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裂缝的防治对策论文_徐明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裂缝的防治对策论文_徐明

摘要: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进行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裂缝成因;防治对策

一、前言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是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振动少、噪音低、摩擦系数高、行车舒适,养护维修快捷等优点。沥青路面在通车使用一定时间后会产生各种各样裂缝,我国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研究,随着施工技术和机械化施工程度的提高,许多病害已逐年减少,开裂导致路面迅速损坏的现象虽有所改善,但沥青路面裂缝这一病害至今未能根除,随着降水的浸入,如果路面有裂缝,降水容易沿着裂缝侵入基层甚至路基,裂缝两侧的路面结构层和土路基的含水量增大,致使路基和路面强度降低;因此,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的预防与及时的处理,是延长道路使用周期的关键。下面就对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进行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原因

(1)设计原因。由于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厚度不足,或因对道路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增长率估算偏小导致设计缺乏科学依据,路面强度不足,无法适应车辆荷载作用,致使沥青路面产生裂缝。地下管道如水电暖气等管道埋设深度不足,也会出现因基层压实不平而产生的路面横向裂缝。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原因。由于部分施工单位所采购的沥青,标号达不到要求,导致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低或沥青低温脆性大,高温稳定性差,从而导致油层松散。沥青和沥青结合料的性质是影响沥青路面温度开裂的最主要原因,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劲度是决定沥青路面是否开裂的最根本因素,沥青劲度又是决定沥青混合料劲度的关键。在沥青性能指标中,影响更大的是温度敏感性,温度敏感性大的沥青更容易开裂。 夏季高温时,沥青材料粘滞度降低,在荷载作用下,可能使路面表面造成泛油,也可能沥青材料与矿料一起被挤动而引起面层车辙、推挤、波浪等变形破坏。在冬季低温下,沥青材料会由于收缩作用而产生脆裂破坏。在水分和温度作用下,沥青材料与矿料间的粘结力降低,沥青面层就会出现松散、剥落等破坏,使得路面通行能力大大降低。

(3)施工因素。半刚性基层的温缩、层间接触状况对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存在重要影响,这就对施工工艺与流程执行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鉴于市政道路工程的特殊性,即市政道路与其他公用基础设施同步建设,任务重、工期紧,部分施工单位甚至需要按进度表倒排施工环节,由于以上种种因素的制约,市政道路施工存在部分工序简化或省略的现象,尤其是市区干道更需考虑城市交通压力而采用半封闭式施工,这势必造成路口处的横向搭接与两幅间的纵向搭接成为病害多发地段,影响到道路的整体性。

(4)载荷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市政道路上的货车今天能够增长非常快,某些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超载严重,甚至达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程度。超载严重是造成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由于超载车辆引起累计轴次的增大,从而引起设计弯沉值减少;由于超载造成正常设计的路面基层或底基层抗拉强度不足,使其提前在底层产生拉裂;由于超载,加之车辆的振动冲击作用,可将路面压坏,即一次性破坏作用;由于超载,车辆在上下坡、刹车时加速沥青面层的剪切破坏。

三、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裂缝的防治对策

(1)设计措施。在进行半刚性路面设计时,首先应选用抗冲刷性能好、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小、抗拉强度高的半刚性材料做基层。选用松弛性能好的优质沥青做沥青面层。在缺少优质沥青的情况下,应采取改善沥青性质的措施。在稳定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用针入度较大的沥青做沥青面层。沥青面层采用密实型沥青混凝土。采用合适的沥青面层厚度,确保半刚性基层在使用期间一般不会产生干缩裂缝和温缩裂缝。为进一步提高表面层抗温度裂缝性能,可采用橡胶沥青或聚合物沥青在沥青混凝土表面做一封层,设置应力消减中间层。

(2)加强施工原材料管理。在施工中选择性能优良的沥青,控制好沥青的三大指标,在稳定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选用针入度较大的沥青作面层可以阻止低温收缩和高温疲劳两种作用引起的路面裂缝。在缺少优质沥青的情况下,应添加一些添加剂或聚合物,以提高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能。沥青混合料的集料应选用表面粗糙,石质坚硬,耐磨性强,嵌挤性好,与沥青黏附性好的材料。如果集料呈酸性,则应增加一定数量的抗剥落剂或石灰粉,确保混合料的抗剥落性能。同时应尽量降低集料的含水量,尽可能使用机制砂。空隙率对面层的疲劳寿命影响很大,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在使用中沥青硬化缓慢,同时也延缓了裂缝的扩展。在选用沥青混合料级配时,尽量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兼顾其高温稳定性、疲劳性和低温抗裂性能。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连续进行,减少冷接缝。冷接缝的处理:应先将已摊铺压实的摊铺带边缘切割整齐,清理碎料,然后用热混合料敷贴接缝处,使其预热软化;铲除敷贴料,对缝涂刷0.3~0.6kg/m2粘层沥青,再铺筑新混合料。

加强施工管理。1)路基填土不得含有腐植土、淤泥等,且压实度达到规定值。旧路改造路段尤其应注意在路基填筑时须先清除边坡松土,按填土厚度要求对其加以台阶处理并充分碾压。2)路基施工应按重型压实标准对其作分层填筑、边坡压实。3)基层施工应尽量保证在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下进行充分碾压,要注意控制最佳含水量并改进碾压办法,保证基层强度,避免因过振过湿致使基层顶面形成灰浆硬壳;着重加强已完成基层的养护,封层或加速铺筑上层,以减少干缩缝。4)合理组织施工。尽量采用全幅摊铺方式进行面层施工,如不具备相应条件,可安排两台摊铺机前后紧跟摊铺,保证混合料热接;在施工条件不许可的状况下,冷接缝应按标准将已压实摊铺带边缘整齐,并清除浮料、以热混合料敷贴至接缝处,在该部位预热软化后清除敷贴料,在接缝壁涂刷粘性沥青后继续摊铺沥青混合料。

(4)要加强对沥青路面的及时养护。养护工作对于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如果养护得当,那么公路的使用寿命就会延长,而养护不当则会造成公路寿命的缩减,会让路面在使用的早期就遭受破坏。在养护中具体要做到,在遇到暴雨或较长雨季时,要在雨后对路面进行及时的补洞处理,防止水流进入路面基层造成路基破坏,另外,要保证补洞的规范和整齐,保证道路的外观。在养护中一旦发现大的裂缝等问题要及时报备有关部门处理,以防发生更严重的现象。

(5)裂缝的处理措施。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后,应及时予以处理,防止水等有害物质侵入,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对于浅裂缝(2~5mm)可用乳化沥青进行灌缝处理;对于大于5mm的粗裂缝,可用改性沥青(如SBS改性沥青)进行灌缝处理;灌缝后,表面应洒布粗砂或3~5mm的石屑。

结语:

总之,造成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施工不当、设计不规范造成的裂缝隐患,又有后期养护不当造成的裂缝扩大,只有认真地分析并总结沥青路面的裂缝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预防并治理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才能保证市政道路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林增忠.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若干问题与对策[J].福建建筑,2012,03.

[2]刘元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0.

[3]于芳,杨吉厚.浅析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控制[J].德州学院学报,2014,11.

论文作者:徐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裂缝的防治对策论文_徐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