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以二次函数应用为例_数学论文

寻求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二次函数的应用”的课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论文,函数论文,有效途径论文,课例论文,数学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多数学生已经能熟练地操作电脑,部分学生经常遨游在英特网上,由此获得的信息量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老师.另一方面,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及学校教育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几乎所有学校都完成了校园网建设,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硬件设施已经到位.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新世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因此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的试验性课例,试图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下面是我们的一个关于二次函数的应用课例(见附录).

附录:《二次函数的应用》课例简介

一、让全体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在有些使用新技术的公开课中,用于课堂演示的Power Point文稿只相当于传统教学手段中的小黑板.尽管老师也设计了诸如打高尔夫球的应用题,但学生认为那不过是老师出的又一种类型的题目而已,没有感到实际情景的问题与自己有多大关系.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我们删减教学容量,只留下三个问题(见附件).同时改变问题的叙述方式,将三个问题改编成应用问题链,并设计成一个个挑战的关卡,每一次的挑战都配上了相应的球场背景和动画,并以网页的形式呈现.每一个挑战中,学生只要在网页中事先设计好的空格里填入正确的答案,即告成功,进入下一个挑战的页面.

课堂上,学生每人一台电脑,打开电脑登录到老师做好的网页中,生动有趣的问题吸引了学生,这样的教学形式的确受学生欢迎.一是因为问题的叙述人性化、情景化,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二是因为学生自己操作电脑,掌握了学习主动权.

但是这样的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问题,课堂教学中的班级从一个有机整体分散成一个个独立的学习个体,充分地暴露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一部分基础好的同学很快闯过三关完成三道题目,然而个别基础差的同学只是不停地胡乱输入一些数字,或者把旁边同学的答案输进去敷衍了事……如何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机制的形成,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如何创设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的平台,发挥所有学生的学习主动权等问题都是老师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为全体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平台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改进设计.首先布置课前作业请学生找找身边的二次函数,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画二次函数图象,制作相关的生活背景介绍,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接着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观察、试验的空间,组织学生在几何画板的平台上通过简单的操作,观察二次函数Y=ax[2]+bx+c,当a、b、c变化时函数图象的变化,师生共同总结规律,交流对二次函数的认识.

然后进入挑战阶段,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学生之间的互助和老师的个别指导相结合完成这一段学习任务.每过一关,如果在网页的答案空格输入错误的答案,网页上跳出一个笑脸和一句话,如“对不起,错了!”“再努力一次吧!”,如果是正确的答案就会出现“你真棒!”之类的话.

挑战成功后,就进入一个交流园地,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谈谈自己的想法.有同学说:这样的数学课很开心;有同学说:原来二次函数还是蛮可爱的;还有同学说:数学不再让我害怕…….老师也适时地介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交流的话题转到自己的教学目标上,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找找、看看、做做、谈谈”几个环节就不是简单的知识回顾,而是认识的一个飞跃.“找找身边的函数”,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看看二次函数的图象”,体现了学生借助数学软件认识函数性质的过程;“挑战与过关”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趣的促进其探究的问题情境;精心安排的“交流园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

三、思考

1.通过将信息技术与“二次函数的应用”的教学的整合,使我们从最初将信息技术引进课堂,到用信息技术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一个变化过程.正是这种基于网络的教学方式给教师带来的挑战,具体体现在:其一,教学组织的要求更高,由于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介入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师应该介入的时候没有介入,整节课就显得比较松散,两极分化扩大,预期的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反过来,指导过多过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只能被动接受.其二,教学内容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同一班级的学生其学习水平是有差异的,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内容,并要合理安排如何将这些内容有机地组合起来.其三,学生的学习要得到及时评价,因为学生的学习速度、进度各不相同,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再像传统的课堂教学那样统一评价,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还要考虑设计交互式的及时反馈系统,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结果作出不同的反应,其四,学生对即时交流工具的合理使用存在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利用“交流园地”中的留言板交流学习心得,教师要进行必要指导.

2.要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一是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工具,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

标签:;  ;  ;  

寻求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以二次函数应用为例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