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波动与宏观政策选择_宏观政策论文

新经济波动与宏观政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经济论文,宏观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2003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是新的增长周期的开始,有学者警告要谨防过热,有学者认为是进入重工业化的正常现象。对此,本文将进行一些分析,以供讨论。

一、新经济波动与经济是否过热

2003年一开始,我国经济的若干重要宏观经济指标就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第一季度GDP增长9.9%,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最快的增长;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2%;出口增长33.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增长0.5%,尤其是一些先导性价格指数上升颇为明显,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甚至上涨了5.5%。(注:资料来源:金里伦:“全面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2003年5月19日《经济日报》。)

这种势头虽然受非典的影响在第二季度有所减弱,但从第三季度开始,国民经济增长恢复强劲势头,1~9月GDP增长8.5%,比去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是1995年以来的同比最高增速;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5%,比去年同期加快8.7个百分点,与1992~1993年大致相当;进出口同比增长36.2%,比去年同期加快17.9个百分点;其中,进口增长32.9%,出口增长4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6%;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0.5%。(注: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见2003年1月18日《经济日报》。)(如表1)

表1 2003年1~9月我国经济指标增幅(%)

GDP 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

工业增加值 16.5居民消费价格 0.7

工业企业利润 52.3商品零售价格-0.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0.5城镇居民收入 9

进出口总额 36.2农村居民收入 3.8

资料来源:根据上述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绘制。

据预测,全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可望达到如表2中的情况。

表2 2003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GDP 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8

工业增加值 13.4居民消费价格

0.6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3 财政收入

15

商品进口总额 28 商品出口总额

25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7.4 农村居民收人均纯收入3.9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2003年10月21日11版。

国民经济发展的这种态势是否意味着经济过热?以下将与1992~1993年的经济过热状况进行比较,做一些具体分析。

首先,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特别是过快,往往是经济过热的前奏和重要原因,也是经济过热的明显表现。2003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否过快呢?表3和图1描述的是我国最近一轮经济波动的轨迹。

表3 我国1991年~2003年GDP增长率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增长率%

9.2

14.2 13.5 12.6 10.5 9.6

8.8

7.8

7.1

8.0

7.3

8.0

8.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 我国1991~2003年GDP波动

根据表3数字,可绘制图1。

不难看出,我国最近的这一轮经济增长波动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1992年达到增长的高峰并出现经济过热的问题。为遏制这种过热的势头,促进国民经济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从1993年年中开始,政府采取了以紧缩为基本取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到1996年收到明显的成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理论界公认“软着陆”成功,经济增长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但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也由于我国多年积累的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解决,所以自1998年开始国民经济一直在低谷运行,CDP增长率徘徊在7%~8%之间。为此,自1978年开始政府实行扩张性宏观政策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并拉动经济增长。在这样政策的作用下,2003年GDP增长达到8.5%,不仅并未达到1996年9.6%的正常水平,也未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年平均水平,更何况这8.5%的增长率是相对于前几年增长的低水平,带有很大的恢复性质。所以,从经济增长的速度判断,不应该得出经济过热的结论。

其次,再看总需求。总需求膨胀是经济过热的重要原因和表现,而总需求的基本构成是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先分析投资需求。图2描述的是1991年以来我国全社会投资增长率变动轨迹。1992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4.4%,1993年又猛增61.8%,这就形成了真正的过热态势。由于实施以紧缩为取向的宏观政策的见效,1994年以后投资增长率便逐年下滑,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之后,投资增长率进一步下降,直至1999年的9.9%的最低点。其后虽有回升,2002年也只达到16.15%。在这样的基础上,2003年投资增长率达到23%,也具有恢复的性质,不能说已经过热。再看消费需求。从反映消费需求的重要指标之一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情况看,见表4。199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达到26.8%,其后则逐年下降,1997年~2002年一直在低位徘徊,在这样的基础上,2003年1~9月仍为8.8%。如果单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情况看,不仅得不出经济过热的结论,相反说明我国经济尚未摆脱消费需求不足阴影。

