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论文_李石羽

浅谈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论文_李石羽

 李石羽 山东省临沂第十九中学 276000

众所周知,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在我任教的高中美术欣赏课上,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了解学生是做好高中美术教育的前提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热,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刻,他们的自信、自尊都在增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而接触面也更加广泛,他们求知欲强烈,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渴望从各种渠道接受新观念、接受新知识。在这时,审美教育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情感性对感情真挚奔放、形象思维极强的青少年作用是最大的。尽管一些现代主义艺术也从不同的方面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但某些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确不适合一个中学生。敏感的学生面对着万花筒般的多元观念往往不知所措,分不清美丑。随着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上难免出现许多不良因素,商潮汹涌,文化兵败,伪劣走俏,真金蒙尘。今天,似乎已经到了一个扑朔迷离和令人费解的时代。莎士比亚曾经写道:人们齐心赞赏新玩具,不理会他们是用旧物捏成,宁愿歌颂镀金的劣货,不愿欣赏盖了灰的金箔。因此,作为美术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画、一件工艺品,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能独立地去认识美。

二、选择优秀的画家、优秀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上课时要先让学生对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个充分的了解,然后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时,融入画家的思想和为人,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要知道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屹立不倒,不是只有外表的美,而更重要的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如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艺术在他看来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喜悦,是智慧的喜悦,是在良知照耀下看清这个世界而又再现这个世界的喜悦。

学生从中获得审美喜悦,正是和艺术再现世界相对应的,既熟悉、亲切又陌生、新鲜的心灵体现。而对罗丹的大理石雕塑《沉思》,我们会同时浮现双重的现实感:一种是通过洁白润泽的大理石,造型语言等材料和媒介透出的再现形象;另一种是由这个再现形象激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这两种现实都在幻觉中产生,从再现形象到客观现实往复多次,构成心灵意象的跳跃感再现。捕捉这样一种大幅度的扩展和变化着的意象,将激起心理、智慧、想象、情意以至人生经验的涟漪。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觉到这种美的力量。一个朦胧中的少女有着自己的梦想,这与中学生多梦的性格是如此的接近,这种心灵的沟通和激发,如电流通过全身,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忽然间犹如脱胎换骨,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自觉地接受了罗丹高尚的艺术品格。尽管也许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但这种教育的深刻性是永远不能泯灭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让学生在比较中充分地了解中国的艺术,提高民族荣誉感

长期以来,由于欧洲中心论的影响,由于把科学的发达等同于美学的发达的错觉,中国的艺术跟在西方科学的路子后面,疲于奔跑地追赶,在一定程度上舍近求远,忽略了中华民族的审美优势。事实上,中国近百年来的科学落后不等于艺术落后,中国画作为一种风格独特的艺术早就与西洋画平起平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

1.中国的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据记载,早在春秋后期,周代都城的政治性建筑“明堂”里就绘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以及周公抱着幼年的成王接受诸侯朝拜的壁画。可惜这些壁画因为建筑物的毁灭都已不存于世,但是从1949年出土的两件战国帛画的线描人物形象略加色彩的绘画技巧来看,我国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已经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到了战国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绘画也在不断地完善和丰富着它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以及各种绘画体裁,画家们将书法的结构、用笔运用到绘画中去,以加强绘画的表现力和艺术趣味,具有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不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基础,而且对我国一些邻近国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老画家中村不折在他的《中国绘画史》一书中指出:“中国绘画是日本绘画的母体,不懂中国绘画而研究日本绘画是不合理的要求。我想,用长流不息来比喻中国的绘画是最合适不过的。”

而欧洲的绘画从时间来看,应该承认,旧石器时代世界上最早的美术品都是发现于欧洲的西南部与中部。但欧洲的绘画是时而浩瀚,时而干涸,这与中国的绘画地源远流长是不同的。

2.西方文化是以“神”为中心的文化。他们写实绘画的焦点透视,像一位独眼巨人在锁孔里看世界,只能老老实实地把看得见的画出来,把看不见的挡起来。而中国的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它以笔墨“线索”作为塑造意识形象的根本要求,并融诗入画,使画的意境、布局、笔墨、色彩完全诗化而成为“无声的诗”。因此,中国绘画是属于艺术美学、抒情诗学、写意画学。

现代主义重视看得见的形式,后现代主义重视道不清说不明的状态,它从东方神秘主义众吸取了信息,而崇尚“天人合一”,中国早有“玄之又玄,天机不可泄露”之说。这些被某些学者视为不能用精确数值定量定性的落后乃至迷信的中国古老文化,说不定潜藏着科学主义未能认识的领域和未能解读的信息。

学生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必定会对美术有新的认识,在欣赏美的同时,既自觉地接受了思想教育,也接受了新观念。高中美术欣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努力。

论文作者:李石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0月总第2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0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论文_李石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