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道路施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城市道路不仅是人们出行的必要条件,也代表了城市建设的成熟度,所以政府各个部门都非常重视道路施工建设情况,而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则成为了监督的重点。
关键词:道路路基;道路路面;质量控制
1道路路基路面概述及影响因素
路基是道路路面的基础,修建时要综合考虑土质、水文和气候,路基工程主要有路基挖方、填方,路基保护中的挡土墙、护面墙,各种形式的护坡以及路基排水的水沟、防雪防砂设施等。道路路基一般呈带状,设计时要根据地面情况、道路需求做到科学论证和统筹考虑,为道路结构尽可能的提供平顺的路基面。设计施工中对路基的几点影响要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1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坚固的路基不仅在使用寿命上长久,而且在路面车辆的行车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这就需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目前和未来路面的承压情况,道路的基本需求和特殊需求,按照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进行设计施工,绝不能发生沉陷、变形等情况。
1.2合理设计和选位
路基具有线路长、与自然接触面广的特点,是否安全稳定可靠很大程度上是由本地区自然条件来决定的,所以在选择位置和路线上要避开不良地段,考虑施工难度,统筹考虑工艺、数量、保护原有生态、成本等因素。
1.3路面刚度和舒适性要求
建设路基时选取合适的材料,以满足自然侵蚀和路面负荷,保证道路的耐久使用和行驶舒适。
1.4施工养护
运用技术规范和标准,运用科学理论,保证施工养护的质量,也是有效保证道路质量防止发生灾害的重要部分。
2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2.1路基土的控制
土质的好坏对于路基质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关乎着地基的稳固性以及安全性。因此,在施工前需要科学、专业地对土质进行密度、韧度、强度的检测,使其物理性质均达标。为确保其质量完全合格,还必须对其实施水分的检测,只有当其土质最大干容重与其含水量能够符合标准且处于最佳的状态,则可进行使用。
2.2路基施工中压实度的控制
具体操作中,增加路基的压实度需采用以下手段,分别为:检测土质的含水量是否合格,如此一来,其密度才会更加适合做路基,若是其含量过高则可进行适当的晾晒继而实施碾压;采用科学的压实设备,路基土的厚度需控制在30cm左右,并采用分层的形式较合理,相关设备宜采用重型压实机,则其含水量会更小且干密度会更大。若采用羊角碾的时候需进行复合碾压,方可更为均匀。
2.3路基施工中强度的控制
对路基强度的控制,可借助弯成值检测得来。并由以上内容可知,压实度能够对路基的密度实施反映。因此,若要实现路基质量合格需对以上几点进行控制。强度是对其抗压能力的一种衡量方式,故而需要施工者严格遵照标准把好土质关以及压实度,方可确保其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
3.1基层平整度的控制
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路面的平整度不仅影响道路的使用,同时,其平整度越好,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越安全,同时可以提高道路的稳定性,所以,在施工中道路路面平整度一定要达到规定的要求。在施工中对平整度的控制,需要按照不同层面分别控制。针对底基层的平整度控制,一般都采用石灰土进行铺垫,所以底层的平整度比较好掌控,而且标准比较低;但是在水泥层平整度控制中,因为水泥的作用就是稳定碎石,其需要更高的要求,为此施工的难度要比石灰层复杂,施工控制要求比较高,而且水泥层对路面的平整度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再者,在水泥层铺设的过程中,因为水泥的稳定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时间、温度、湿度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终压时间的控制,若是时间控制的不得当就会影响整体路面的平整度。所以为了能够让水泥缩短期初凝的时间,可以在水泥层使用缓凝减水剂,通过这种方式影响摊铺的长度,影响整体路面基层的平整度。所以,为能够提高路面的寿命以及基层的稳定度,基层平整度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3.2沥青混凝土平整度的控制
在利用沥青混凝土进行路面铺设的过程中,影响其平整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基层平整度、路面的接缝以及碾压的时间、碾压的温度等等,都会对沥青混凝土的路面产生影响。其中,基层对沥青混凝土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基层平整度不达标,所铺材料过于松软,压实程度不到位,就会让基层出现不平整的情况,从而导致路面在铺设沥青混凝土的时候,不能够达到平整的要求,所以为了能够让沥青混凝土路面更加平整就需要有效控制基层的平整度。再者,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时间和温度进行有效的掌控。在碾压路面过程中,温度超过规定温度则会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而影响路面的平整,出现路面平移的情况,影响路面的正常使用寿命。若是在碾压过程中温度过低,则会出现沥青混凝土的混合材料不能够充分的融合,导路面出现凹凸。为此,在针对沥青混凝土进行碾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初次碾压的时候需要采用10吨到12吨之间的双驱双振压路机,振压两遍,再进行复压。而在温度上初压需要控制12摄氏度,而在复压中需要在110摄氏度,在最后阶段需要控制在105摄氏度。第三,在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的处理中,若是处理不得当也会影响整体的路面平整度。为此,在每一个路段沥青混凝土施工结束之后,需要碾压好路面相连接的位置,剔除连接缝隙中比较大的石料或是杂物,利用细料进行重新填充,并在次日的施工中,重新进行熨平整。经过这样的处理,就能够让接缝的平整度达到路面的平整要求。
3.3施工中水的控制
积水对路面产生的破坏性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在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积水的进行控制。若是积水的温度过高,会让路面的沥青混凝土层出现剥落的情况,这也是造成路面损坏的常见的问题。目前,很多已经投入到使用中的道路出现严重的坑洼,主要形成的原因就是路面的积水过多,特别是在多雨高温的季节。当雨水过多的时候,会出现雨水渗入到路面之下,若是在遇到高温,就会造成路面的积水温度过高,造成路面的沥青层脱落,这个时候大型的负重车辆经过,就形成了常见坑洞。所以路面建设中,可以考虑在沥青混凝土的材料中掺入矿粉,以此起到增加沥青混凝土材料的黏合力。并且注重对路面防水层的建设,阻止水进行到结构层,有效降低水对路面的破坏程度。
3.4路面施工裂缝的控制
首先,在施工中选择收缩性比较小的水泥结构,保证基层建设的稳定性,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还需要分析水泥材料的稳定性与产生裂缝的原因,通过充分的材料塑性指标对比和实验,采购规定范围内的水泥材料。并在施工过程中,利用缓凝减水剂增加水泥的稳定性,使基层的含水量达到最佳的状态。再者,沥青对温度的敏感性也成为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沥青混凝土的温度敏感性越低出现裂缝的几率越小,所以,在使用沥青混凝土的时候需要注意沥青的敏感度,避免因为裂缝的出现而造成路面的破坏,从而提高路面的整体质量。
4结束语
总之,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对于道路整体使用寿命意义重大,良好的道路路面路基质量是保障百姓方便同行、城市美化整洁,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应该被施工方高度重视。基于此,文章由道路路基路概况以及影响因素(如强度、稳定性、设计、选位、路面刚度及舒适性等方面)出发,围绕如何优化提升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提出了若干建议,重点探讨了路基质量控制、水破坏的控制、路面工程质量控制几方面措施,以期为行业提供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振华.浅谈道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J].石河子科技,2016,(2).
[2]冯延虎.分析建设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J].中国标准化,2016,(11).
论文作者:曲连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路面论文; 路基论文; 道路论文; 沥青论文; 混凝土论文; 平整度论文; 基层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