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与评价论文_钟清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与评价论文_钟清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中医医院638500

摘要:目的 针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评估构建评估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在2017年6月-2018年11月间,选取我院收治的174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进行研究,分成血栓组(49例)与非血栓组(125例)两组,并建立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同时进行检验、评价。结果 研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具有独立危险因素的有:血栓史、糖尿病、高凝患者等。结论 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通过风险模型进行评估时,评估的内容少,操作性高,预测效果理想,可快速筛选出风险加高的患者。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危险因素;风险模型;超声检查;

在临床上,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有两种类型,分别是有症状的与无症状的,前者患者的症状表现常有体温较高、穿刺处肿胀或附近有微痛感。而无症状类型患者的表面无明显症状[1-2]。目前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评估有不少研究,但对独立危险因素、评估工具等的研究不细化、不普适。研究中对构建相关模型进行评价,对风险进行分级评价,具有普适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7年6月-2018年11月间,选取我院收治的174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进行研究,选取条件为:①≥18岁;②可接受超声检查;③签到知情书;④无意识不清、精神疾病等;⑤无其他严重疾病者。49例血栓组患者中的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19例,最低年龄18岁,最高年龄87岁,平均(50.3±10.3)岁。125例非血栓组患者中的男性患者有78例,女性患者47例,最低年龄18岁,最高年龄88岁,平均(51.7±11.3)岁。以上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研究中的患者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对比。在置管后通过访谈、病历、治疗信息记录等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病史情况、疾病情况、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而患者置管后每间隔一周进行一次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造影检查,常规超声检查使用的为MyLabClassC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Esaote百胜公司生产),探讨为LA332,频率3-11Hz。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检查时候采用仰卧位,置管静脉管腔增大;腔内见实体回声,随血栓形成时间延长,实体由低回声逐渐向高回声渐变;加压时管腔不变形。。当患者出现超声检查困难时候,改用超声造影检查,保证患者导管通畅,刺穿置留针,配置相关造影剂,实施造影,深静脉血栓诊断的「金标准」结束后患者需要观察30min,无明显症状、不适情况后拔针。超声检查与超声造影均由专业的人员对患者的血栓情况进行判断,一共检查四次,每隔一周进行一次,共四周。

1.3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软件(20.0版本)对研究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用“%”、“x±s”表示,并分别用X2、t进行检验,在对比中 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非血栓组留置管时间为(5.82±1.02)d,血栓组为(6.01±1.38)d,对比可知不存在有较大差异,P=0.832,t=1.082。在穿刺次数上,非血栓组为(8.42±1.86)次,血栓组为(9.01±1.57)d,对比可知不存在有较大差异,P=0.771,t=1.724。而研究中血栓组患者的出现冠心病、高血压的例数为11例(22.4%)、15例(30.6%),非血栓组的为29例(23.2%)、37例(29.6%),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患者出现糖尿病史的例数为17例(34.7%)、16例(12.8%),对比(X2=7.354,P=0.015);血栓史例数为18例(36.7%)、18例(14.4%),对比(X2=6.341,P=0.022);化疗史为20例(40.8%)、27例(21.6%),对比(X2=5.874,P<0.05)、置管史19例(38.8%)、25例(20.0%),对比(X2=7.842,P=0.011)。

3 讨论

中心静脉相关性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运用了ROC曲线分析,并对风险分级,在利用Youden指数检验效能评价。近年来随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的增大,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也逐渐提高,而在诊断方法研究中发现超声检查与超声造影的诊断方法的诊断率较高,判断患者血栓情况较直接[3-4]。而导管相关性血栓有危险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可知,患者的血栓史、糖尿病等、导管置管史等均可成为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中可以了解患者资料与病情时,可关注患者的血栓史、糖尿病、导管置管史情况,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血栓发生率。

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建立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分级,同时应用与患者血栓情况的诊断,具有快速判断的特点,且操作性高,预测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伟,李秀云导管血栓风险评估与处置表在相关血栓预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10):34-36.

[2]梁琴珍,麦伟丽.基于导管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降低置管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J].现代医院,2018,18(02):310-312.

[3]张赛娜. 导管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初步构建[D].山西医科大学,2017.

[4]陈璐,谢新芳,钱彩华.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对导管患者血栓发生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09):793-796.

论文作者:钟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与评价论文_钟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