图2 1991~200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绘制。

表4 1996~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

26.8 20.1 10.2

6.8

6.8

9.7 10.1

8.8

在总需求中,2003年增长最快的是出口需求,1~10月份达到32.8%。但是否据此可认为是经济已经过热了呢?也不可以。表5是9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增长率的变动情况。从表5中数字可以看出,自1996年以后我国的出口增长实际上处在急剧波动、总体水平不高的状态中。这说明,我国的出口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而且还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2003年的外贸出口增长率较高,很难说是一种稳定的状态,也不宜以此判断我国经济已经处于过热的状态。

表5 1990年以来我国出口增长率的变动(%)

年份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出口增长率 18.2 22.9 1.5

21.0

0.5

6.1 27.8

6.8 22.3

资料来源:根据海关总署统计资料绘制。

综上所述,从社会总需求的增长情况看,2003年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态势也不能说已经过热。

再次,对物价总水平的变动状况进行分析,也可以做出更明显的结论。作为社会总供求状态最敏感反映者的物价总水平,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往往表现为上涨过快甚至通货膨胀。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过热就是典型之一。表6中数字显示,1990年开始物价上涨率逐年上升,1994年达到高峰,居民消费价格与商品零售价格分别上涨24.1%和21.7%,这被看作为严重的经济过热引发的通货膨胀,其后则逐年下降,到1997年开始物价上涨率逐步接近0甚至小于0,这意味通货紧缩趋势的出现。近些年我们采取的以放松为取向的宏观政策,其目的就是要刺激总需求的上升和物价的提高。2003年1~9月的居民消费价格与商品零售价格分别上涨0.7%和~0.5%,说明单从价格水平看,通货紧缩的趋势尚未缓解,就更谈不上经济过热了。

表6 1990-2002年主要物价上涨率(%)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N13.1

3.4

6.4 14.7 24.1 17.1

8.3

2.8 -0.8 -1.4

0.4

0.7 -0.8

N22.1

2.9

5.4 13.2 21.7 14.8

6.1

0.8 -2.6 -0.4

0.4

0.7 -0.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注:N1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N2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总之,2003年国民经济的总体态势不是经济过热,所出现的经济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等增长速度加快,是国民经济恢复性增长的常态,它只是表明,我国的经济开始摆脱多年需求不足、增长徘徊的局面而逐步进入新一轮经济波动的上升期。

二、警惕重复建设和货币流通量增长过快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以上的结论并非意味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不存在问题,相反,有些问题是需要密切注意,加以克服的。从中长期看,这些问题主要是:就业问题,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问题,结构调整和升级问题,分配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问题,等等。从当前短期看,主要是要重视防范某些领域重复建设和货币流通量增长过快可能造成的危害和风险。对前者,理论界讨论已经够多,本文主要就后者进行一些分析。

首先,关于重复建设问题。从市场供求关系考察,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类产品供求已经基本平衡或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继续外延式地增加投入,以增加供给,就是重复建设。以这样的认识来判断,应该看到,2003年我国某些领域已经出现重复建设的问题。例如,钢铁行业。我国目前的钢铁生产能力已超过2亿吨,而且增长之势不减。鞍钢、首钢、沙纲、青岛、陕西、海城西洋集团、唐山建龙集团等纷纷投资钢铁项目,民营资本和外资成为中国钢铁业新的投资力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民营钢铁企业已有和在建的炼钢生产能力共超过2500万吨。今年一季度,我国钢材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6%,钢铁行业投资增幅达153.7%。根据钢铁协会预测结果,折合成对钢的需求量,2005年为2.7亿吨,2010年为3.3亿吨。据钢铁协会的产能调研,2005年全国炼钢能力将达3.66亿吨,2010年全国炼钢产能将达4.45亿吨,远大于预测的需求。(注:梁桦:《假如这些都建成……》,2003年11月28日《经济日报》。)再如,汽车行业。北京、广州、重庆、保定、九江等地都在大规模地投资建厂。家电业也开始进军汽车行业。据原国家经贸委的统计显示,根据各地上报的“十五”工业规划,到2005年,全国规划汽车生产能力不低于622万辆,超、出汽车“十五”市场预测需求310万330万辆近一倍。美林证券分析,从2002年至2005年,中国轿车生产能力的利用率可能分别为93%、88%、77%和74%。(注:梁桦:《假如这些都建成……》,2003年11月28日《经济日报》。)除上述行业外,集成电路、基础设施特别是港口、房地产等领域重复建设的征兆也较为突出,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2003年开始出现的这些重复建设现象,虽然从总量上尚未构成对国民经济运行的严重威胁,但如此发展下去,其可能产生的危害不可低估:它会造成资金、资源的严重浪费;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造成巨大障碍和破坏,甚至导致国民经济的总量失衡;使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严重受损或大大降低。过去我国曾多次发生的重复建设造成危害的教训是应该引以为诫的。造成新的条件下重复建设的原因,有新的消费热点如汽车、住房等需求和新一轮经济增长拉动的正常的方面,但主要的还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具体分析:一是现代产权制度没有有效建立,产权不够清晰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由此导致投资主体和投资的风险承担者错位,甚至依然某种程度存在只有主体投资却没有主体承担风险的问题。二是部分企业片面追求赢利而对市场预测不准、一些地方片面追求速度而对效益忽视。三是行政性垄断和行政性区域分割也是造成重复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四是国家宏观控制约束不力,特别是在国有银行商业化和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银行和财政约束缺乏刚性的问题依然存在,致使对资金供给控制不力等等。

