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正定供电公司 河北省 050800)
摘要:近年来,电网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智能电网、特高压等新技术不断发展,电网调度的可靠性和连续性要求日益提高,调度业务内容不断扩充、管理职能明显增加,承担安全、优质供电服务的安全责任显著增强。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建设框架及总体设计要求,结合江苏电网的特点及各地区实际需求,以全面提升驾驭电网调控能力、提高优化资源配置能力、适应智能电网发展要求为目标,开展全省区域互备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专项建设工程。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现状;技术展望
1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
调度智能化对电网进行主动式和智能化的监视、分析、预警、辅助决策和自愈控制,逐步实现运行信息全景化、数据传输网络化、安全评估在线化、调度决策精细化、运行控制自动化、网厂协调最优化。电网调度运行信息全景化,可以实现对电网运行信息、气象信息、社会安保、公共传媒、环保监测、风力预测、地理信息、工业视频等信息的采集和监测。江苏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通过支撑平台实现地调、县调一体化运行模式,模型、数据、画面的源端维护与系统共享,具备电网运行稳态监视、网络分析与状态估计、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二次设备在线监测等功能。通过云计算的电力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在原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模型中心”这个新的功能特性,使整个江苏地区系统模型统一。
2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设计概述
2.1设计总体框架
在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一般可以将其分为四区,在相关研究中的基础依据是新一代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这样就能够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调度控制系统中的各个区域。其中一区和二区的作用主要是对县级等地方电网进行控制和调度,是调度控制系统中的基础部分,一区具有实时监测、拓扑分析、馈线自动化、图模管理等多样化的功能;三区主要是调度管理系统,且具有统计分析、故障研判、计划性停电、保修功能单管理等功能;四区主要是生产管理系统。通过在电网调度控制机构中将上述四区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来进行设置,就能够实施分布式建设。
2.2一体化建模和一体化技术
由于在配电网中会发生故障等问题,对整体的运行效果产生影响,因此为了科学管理配电网故障,应该实现配电网故障抢修和调度控制一体化,将一区和三区中的资源进行责任和管理划分,通过高效传输平台数据总线,各业务之间能够很好的相互协同,共同完成。通过有效的应用一体化技术,就能够很好的增强配电网故障抢修效果。同时在配电网中,为了更好的拓展技术业务,还应用在系统中构建不同等级的全网拓扑模型,其中的调度控制系统中主要是高压模型,并在电网调度模式下接入数据文件信息;中压模型和低压模型是建立在GIS平台上的,接入数据文件信息主要是依据CIM/XML。一区和三区中的功能需求都能够在一体化建模系统中进行综合考虑,实现图库一体化自行建模。
3目前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的效果
3.1可观测性得到提高
当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在对于电网调度观测性方面,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智能电网创新性建立中,将时间的发展序列范围和电网职能,进行了不断的扩大,在研究时间序列数据中,主要包括了历史库和实践序列库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能将存储空间进行扩大,那么在电网的动态数据储存能力,和及时的数据更新访问能力方面,就会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在地区电网调度中,电网的可观测性所发挥的作用是重要的,在数据增加或控制风险问题当中,规范的信息化观测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所以在对信号的实际监控中,要进一步的减少监控系统的信号干扰问题,使可观测性有效提高,虽然在进行规范和优化之后,系统在信号监控问题上,还是会存在一定问题,由此就需要我们更深层次的、进行控制信号一体化分析,以及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明确哪些问题是最为重要的,哪些问题是应该及时处理的。
3.2电网调度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升
在国家电网安全基础上,随着一步步的建立,形成了国家省级以下的划分体系,如果将这个体系建立完成,那么国家电网调度的灵活性就可以有明显的提高,相应的在重大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上,也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由此可见在电网的调度中,同步实现了对外部力量的攻击能力和影响能力。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保证保护电网的调度能力,不会受到任何方面的影响,在调度工作中可以正常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安全防护中,抵抗自然灾害是最为关键性的问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很多地区都实现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在对于抵抗自然灾害能力面前,完善调度系统也是较为关键的,模型维护和安全的电网管理流程,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多地区的实际安全防护,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3.3电网运行成本不断减少
在国家电网调度系统研发中,多种电网节能以及电网成本方面,都进行了新的调整与改革。将新能源消耗材料,应用在了传统的技术基础中,从而促使经济型多功能发电与安全发电早日实现。在实际的研发中,也加入了滚动优化处理技术,将风力发电融入其中,对于电网成本可以有效节约。技术创新也是减少成本的重要环节,技术提高可以使资源配置的速度,和准确度更加精准,从而在整个过程中,使信息内容构建不断优化。信息技术的更新完善还可以增加实际的工作量,进行电网的完善以及安全运行,使资金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深入开发各项技术,进一步的分析及研究,实现对海量数据信息的技术创新改革,以及电网发展的优化进步。
4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展望
4.1可信计算和安全免疫技术
在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中,由五个方面所构成。结构的安全分为四个层次,其中包括了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以及纵向认证。本体的安全也分为四个层,业务无恶意软件、软件无恶意漏洞、整机无恶意芯片以及芯片无恶意指令。安全防护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但是除了技术至关重要之外,管理也是十分关键的,只有将管理做好,技术相应也才能够进步。如果在一些技术当中,难以实现或短期无法做到安全的防护或者工作,只有通过管理,才能进行技术上的弥补。安全防护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网络攻击技术也在逐渐发展,所以对于安全防护工作,是一个没有止境的,并且攻防互长的一个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安全防护体系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才能够跟上发展的趋势。
4.2配电网的数据通信技术
在当前的调度数据网络方面,它的建立基础是同步数字序列技术的,电力特种光缆传输的电镀控制专用服务网络。在继电保护的快速响应之下,由需求决定采用SDH技术。但在10kV配电网中,主网响应速度高于继电保护,所以在随电缆沟道铺设中,光纤传输介质上不建议采用SDH设备,更适合采用的是无源光以太网,或者是工业以太网交换技术。技术体制在统计复用当中,对于调度控制业务,或者其他业务的安全隔离确保中,还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与此同时,还要对如何汇集到35kV变电站的,多条EPON线路转接进行充分研究,通过电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方式进行论证,从而可以更好的发展配电网的数据通信技术。
4.3电力市场短期多级优化技术
任何发展都不可能永远处在一种模式中,国家电力市场的发展也是如此,所以国家电力市场起起落落,在总体的发展程度上,确实相对落后于美国等国家。虽然目前电力市场,和实时电力市场的模块,受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支持,在省级以上的调度控制,已经具备了对短期电力市场运行的支持力度,但是在实际测试验证中,还没能有效的提供适宜的环境,市场规则也还尚未明确确立,从电力市场的运行经验上来说,还远远达不到预计要求。在中国的电力市场结构中,和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中,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通过对实际情况的不断探讨研究,再对电力市场的发展情况相结合,从而能够一步步逐渐发展和完善,也能够促使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发展,不断向新的阶段迈进。
5结论
本篇文章就是通过对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现状以及技术展望,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得知了在智能电网运行当中,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进行不断的整改创新发展,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研制和开发,各式新型的电网调度技术,从而使国家电网的发展得到有效提高,为国家发展做出一定程度贡献,这也是具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赵丹熹,贾璐.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现状与技术展望[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0):126-127.(2016-03-16)
[2]高存博.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展望[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2):148.
[3]林小兰.总结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现状与应用成效[J].现代国企研究,2016,(14):95-96.
[4]夏晓龙.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现状与技术展望[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5):173-174.
论文作者:任艳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电网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数据论文; 能力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