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腹腔镜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的护理研究论文_何峻

(汨罗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湖南汨罗 414400)

摘 要:目的 分析宫外孕腹腔镜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应用腹腔镜术治疗宫外孕患者资料分析,以护理模式为分组依据,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采取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评分以及并发症结果。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护理前对结果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在护理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88%,高于观察组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80,P<0.05)。结论 宫外孕腹腔镜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实施个体化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发症低,护理效果明显。

关键词:宫外孕;腹腔镜术;护理

宫外孕是临床妇产科常见的一种危重症,是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并发育的异位妊娠,如果治疗不及时,则易导致出现腹腔出血发生,严重的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术凭借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腹腔镜术治疗宫外孕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术后恢复的护理干预,对患者临床改善起到重要作用[2]。本次研究对68例采取腹腔镜术治疗宫外孕患者观察,现对临床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应用腹腔镜术治疗宫外孕患者资料分析,以护理模式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年龄范围22-37岁,平均年龄(29.6±1.5)岁,观察组36例,年龄范围20-34岁,平均年龄(29.5±1.2)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B超诊断确诊为宫外孕,组间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伦理会批准,有比较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术后恢复中应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同时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告知其手术过程、治疗方法等,让患者对手术有基本认知,在术后对患者体征观察,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予以术后对症干预。

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术后恢复中加强个体化护理:具体如下:术前护理:术前,需要协助患者完成血尿常规检、B超等检查,术前予以阴道检查,术前1d进行脐孔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动作要轻、防止对患者皮肤造成损伤,术前食物方面以流食为主,术晨禁水、进食,对于存在心理障碍患者,需要详细的告知患者手术方法,耐心的对患者的具体原因进行询问,并因人而异采取个体化的心理疏导,缓解其不安,减轻恐惧、紧张的心理。术中:要对患者体征密切观察,保持臀高头低位。术后:针对麻醉后意识不清患者要除去枕头,并将头偏向一侧,定时对患者血压、脉搏等指标测定;对于留置引流管患者可以采取半卧位,并详细记录引流性质,包括颜色、量等,详细观察切口是否有渗血,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并及时对污染敷料进行更换。并发症护理:因麻醉导致的恶心、呕吐等患者,要及时清除呕吐物,并退出进食时间,严重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止吐药物。术后恢复护理:患者恢复期,需要告知患者定期进行复诊,多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并根据身体恢复适当进行锻炼。

1.3评分标准判断

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判断分别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两个量表总分均为100分,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不同等级,50分以下表示无焦虑、抑郁,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以上,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评分为正比关系[3]。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1.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输入的评分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进行处理,以( )、(%)分别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并采取t检验、X2检验,组间对比存在差异,则用P<0.05表示。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评分指标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在护理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下表。

2.2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88%,高于观察组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80,P<0.05),见表2。

3讨论

宫外孕是一种特点的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一个过程,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一旦发生破裂,则会影响患者生活安全。输卵管炎症是导致宫外孕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一旦发生输卵管炎,则会使官腔不畅,影响受精卵的运行,导致其在子宫腔外停留并发育[4]。腹腔镜手术是近期常用的治疗宫外孕的手段,且对患者损伤小、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快,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针对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在患者围术期、术后恢复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常规护理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护理模式,但是在该护理模式下,缺乏对针对性,未对患者感受予以充分的考虑,在临床护理中,常规护理未能获得广大患者的满意。个体化护理干预更注重患者的差异性,在护理中会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更能符合患者的需求[5]。个体化在腹腔镜术治疗宫外孕护理中,在术前增加了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疏导,在术中注重患者体位护理,在术后针对不同意识患者进行对应的护理干预,通过延长进食进食、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等,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改善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个体化的护理效果在腹腔镜术治疗宫外孕围术期及术后恢复中护理效果更好,能明显的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发症低,是重要的护理模式之一。

综上,宫外孕腹腔镜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期加强患者的个体化护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姚晓燕. 宫外孕腹腔镜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的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5):242-243.

[2]何玲. 宫外孕腹腔镜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的护理要点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8):162-163.

[3]常暖.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宫外孕腹腔镜术患者中的运用效果[J]. 当代护士,2017(10):96-98.

[4]唐秋霞,刘春梅.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2016,10(5):106-107.

[5]曾翀,李玲,梁可为.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16,6(10):101-104.

论文作者:何峻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7

标签:;  ;  ;  ;  ;  ;  ;  ;  

宫外孕腹腔镜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的护理研究论文_何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