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给水现状与存在问题浅析论文_裴昭君

铁路给水现状与存在问题浅析论文_裴昭君

郑州铁路局洛阳建筑段 河南省洛阳市 471002

摘要:本文综述了中国铁路给水专业的特点及发展现状,简要探讨了铁路给水工作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对铁路给水专业工作今后的改革发展方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铁路给水;特点;现状;问题

1铁路给水的特点

1.1铁路给水的独立性

铁路给水工作是铁路运输的组成部分,以确保不间断地为铁路生产、生活、消防供应质量良好的水为目标。铁路系统的特殊性要求铁路给水具有独立性,客车上水站,应有专供客车给水栓用水的配水系统,以保证供水安全。

1.2铁路给水的连续性

由于铁路运输昼夜不停, 无论客车上水还是生产、消防用水,均需要全天候不间断供水。这就要求铁路给水所的供水必须连续不间断,任何时间都要保证可靠的供水。

1.3铁路给水的波动性

给水所除了保证在任何时刻必须有水外,还须满足旅客列车短时间内大流量加水的需要。因为对象是流动的列车和人流,其供水量每天每时都在不断变化,其日用水量波幅较大。一个给水站在列车二交会和三交会时,其瞬时供水量远超过车站无列车停站时的一般生产、生活用水。

2铁路给水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铁路给水站规模较小、站点分散,难以适应新时期铁路运输供水需要铁路给水系统受站点分布局限,给水规模相对较小,铁路自建水厂日产水能力超万吨较少。各给水站点不仅规模小,且悬殊较大。

铁路给水站点是随着铁路运输站点分布设置的,点多线长。因区间多、中间站多、路网跨度大,区域广,多数站点处于农村,缺乏可用的市政或城镇水源,不得不自建铁路水厂。也造成了给水站点分散、给水能力规模偏小的问题。

随着铁路提速和生产布局调整,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大幅度压缩,其中间站的客车上水功能也在削弱,直达列车甚至只需在库内完成上水作业。加之, 铁路提速之后,许多中间站的取消,给水所布局带来的问题有:(1)原有给水所能力过剩,给水所沿铁路线逐站分布数量过多; ( 2 )因生产布局调整,以及动车检修、库存基地的新建、扩建,又面临着原有客技站给水能力不足,存在供水管网单一的矛盾。( 3 )在客车上水设施方面,一方面因旅客列车提速,中间站停车次数减少,供水及设备能力过剩的状况, 另一方面对于大的中间站及始发站又存在旅客列车密度大、站停时间短,上水时间受控,上水设备及给水能力急待扩能的矛盾。因此铁路原有的给水所及给水设备的布局已不能适应铁路旅客列车的新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铁路给水设备陈旧,难以达到更高标准供水要求

中国铁路发展初期就诞生了铁路给水站。随着路网的延伸, 铁路给水站越建越多。铁路给水设备质量因建设年代不同, 质量差别较大,虽然不断改扩建,但给水设备质量参差不齐。

以水质处理为例,铁路给水设备现在的制水工艺均为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即水源--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贮配水设施。近些年来,我国水源水质污染有加剧和恶化的趋势。2007年我国实施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将规定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而绝大多数铁路水厂还采用常规处理工艺,使处理后饮用水水质得不到有效保证。铁路水厂执行新标准面临技术和设备条件难以达到的难题。

2.3铁路给水站管理粗放,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条件

铁路的给水工作是确保早期铁路安全运输的前提下形成的铁路企业供水单元,是在铁路计划经济运行的体系中实施全成本核算的,是铁路企业运输生产的一部分。粗放管理,造成水资源浪费、水损居高不下、供水质量普遍较低。铁路给水想要实施分离改制,实现自主经营,存在许多严峻的问题。

铁路给水管理缺乏专业性。除大的站区有客车上水及枢纽所在地的给水站由建筑段给水专业管理外,其他给水站分别由工务段、车务段及沿线车站等运用管理。

铁路给水缺乏市场竞争力,生产结构不合理, 铁路沿线各站几乎都设有给水站,供水量又是大小不一,而每个给水站都需要人员值守,人员浪费,同时也增加了供水成本。其次,铁路给水设备陈旧、管网老化、计量不完善、供水损失偏大。部分水源环境污染加剧,大修更改资金落实困难,导致供水水质难以有效保障。铁路给水点多线长、跨区域、跨地市,供水特种行业许可证不易获取。内部管理不科学,仍实行内部核算,成本考核,使职工缺乏经营意识、发展意识。

给水能力过剩与市场萎缩的矛盾。铁路给水工作重点由机车转为客车,一方面随之出现给水能力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因水质处理不善,导致一些既有站段转接市政自来水,铁路地区生活用水近年来纷纷移交地方,造成铁路给水步入一方面能力过剩,另一方面市场萎缩的窘境。

3结论

作为铁路运输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铁路给水工作,必须不断克服自身问题。

( l )强化给水水质安全保障。确保饮用水水质达标,必须对现有铁路给水设备进行更新,改善原有的水处理工艺,强化水质化验、消毒管理控制。

( 2 )加快铁路给水设备的更新完善。必须对原水给水设备进行更新,供水能力进行调整,供水站点进行布局,推进管网更新,调整管网管路,优化管网布设,提高客车上水压力,保证出水流量。

( 3 )应用自动化设备。对客车上水设备以及泵房动力机电设备实现自动化改造,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劳动强度,确保上水安全,为铁路供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简介

裴昭君,1989年4月,女,汉,河南省洛阳市人,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铁路给水工程及施工安全管理。

论文作者:裴昭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铁路给水现状与存在问题浅析论文_裴昭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