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电网结构也愈来愈复杂,对系统安全稳定、安全运行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变电运行人员在改变运行方式或事故处理的倒闸操作中,有时会因自身责任造成电气误操作致使发生或扩大电力事故。电气误操作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违反正常操作程序的行为。误拉合断路器、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电挂(合)接地线(刀闸)、带接地线(刀闸)合闸、非同期并列、误入带电间隔被并列为电气恶性误操作。电气误操作严重影响电力安全生产,特别是恶性误操作事故,轻则造成设备损坏、电量损失,重则造成电网稳定性破坏、人身伤亡。
关键词:值班人员;电气误操作;预防措施
前言
在变电所的安全运行中,倒闸操作必须细心操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电气误操作既对电力安全生产有影响,而且还能造成用户停电、致使设备损坏、造成人员伤亡和电网瘫痪等重大事故。对于防止误操作方面,《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已经有了相当明确的规定,各用电部门也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措施,但误操作事故依然时有发生。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气误操作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违反操作程序的行为,如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接地线或接地刀闸合闸,带电挂接地线或带电合接地刀闸、误分、合断路器,误入带电间隔等引起的事故。误操作看上去是随机突发的事故,实际上有着必然性和可预测性。下面就来共同探讨一下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和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电气误操作形成的原因
(一)员工技术素质不高和人员心态原因
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要求电气运行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电气运行知识,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必须掌握一、二次设备的操作配合及倒闸操作的技术原则。从每一起误操作事故的责任分析可以看出,“违章、麻痹、不负责任“导致是事故的主要原因;而且往往是操作者(监护者)违反有关规章制度,违章作业,这些违章行为的产生,多都和以下四种心态有关。(1)侥幸心理。违章是导致事故的根源,但并不是每一次违章都导致事故,正是因为如此,违章者总会认为哪有那么巧,别人多次这么干都没有出事,自己以前也这样干,没有出过事故,难道这次就会出事吗?这种侥幸心理,使得一些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章的,但是为了图方面省事,还是想当然的想再碰碰运气。(2)轻率心理。由于一些值班人员对违章的危害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对违章行为的过重处罚会影响职工情绪,因此,对一些没有造成一定后果的违章现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者轻描淡写的一罚了事,对违章者产生不了切肤之痛,更认识不到违章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和危害,反而滋生了一种违章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麻痹症”[1]。(3)懒惰心理。工作图省事,怕麻烦,总想投机取巧,或者走捷径抄近道,视规章制度如同虚设。(4)从众心理。因为周围的人都是这样做,所以明知是违章也不制止,反面随大流,得过且过。
(二)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操作人员的心情,在好的环境里,操作人员心情舒畅,操作起来注意力集中,但在坏的环境里,如在嘈杂的环境中,噪音的干扰易分散操作人员的注意力,嘈杂声对接受指令、模拟、实际操作影响极大,操作人员可能因听力错觉而发生误操作。如在雾天进行操作人员可能因听力错觉而发生误操作。如在雾天进行操作,容易造成操作人员对操作后的设备状态辨识不清,因此在条件较差的环境里,一定要加大操作监督力度,如增加第二监护人或管理人员到位监督。当天气不好时,及时与调度联系,推迟操作时间。
(三)在运行管理方面的原因
(1)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薄弱。在运行中值班人员在具体操作中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造成误操作。(2)操作现场监督不力。监督人员不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执行,对工作中的习惯性违章的行为不制止,采取的是“不闻不问”的做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纵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电气误操作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提高职工安全责任心
“安规”是我们电气工作人员的保命规,“两票”是我们电气工作人员的生命票。不严格执行“安规”、“两票”等于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设备是我们电气工作人员的衣食父母。电气运行人员是设备的主人,是电气倒闸操作的直接执行者,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是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的根本和基础。领导要狠抓安全思想教育,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提高职工的自觉性。发动职工,群策群力,努力防止误操作事故发生[2]。
(二)强化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1)重视员工的意识教育。“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防止误操作事故,首先需要在意识上重视工作,态度上积极工作。要结合季节特点和近期工作特点,重视安全活动质量,丰富活动内容,积极主动的组织参与开展安全月、安全周活动,重点讲解安全月报、事故案例等内容,并要求员工结合自身实际,举一反三,制定措施,使员工从思想意识上明确违章作业的危害性,重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基层管理人员还应经常与员工进行思想交流,想员工所想,解员工所困,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这样,员工在开展工作时,意识清醒,责任明确,态度乐观,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工作,可以降低发生误操作的几率。(2)加强员工的日常技术培训。切实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评”的培训活动和技术比武活动,根据专业及岗位特点,有侧重的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业务能力,尤其是对安全规程、运行规程、检修规程、新技术、新设备的相关内容的学习[3]。让接受培训的员工正确理解每一条规定、条款以及其制定的依据。通过案例分析、针对事故组织相关岗位人员写措施、班组讲堂、现场考问、模拟操作、教考分离等形式,提高培训效果。通过培训,达到消除员工作业性违章、指挥性违章、管理性违章和现场的装置性违章,减少易导致误操作事故原因发生的目的。
(三)严格按要求执行,做到按章办事
在电气工作中,工作票的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必须按《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明确安全责任。值班员在在执行工作票前要看清工作任务与实际停电范围是否一致,在安全措施中要求装设的接地线的数量和挂接的部位,以及可确保在工作的地点能够可靠地防止突然来电。对于工作票中所要求的安全措施,操作时只能由当班值班人员自己操作,检修工严禁参与操作。要在一合闸就能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手柄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志牌。
(四)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操作
“管理现代化、标准化在电力企业已广泛推行”,变电运行岗位可将倒闸操作从接受操作任务到操作终了汇报的全过程实行工序管理。即可以分为:(1)接受调度操作任务;(2)填写操作票;(3)审核操作票;(4)进行模拟预演;(5)准备操作工具;(6)接受操作执行命令;(7)检查设备具备送电条件;(8)实际操作;(9)操作后全面复查;(10)操作终了汇报;(11)盖章;(12)做好各种记录;(13)操作评价等工序。
总结
电气误操作导致人身伤亡、电网瓦解和设备损坏等严重事故,且时有发生,应加以重视,要加强员工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员工安全责任心,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操作,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完善防误闭锁装置,加强防误操作装置的管理,实施监护到位,严把现场质量关口,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罚制度,从而减少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确保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伟. 无人值班变电站防止电气误操作措施探讨[J]. 机电信息,2014,(27):175-176.
[2]陈如才. 变电值班员电气误操作原因及预防措施的分析[J]. 广东科技,2016,20(24):115+117.
[3]贾孝东. 对防止电气误操作问题的实施意见[J]. 电力安全技术,2016,(12):23-24.
论文作者:王改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操作论文; 电气论文; 事故论文; 工作论文; 员工论文; 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