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长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_规模经济论文

新增长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国际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F061.2;F7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420(1999)04-0001-06

新增长理论,又称内生增长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新兴理论分支。新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对于新增长理论,国内的学者已作了一些介绍。本文旨在说明新增长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所产生的一些影响。

一、新增长理论综述

按照新增长理论所依赖的基本假设条件的差异,可以将新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鉴于篇幅和本文的目的,下面只简要说明属于完全竞争条件下内生增长模型的所谓外部性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属于垄断竞争条件下内生增长模型的所谓产品品种增加型增长模型。

1.外部性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这类模型假定,总量生产函数呈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造成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在于技术产生的溢出效应。最早用技术外部性解释经济增长模型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罗于1962年提出的边干边学模型。阿罗模型试图将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外生技术进步内生化。为此,阿罗假设技术进步是投资的副产品,是厂商在生产中积累经验的结果。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在1986年将阿罗模型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为了说明即使在人口增长率为零时知识积累也足以保证经济实现长期增长,罗默假设知识具有足够强的溢出效应,知识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产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识资本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从而使知识投资的社会收益率保持不变或呈递增趋势。因此,知识积累过程不会中断,经济能够实现长期增长。

继阿罗模型之后,另一位经济学家宇泽弘文在1965年从与阿罗不同的角度将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外生技术进步内生化。其做法是假定经济中存在从事人力资本积累的部门——教育部门。教育部门以线性技术生产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保证经济能够实现持续增长。1988年,卢卡斯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内生增长模型,即所谓人力资本溢出模型。该模型实际上是将阿罗模型与宇泽弘文模型结合起来,用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解释技术进步,说明经济增长是人力资本不断积累的结果。

2.产品品种增加型增长模型。作为垄断竞争条件下新增长模型的一种,产品品种增加型增长模型也用技术进步解释经济增长,这一模型将技术进步理解为中间产品品种或消费品品种的增加。在说明中间产品品种增加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罗默等经济学家通常假定总量生产函数采取如下所示的被简称为D—S生产函数的形式:

其中X[,i]为第i种中间产品的产量,

代表物质资本总存量,L为劳动要素。D—S生产函数的特征是,当经济中不存在技术进步(中间产品品种数N固定不变)时,最终产出Y是关于劳动L和资本

的一次齐次函数, 资本积累将导致资本边际产品递减;当经济中存在技术进步(N 不断增加)时,由于不同种中间产品相互独立,资本总量的增加并不导致资本边际产品递减,换句话说,技术进步提高了资本收益率,使最终产品的生产呈现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

在罗默1990年建立的知识驱动模型中,经济中存在两个拥有不同生产技术的部门,物质产品部门在D—S生产函数下生产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研究部门则在二次齐次的生产函数下生产新知识。由于物质产品部门的生产函数是D—S型的,技术进步使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生产呈规模收益递增。对物质产品生产者来说,技术进步类似于一种正的外部性,技术进步的存在保证了物质资本的不断积累和经济的持续增长。罗默进一步认为,使经济增长得以实现的技术进步又是由经济系统内生决定的。按照罗默的看法,技术是不同于普通竞争性的商品和公共产品的一类特殊商品,技术的特殊性表现在技术具有非竞争性(这使技术不同于竞争性商品)和部分排他性(从而技术也不同于非排他性公共产品)。技术的部分排他性使私人厂商存在投资于研究开发生产新知识的可能。为了保证创新厂商能够从新产品中获得收益,必须存在一种制度安排使从事研究的厂商对其研制的产品拥有一定的市场力量。从事研究的厂商拥有一定的市场力量仍然只是内生技术进步得以实现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为了保证经济系统足以实现内生的技术进步,必须要求研究成本不能过高。具体地说,为了保证经济存在一条均衡增长途径,必须要求研究成本相对于最终产品的价格保持不变。为了使研究具有固定成本,罗默假设技术溢出效应足够强,一家创新厂商研制出的新产品设计,提高了所有从事研究的厂商的生产率水平,研究生产率的提高恰好抵消了工资率上升促使研究成本增加的趋势,使研究成本始终不变。在技术上,这要求研究部门的生产函数具有二次齐次性。于是,在上述物质产品部门和研究部门的生产函数假定下,经济将沿着一条均衡增长途径增长。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新增长理论为了论证内生的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特别强调了规模收益递增和外部性这两个方面。本文第三部分将说明,这两个方面对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国际贸易的传统理论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看,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传统理论分析始于18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认为,各国间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产生贸易的部分原因,但有较大的局限性。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有些国家比较先进发达,有可能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些国家可能不具有任何生产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但是贸易仍然在这两种国家之间发生。

为了解释这种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英国另一位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的贸易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一国可能会在所有的产品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但一定会在某些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因此,任何国家都可以有出口的产品,都有条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这一理论不仅在理论上更广泛地论证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在实践上也部分地解释了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贸易的原因。

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之后,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又进一步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来阐述国际贸易的基础。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以上所论述的传统贸易理论从不同侧面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也部分地解释了国际贸易的现实。然而,本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倾向,主要体现在,第一,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第二,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现实国际贸易中的这些新倾向对传统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三、新增长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从理论方面看,如果说新增长理论为了论证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通过强调规模收益递增与外部性而给增长理论带来了新的研究活力的话,那么,新增长理论所强调的这两个因素对当代贸易理论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就来说明这一问题。

1.规模收益递增与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的传统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比较优势在解释国际贸易方面的作用。但比较优势理论是以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为基础的。但事实上,很多行业都具有生产规模越大,生产效率越高的规模经济的特点。尤其是现代化的工业,大规模的生产反而会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

