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论文_毛甚

简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论文_毛甚

毛甚

浙江东华规划建筑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4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人们也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部分,施工人员不仅要使建筑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和质量要求,还要在施工过程中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只有这样,它才能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相一致。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融合

导言:随着中国现代城市建设的高效、有序、深入的组织和推进,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实践发展空间获得了日益拓展的发展和演变趋势,表现显著。在现有历史发展实践的背景下,尽管景观设计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再局限于自然景观元素的模拟转化,现代建筑设计实践工作也不再将景观设计元素的引入和呈现作为设计工作过程中的辅助作用,然而,在现有历史实践发展演变的背景下,由于现有建筑主体结构本身仍然无法与周围环境实现基于视觉感知和认知状态水平的和谐统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必然要求景观设计元素在现阶段中国建筑设计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以充分发挥其优化的表面装饰效果。

1建筑设计工作过程中的景观设计意识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历史发展演变的背景下,在特定组织开展基础建筑设计实践的过程中,我国不仅需要做好建筑主体结构的设计优化工作,还需要在参与主体结构设计实践实施之前,优先全面、充分地分析和把握环境因素、景观因素等基本概念因素。然而,在研究和分析我国现有建筑设计实践的组织和实施程序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景观设计工作在实际设计活动的组织和推广上仍然滞后,诱导环境元素和景观设计逐渐被视为现代城市设计实践活动,或作为组织和促进建筑设计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的一种辅助产品。客观上,诱导我国现代城市内部空间中的各种景观视觉元素在其现有状态和视觉感知水平上呈现出极其明显的破碎特征,对我国现代城市建筑设计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发展中景观元素的优化引入和应用产生了极其显著的不利影响。

2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相关内涵解析

2.1建筑设计

所谓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是指在实际建设项目开始实施之前,设计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应的建设目标安排施工任务,必须注意解决和分析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以图纸和文字的形式呈现和表达预先设计的建筑内容。由于建筑本身的复杂性,对实际施工效果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有很多要求,这使得它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涉及很多方面,不仅仅局限于建筑、管道布置、给排水系统施工、通风照明等。,这使得整个建筑设计过程特别复杂。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有必要在各个建筑设计部门和建筑设计人员之间建立一个完善的合作交流平台,以促进各个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密切协调,不仅仅减少了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促进行的发展走上一条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

2.2景观设计包含的内容

景观设计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它不仅涉及日常展示设计和空间设计,还创造了一个快乐的节日气氛,一些节日纪念日和其他环境。景观是一个充满奇异色彩的术语,它让人们梦想和向往不已。美丽的风景是人们向往和放松的地方,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景观是人们在不破坏自然杰作的基础上创造的工艺品。景观是人们精心设计和改造的结果。它不是随随便便产生的,而是专业人员运用他们所学的科学合理的分析,通过现场调查深入到真实环境中,积极参与客观情况和人们的思想。景观是自然资源,是人们财富的源泉,是社会价值的有力体现,是传统观念和道德意识的正面或侧面反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室内外环境设备与景观设计的融合方法

3.1运用理性科学方法构建景观

与建筑设计不同,景观设计随着建筑的发展而逐渐完善。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生命过程,它的维持需要系统的思考和理性的态度。景观创造的过程是展示和实现景观设计科学性的过程,是景观设计的合理应用。科学的景观形成过程应该是对生态、功能、经济和技术因素的逻辑分析和推理,以及对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和地下埋藏物的纵向分析。然而,在当代中国城市景观设计中,仍然存在着传统的表达个人审美感受的景观设计作品,忽视了客观的主观设计。西方的景观意识只是一种输入,但大多数人都不理解它的深层含义。

3.2重视景观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位置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注重对美的享受和追求已经成为现阶段建筑设计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此时,对于相关设计人员来说,有必要高度整合建筑的性能、用户的需求和周围环境。在设计阶段,应提升和加强景观设计的主体地位,促进二者的融合,形成相对独特的学科。其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考虑实际地域问题和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景观设计理念应有效融入建筑设计过程,实现二者的互操作性和统一性。最后,设计方案完成后,应对建筑进行评价,邀请公众、设计师、施工人员、用户等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评价,从而提升景观设计的核心地位。

3.3加强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协调性

现代建筑规划与建设的主要理念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整合建筑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只有改进位置景观设计,才能在建筑规划与设计实践中更加困难,不断完善建筑景观设计。因此,在实际的建筑规划设计中,有必要改善建筑周围的建筑景观,协调建筑与景观的工作。我国大多数建筑都将景观作为建筑的设计元素。景观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到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逐步进行全方位的空间整合和局部调整。景观部分非常明显,也创造了建筑景观的趋势。通过加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协调,可以改善建筑实际施工所面对的困境,促进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达到建筑最大化的目标。

3.4建筑设计景观化的发展趋势与导向

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在未来特定历史时期组织开展的建筑设计实践过程中,积极引入基于建筑应用材料、建筑设计与施工形式、建筑实用环境空间效果等各个具体方面的风景设计应用元素,积极全面地引入和应用风景设计领域的基本方法、技术和工艺。从而在现代建筑设计稳定有序发展的背景下,最终实现景观设计元素的有效、充分组合和应用。

结束语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注意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区别和统一。有时建筑只是实用而缺乏欣赏力,这往往是建筑师只注重建筑设计而忽视景观设计的结果。相反,它只注重景观设计,而忽略了建筑本身的特点,因此追求最终而不是原始的建筑只是一个美丽的外壳,成为一座甚至失去实用功能的基础建筑。这就要求设计师们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要既要坚持景观意识,同时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也不能忘记建筑意识,将两者进行融合从而设计出内涵和外在都丰富的建筑。

参考文献:

[1]李彬.成都平原乡村酒店建筑与景观融合的设计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5(10):34-36.

[2]龚乐.基于建筑与景观融合方式下的度假酒店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7(06):22-24.

[3]姜山.浅析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建筑与景观的和合之路[J].黑河教育,2016(07):74-76.

[4]黄秋贞.现代公共建筑与自然景观设计的融合——以厦门园博园与翔安隧道的公共建筑设计为例[J].中华建设,2017(09):186-188.

[5]吕品晶,王威.融合与超越——挪威国家旅游路线景观建筑与设计的启示[J].建筑学报,2017(02):92-99.

论文作者:毛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简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论文_毛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