防范和消除重复建设,从根本上说,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革除体制上存在的弊端;改变片面追求增长指标的观念和做法,树立新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发展观;通过市场的力量,运用并购重组的办法进行产业整合并塑造真正的市场主体。同时,也要加强宏观调控,科学运用宏观政策,适时调整政策力度。对此,后面还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其次,关于货币供应量过多的问题。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资料,2003年1~9月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加快,各项贷款增长较猛。截止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1.4万亿元,同比增长20.7%,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了4.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7.9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了2.6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8%。1~9月现金累计净投放1028亿元,同比多投放484亿元。其中,当月净投放700亿元,同比多投放17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的增长幅度均大大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物价增长幅度之和。与此同时,各项贷款增长较猛。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6.7万亿元,同比增长23.7%。1~9月各项贷款累计增加2.7万亿元,同比多增加1.3万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5.6万亿元,同比增长23.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8.9个百分点。1~9月各项贷款累计增加2.5万亿元,同比多增加1.1万亿元。(注:艾芳:《我国金融前三季稳步前行》,2003年10月17日《经济日报》。)需要指出的是,近些年来,尽管需求不足、物价低迷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但实际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一直大大高于GDP增长速度和物价变动幅度之和,2003年的货币供应量又是在此基础上增长的。这一点从表7中的数字可以看得比较清楚。

表7 近些年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情况(年底数、2003年为9月末数)(货币单位:亿元,增长率%)

货币和准M2 货币 M1流通中现金M0 居民消费价

年份 货币(M2) 增长率 (M1)

增长率(M0)增长率 GDP增长率 格上涨率

199790995.3 19.58

34826.3

22.13

10177.6 15.63 8.8 2.8

1998

104498.5 14.84

38953.7

11.85

11204.2 10.09 7.8-0.8

1999

119897.9 14.74

45837.2

17.67

13455.5 20.09 7.1-1.4

2000

134610.3 12.27

53147.2

15.95

14652.7 8.90 8.0 0.4

2001

158301.9 17.60

59871.6

12.65

15688.8 7.07 7.3 0.7

2002 183246.94 15.76 70882.19

18.39 17278.43 10.13 8.0-0.8

2003 214000.00 20.70 79000.00

18.50 18000.00 12.80 8.5 0.7

资料来源:货币数见《中国经济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第870页;货币增长率根据货币数计算;GDP增长率、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率系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2003年9月末数字系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

2003年以前的货币流通量的增加之所以未能引起物价总水平的大幅度上涨,是因为储蓄吸纳了大量的存款,(2003年9月末我国城镇居民储蓄余额已超过10亿元),同时又遇上了经济不景气的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大环境。必须清醒地认识,货币供应量的长时期过快增长,客观上为通货膨胀积蓄了能量,如果遇上重复建设,甚至经济过热环境的诱发,通货膨胀很可能会由潜在的威胁变为现实。2003年的某些迹象表明,通货膨胀的风险不是不存在的,只是由于消费增长还没有象投资、出口增长那样表现出强劲的势头,而且物价的上涨相对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还有一定时滞,所以尽管生产资料的价格已经上升了较大幅度,但物价总水平还处在低的水平。但切不可为这短期的眼前的现象所迷惑、所陶醉,警惕和预防通货膨胀应该成为今后宏观调控密切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国际上还是我国在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曾多次发生通货膨胀并给国民经济造成危害的教训应该牢记不忘。