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和本文第二部分所提到的60年代所出现的国际贸易的新倾向的现实条件下,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通过将规模收益递增(即规模经济)引入国际贸易分析中,不仅为国际贸易理论建立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而且将经济学基本原理与国际贸易中的新思路进行了更大程度的结合。从一定意义上讲,克鲁格曼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较为重要的贡献。现在用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

表1给出了某一假想行业的投入产出关系, 假定该产品的生产只需要劳动这一要素。

表1 某一假定行业的投入产出关系

出 总劳动投入(小时)

510

1015

1520

2025

2530

30 35

从表中可以看出,生产的规模经济表现在,劳动投入增加1 倍(从15增加到30),产出却增加了1.5倍(从10增加到25)。

假定世界上只有英国和美国两个国家,两国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同样技术,最初都生产10个单位。根据上表,该产量在每个国家均需要15个小时的劳动投入,即全世界用30个小时来生产20个单位产品。现在假定该产品的生产集中到一个国家,例如美国,且美国在这一行业也投入30个小时的劳动。根据上表,在一个国家内投入30个小时的劳动,却能生产出25个单位的产品,显然,生产集中到美国使世界能以同样的劳动投入多生产25%的产品。

另一方面,为了得到某些产品扩张生产所需的劳动,美国必须缩减或放弃其他产品的生产。这些放弃的产品将在英国生产,英国则雇用那些原先在英国生产而现在在美国生产的行业的工人来从事这些产品的生产。现在假定有许多产品具有规模经济,今将其按1、2、……编号。为了利用规模经济,每个国家必须集中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如美国生产编号为1、3、5等类的产品,而英国则生产编号为2、4、6等类的产品。如果每个国家都只生产几类产品,那么每种产品的生产规模均能以比以往各国什么都生产时要大得多,世界也因而生产出更加丰富多样的产品。为了理解美国和英国进行贸易的可能性,假定产品1在美国生产, 产品2在英国生产。 那么考虑到消费者都希望消费花色繁多的商品这一事实,美国产品2的需求者必须购买从英国进口的产品2;同样,英国产品1的需求者也只能购买从美国进口的产品1。由此可见,国际贸易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使各国既能利用规模经济来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同时又不牺牲消费的多样性。

上述分析尽管是很简单的,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是很深刻的,它告诉人们,互利的贸易不一定要基于比较优势。于是,上述从“规模经济”角度来阐述国际贸易的学说,便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克鲁格曼认为,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现实中的国际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不同于传统贸易理论所假定的完全竞争市场,而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于是,不完全竞争被引入国际贸易理论中又极大地丰富了国际贸易理论和人们对于国际贸易问题的认识。

2.外部性与国际贸易理论。同新增长理论中的情形一样,外部性与规模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点也体现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克鲁格曼将规模经济分为外部的和内部的。外部规模经济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内部规模经济则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而不是其所在的行业规模。外部的和内部的规模经济对市场结构具有不同的影响。当假定能够促进国际贸易的规模经济存在于单个厂商内部时,就引出了不完全竞争贸易模型。而当规模经济存在于行业内而不是单个厂商内部时,就被称作外部经济。同厂商内部的规模经济一样,外部经济在国际贸易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当存在外部经济且其他条件相同时,大规模从事某一行业产品生产的国家往往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这一情况有助于形成一个循环:因为能够廉价生产某种产品的国家一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无论这些国家原来的资源如何,强烈的外部经济会巩固现有的贸易模式,即那些原先大量生产某些产品的国家倾向于维持自己的大生产者地位,即使有些别的国家存在更廉价地生产这些产品的可能性,它们仍会这样做。现用图1 来说明这一观点。

图中描述了瑞士和泰国生产手表的情况。曲线D 为世界手表的需求曲线,AC[,瑞士]和AC[,泰国]分别为瑞士和泰国生产手表的平均成本曲线。由于泰国的工资比瑞士低,故图中泰国的成本曲线位于瑞士的成本曲线下方。从直观上看,好像泰国应能满足世界手表市场的需求。但是,如果瑞士的制表工业建立在先的话,它就能以价格P[,1] 来销售手表。若泰国未曾生产过手表(即手表产量为零),那么有意于从事手表生产的泰国厂商就得面临生产成本C[,0],它高于瑞士手表的价格。 因此,虽然泰国可能具有潜在的低成本,但是瑞士手表工业的先期建立使它能够维持其优势地位。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外部经济在由于历史原因而决定一国的生产模式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使一些已经形成的专业化生产模式能够持续下去,即使这些国家已不再拥有比较优势。显然,这一认识加深了人们对于国际贸易的理解。

基于外部经济的贸易对于国家福利的影响并不像基于比较优势或基于内部规模经济的贸易那样明确,因为人们已经给出这样的例子,即以外部经济为基础的贸易有可能会使一国的福利水平比没有贸易时下降。

图1

无论如何,基于外部经济的国际贸易至少给人们如下两点启示,其一,世界经济有可能从某些行业为实现外部经济而进行的集中生产中获益;其二,外部经济对于历史和偶然因素决定国际贸易模式起了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新增长理论与本文所论述的当代国际贸易理论都代表着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某种新的发展。本文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西方经济学不同分支的发展有时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新增长理论和当代国际贸易理论都十分重视和强调规模收益递增和知识的外溢性,这部分地反映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应值得我们重视。当然,新增长理论和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各种新增长模型都完全忽略了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忽略经济制度,就不可能准确说明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林德特指出,国际贸易的规模经济模型并没有认定新的比较优势源泉何在。

[收稿日期] 1999—03—20

标签:;  ;  ;  ;  ;  ;  ;  ;  

新增长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_规模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