取护理措施等原因。

1.4.1口腔护理不到位的相关因素图1,图2为改善前的柏拉图。

1.4.2将统计数据利用折线图分析后,我们得出三个迫切需要改进的口腔护理不到位的原因,分别为护士技术能力欠缺、护士责任心不够、护理措施不得力。

1.5目标值设定及理由

1.5.1目标值设定:未发生口腔感染,合格率100%

1.5.2设定理由: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138—(138×100%)=0即不发生口腔感染,不存在口腔护理缺陷。

1.6解析(鱼骨图分析原因)图3

1.6.1责任心不够,技术水平差 主要因素:科室扩建,新入科护士多,1年内入科20人,护士非常年轻,进修、轮训、实习生多。对策方案:加强培训,培养护士的责任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观念;护士长每天跟踪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根据科内奖惩制度,奖罚结合。

1.6.2护理措施不得力 主要因素:年轻护士、进修护士、轮训护士多,操作经验不足,评估不到位,对策方案:护士长、责任组长加强对新护士、进修、轮训护士的带教,传授经验,跟班期间尽量做到放手不放眼,强化操作要点,护士长每天检查督导。

1.7对策实施与检讨 根据圈员分析的对策分派给能够胜任工作的圈员;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 工作项目、完成时间、地点、方法、负责人等。实施中需要的资金有科室集体支出 ),实施前召开圈会,对内容进行培训和说明,让相关人员了解正确的做法;实施中该项目负责人员实时监督,保证实施方法正确,密切关注实施情况,若效果不佳,及时反馈,开会讨论,重新拟定对策,尽快解决问题。

2.结果

2.1效果确认

2.1.1有形成果 自制检查记录表,观察并记录每次检查的结果进行效果确认,调查人次437,无口腔感染,口腔护理不到位39人次,缺陷率8.92%,绘制出改善后柏拉图,即图4。

2.2 标准化与研讨改进 将本次品管圈活动实施对策进行标准化,规范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操作方法,制定操作流程,分析此次品管圈活动的收获、进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改进的方向。进入下一个主题“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3.讨论

品管圈是我国台湾地区医院重要的医务管理工具[2]。临床上经口气管插管是抢救心肺复苏、窒息等急危重症病人的常规措施,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抢救呼吸衰绝的首要措施,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后,口腔的自净和吞咽能力大大下降,分泌物增多,为细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3],极易导致口腔感染和口臭,机械通气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气管插管引发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高达18%~77%,其导致的病死率可达50%~70%[4],严重影响患者的救治率,而口腔细菌移位进入下呼吸道是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IP)的重要原因之一[5],所以正确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进行护理质量管理,采取加强专业学习,深入探讨口腔护理方法,加强服务意识的培训,规范口腔护理操作流程,最终将成果进行标准化与研讨改进,保证了口腔护理的有效性,安全性。减少口腔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患者的费用,间接的降低了医疗成本;增加了护士的能动性,积极性,提高了护士的参与意识和团队意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小型城市,现有的医疗条件下采用合适的管理工具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

[2]林逸胜.台湾医院的“品管圈”[J].中国卫生人才,2002,10:42-43

[3]候冉,贾小云,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咽部与下呼吸道菌株相关性分析[J].护理研究,2007.21.(11C):3064-3065.

[4]周素荷,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新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3:294-295

[5]蒋玉梅,蒋玉英,肖巧云为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实施口腔护理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J].护理研究,2004.18(1A):55-56

论文作者:鲁玉凤,胡祖湘,董东伟,朱丽琴,张传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  ;  ;  ;  ;  ;  ;  ;  

品管圈活动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鲁玉凤,胡祖湘,董东伟,朱丽琴,张传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