三、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相对稳定和适度调整

宏观决策历来应该建立在对国民经济走势客观判断的基础上;基于以上的分析,同时也考虑到世界经济走势看好但贸易摩擦不会短时间消除等情况,2004年的宏观政策的确定在总体思路上要贯彻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的指导思想,同时应把握以下原则:一要保持相对稳定与适度调整相结合,实现相对稳定与适度调整的统一;二要保持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实现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整的统一;三是要长期调控与短期调控相结合,实现长期调控与短期调控的统一;四要调控国内经济与调控对外开放相结合,实现调控国内经济与调控对外开放的统一。具体要做到:

第一,保持宏观政策的相对稳定与适时调整相结合。摆脱1997年以来国民经济总需求不足和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境,是我国近些年宏观政策所追求的目标。在连续几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下,2003年国民经济终于出现经济增长加快、总需求上升、新一轮经济波动上升期开始的令人乐观的景象。鉴于这种景象来之不易,方兴未艾,也考虑到已持续多年的消费需求不足尚未有明显的改观,同时在今后发展中尚有若干不确定的不利因素可能出现,所以已经出台的宏观政策宜保持基本稳定,特别是要力戒由于对宏观经济走势的误判而急刹车,使刚有转机的国民经济形势发生逆转。但为了防止某些领域的重复建设及货币供应量过多引起资源浪费等不良后果,预防经济过热和金融风险,所以要密切注意国民经济运行的变化,适度调整宏观政策的力度。实际上,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已陆续采取了诸如提高准备金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等调控手段并收到一定成效,2004年需要继续进行这样的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微调手段。

第二,保持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从方向上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总量平衡,而结构问题应由市场解决。但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之前,结构问题完全由市场解决是困难的,所以宏观政策在促进经济总量平衡的同时,还必须有利于促进结构优化和升级。我国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所以宏观政策就不仅仅象一些西方国家那样只重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而也要重视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并且将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在2004年实施宏观总量调控时,要把着力点从主要刺激经济增长转向注重结构调整,促进协调发展上来,要把遏制盲目投资和重复扩张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综合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甚至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调控和引导。

第三,要将宏观调控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就短期目标说,2004年宏观政策的基本方向是要继续促进总需求的增加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增加,同时要适度调整力度以预防经济过热。但在制定和实施这样的政策时,必须要与我国长期的目标相结合。我国宏观调控的长期目标应该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重大的难题如就业问题、“三农”问题、环境问题、分配问题等也不可能短期内解决。所以在2004年宏观政策中,要兼顾这些长期问题的解决和长期目标的实现。比如,在刺激消费需求增加时要特别注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以增加农民的消费;在国债的用途上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公共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投入,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农村面貌的改变和经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等等。

第四,要将调控国内经济与调控对外开放相结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更加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由此,我国经济既获得益处,也受到世界经济波动和各国贸易政策变动的影响。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规避经济全球化可能产生的风险,是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重大课题,这要求我们将调控国内经济与调控对外开放相结合。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好转和经济上升期的形成,无疑得益于外贸进出口额和外资流入的迅速增加,但应该看到其中也包含许多不稳定因素。例如,对美、欧贸易虽然增加较快,但逆差的扩大会使贸易摩擦加剧,外贸环境趋于严峻;外资流入较快,使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使外汇占款增加,由此引致货币供应量的扩大并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2004年宏观政策应在加强对内部经济调控的同时,加强对外贸和利用外资的调控。对外贸,要在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有关机制处理贸易摩擦,减少由贸易摩擦造成的损失,同时积极通过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质量,开辟新的贸易渠道,扩大新的贸易伙伴等方式增加出口。对于利用外资,要通过产业政策等手段加强对投资方向和结构的引导,同时要对非正常流入的外汇保持警惕,以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要特别重视国内经济和外贸进出口、外资流出流入的综合平衡,使对外开放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标签:;  ;  ;  ;  ;  ;  ;  ;  ;  ;  ;  ;  ;  ;  ;  

新经济波动与宏观政策选择_宏观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