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建设数量的不断增长,工程建设的难度更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交叉合作和协调作业,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整体的工程质量,假如操控不好,管理不好,在工程施工的后期就会由于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到工期的如期完成,造成工程资金的浪费,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所以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问题与对策
[引言]
伴随着近些年我国建筑施工单位之间竞争的越发激烈,其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主要通过技术管理水平高低得以体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基础工作,然而由于技术管理的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而在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境地,对工程技术管理不加重视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足以说明技术管理在建筑企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因此,应加强全方位、系统化的综合管理,逐步推进新技术的深入应用,以确保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一、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1、做好施工的技术管理,能使房屋建筑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充分发挥民用建筑工程的效用,满足人们对民用建筑的需求。良好的工程技术管理能推动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缩短施工时间,减少施工成本。低劣的工程技术管理能打乱项目管理正常秩序,还能对施工成本的控制、施工的进度、施工的质量造成一些影响,拖延工期,为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有效的管理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企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力逐渐加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各项措施都必须符合科学合理的要求,使其真正达到现代化水平管理。同时,其现场设置也应符合安全科学的要求,使现场的各项资源得到充分应用,并合理安排其项目流程与操作方法,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掘员工潜力。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施工单位对施工的投入力度不够。现阶段,由于施工规模有大有小、进度周期等原因,许多企业在施工安全设施投入上严重不足,不仅表现在对施工防护措施的投入不够,还体现在对职工生活的保障上,对其职工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就不会充分调动起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匮乏也是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在实施过程不够严谨。现今的工程项目建设在技术操作及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合规的地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施工技术人员本身素质不够,造成违规操作带来不安全因素;二是对施工单位的审核不够严格,施工单位所使用的技术设备及材料不符合建筑工程建设的要求;三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未能将各环节的建设责任细分,未能落实到明确的管理人员头上,导致但问题出现时出现责任不清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些不合规的操作不仅阻碍工程技术管理,还自接影响了工程的本身的目标的达成,最终造成工程各方效益的损失同时也造成工程的社会价值损失。
3、施工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施工人员是技术的具体实施者,施工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且越来越多的现代化高科技应用其中。而许多施工人员主要依靠经验行事,难以接受新技术,加上自身能力有限,不能尽快掌握新技术的应用,对新设备的性能也不熟悉。另外,高素质技术管理人员比较匮乏。
4、我国的许多建筑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其对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的认识不足,没有一定的安全生产意识,没有安全生产的相关规范,操作的执行力也不够。施工的安全责任划分不够明确。一些建筑企业在管理上的力度很微弱,不能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在组织结构上,没有科学明确地划分施工任务和安全细则,没有把安全责任细化落实到个人,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建筑工程安全问题关系到整体的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成本投资问题,事关重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实际中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快速完成施工任务,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技术管理,对施工技术和安全监理力度不足,这不仅为施工的顺利进行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还对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强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对策
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规范。健全完善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规范是实现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必不可少的条件,应保证所有的建筑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在上岗前经过严格了技术培训。并且在施工时应认真核实,审查施工单位的资格。在施工前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并考查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是否合规,最后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建造合同。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施工人员必须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才可以上岗,技术不合规的技术人员应开除。在建筑工程建设,验收,维护过程中要制定好相应的标准,当项目的具体问题出现时具体分析,明确施工每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时,由于责任划分不清,发生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导致工程出现责任不清的灰色地带,使部分管理人员心存侥幸。完善的工程责任细分制度既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监管意识,又可避免不合规操作的发生,减少违规的操作及管理的懈怠对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不良影响,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效率,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有序的进行。
2、做好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2.1施工设计。对于建筑施工来说,基础为做好施工设计,施工设计的水平与后续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设计单位在设计时,应严格控制设计。而设计水平的高低,与设计单位的水平呈正相关,一个水平相当的设计单位,应具有符合标准的资质,其次是拥有一批专业的技术人员,做好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实现安全、舒适、经济和美观的设计目标。
2.2严格会审图纸。设计与质量关系密切,工程设计方案可从施工图纸上直接体现出来。因此,这就要求加强图纸会审,全面、认真和细致地做好图纸会审工作。为了保证施工图纸不存在常识性和专业性错误,应组织各方,开展图纸会审,图纸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则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工作,确保图纸会审的有效性,而不能流于形式。
3、不断完善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设计图纸的变为具体实物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技术交底是施工阶段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的整个过程需要及时准确的进行技术交底,施工负责人向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技术负责人向各组长进行技术交底,组长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通过技术交底让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掌握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明白质量控制点,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4、把握工程质量的验收和评定
当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后,一定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以及客观、公正的进行验收评定工作。验收人员要各尽其责,及时完成属于自己的验收检查任务,要做到发现问题及时随时上报。验收评定工作时,绝对不能仅仅在形式上说说而已,必须要落实到实处。施工过程管理人员的工作应该仔细认真,严格把关最后的工程验收工作。
5、时刻把握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技术管理是企业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工程也不断发展,在规模和数量上都达到了对以前的突破,而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工程更需要进一步发展,那么,大力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目前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何新敏.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2(29):218-219.
[2]宁佳强.建筑施工技术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8):195-197.
[3]张雪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7):271-273.
论文作者:沈怡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技术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图纸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